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宁波一医院突然关闭产科,系医生分流到妇科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9:27 651次浏览

最近,有消息称鄞州二院产科将被关闭,一位该科工作人员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告别视频。他表示,尽管产科要关了,但他们仍然会继续为患者服务,只是在其他科室。据透露,这次关闭是上级部门的要求,部分产科医生将被调整到妇科,而剩下的则会被分配到其他医院。我们不会忘记初心,会继续努力前行!

宁波一医院突然关闭产科,系医生分流到妇科.jpg

据报道,宁波鄞州二院产科关闭了。关闭的原因是因为产妇数量减少。众所周知,近来人口出生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尽管说要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呼声很高,但实际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然而,这个与生老病死相关的第一产业链条已经出现了减退的迹象。正如一叶落下而整个天下都感到了秋意,产科的减少也引发了众人的担忧!

宁波一医院突然关闭产科,系医生分流到妇科1.jpg

宁波一医院突然关闭产科,系医生分流到妇科2.jpg

对于经济条件不那么发达的宁波市来说,出生率的下降可能会对后续的产业链产生影响。首先受影响的是婴儿的吃住用玩等方面,接着会涉及到入园入教等问题。因此,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变得迫切起来。这事关国家的经济运行,非常重视和突出。当然,这不是说政策上放松一下,老百姓多努力一些就能迅速解决,而是需要依赖整体结构的均衡发展,以保障经济总体的发展。

相关推荐

靶向肝癌新方法:GS-肝细胞癌的预后和索拉非尼治疗反应更佳

最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团队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了一篇题为“Glutamine synthetase-nega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s better prognosis and response to sorafenib treatment after hepatectomy”的研究论文。研究结果显示,GS-肝细胞癌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并且在肝切除术后更可能对索拉非尼治疗产生反应。在肝细胞癌分子分类中,GS的免疫染色可以提供一种简单而适用的方法,用于预测肝癌预后并指导靶向治疗。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对于早期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中度或晚期,手术切除仅适用于少数患者。作为一种多激酶抑制剂的索拉非尼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被广泛应用。该药物靶向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af-1和B-Raf,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虽然索拉非尼已被证明能够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一个主要挑战是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筛选适合的患者。目前,只有很少的晚期肝癌患者能够从索拉非尼治疗中获得部分缓解(3.3%)或病情稳定(54%)。虽然已经有一些研究调查了索拉非尼作为肝癌患者手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但结果还不确定。因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肝癌患者对靶向治疗的反应是改善治疗效果的关键。据报道,GS阳性(GS+)肝癌肿瘤通常具有较高的分化等级,表现出更好的总生存期。然而,其他一些研究显示,GS的高表达可能会增加肝细胞癌的转移和复发。GS表达较高的患者在接受术后辅助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时生存期更短。因此,GS表达与全身化疗(如索拉非尼辅助治疗)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肝癌患者的GS和Arg1表达评估,并回顾性分析了GS / Arg1表达与患者结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GS-阴性(GS−)患者在术后对索拉非尼治疗有更好的预后和反应。GS-患者在所有患者中仅占不到30%,但他们表现出许多非增殖亚型的分子特征和临床特征,对索拉非尼治疗的反应更佳。进一步的研究还评估了GS/Arg1表达与根治性肝切除术后索拉非尼辅助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显示,GS-患者在索拉非尼治疗后的预后显著更好。这表明GS-肝细胞癌患者可能更可能受益于索拉非尼治疗。这一发现为未来的治疗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可以在手术切除后考虑给予GS-患者索拉非尼辅助治疗。此外,研究还发现GS-患者的肿瘤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活化的信号通路,与GS+患者有所不同。GS-肝细胞癌肿瘤显示出葡萄糖代谢、TGF-β信号传导、Wnt和KRAS信号传导等信号通路的上调特征。这些结果进一步验证了GS在肝细胞癌中的重要作用,并提供了GS-肝细胞癌肿瘤与特定信号通路的关联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GS的免疫染色可以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和指导靶向治疗的选择。GS-肝细胞癌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和对索拉非尼治疗的更佳反应,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来说,索拉非尼辅助治疗可能是一个有益的选择。总结起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团队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发现了GS-的预后更好,并且对索拉非尼治疗有更佳反应。通过免疫染色对GS的检测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并指导靶向治疗的选择。这一研究为肝细胞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生存率。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GS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的关联性,以提高对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526

吃早餐的重要性!不吃会导致胃病?

早餐被誉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为我们提供了起床后能量不足的身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然而,有许多人忽视了这一饮食习惯,选择不吃早餐。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发现,不吃早餐会增加胃病的发生风险。那么为什么不吃早餐会导致胃病呢?首先,不吃早餐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当我们饿肚子的时候,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胃酸来消化食物。如果我们没有提供食物供身体消化,过多的胃酸会刺激胃壁,导致胃病的发生,如胃溃疡和胃炎。其次,不吃早餐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正常情况下,我们吃东西后,食物会经过胃肠道的蠕动推进。然而,如果我们空腹,胃肠蠕动会减慢,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会更长。这会增加胃液对胃壁的腐蚀,同时也会增加胃黏膜受损的风险。第三,不吃早餐会导致血糖不稳定。早餐是提供能量给身体的重要餐食。如果我们不吃早餐,血糖会下降,导致身体感到虚弱和疲劳。为了维持血糖水平,身体会释放储存的糖分,但这可能会导致胃病的发生,如胃酸倒流和胃食管反流病。此外,不吃早餐还可能导致消化问题。早餐提供了身体所需的纤维和复杂碳水化合物,有助于促进正常的消化过程。但如果我们不吃早餐,消化系统可能会出现问题,如便秘、腹胀和胃肠不适。总之,不吃早餐会使我们的胃受到许多负面影响,容易引发胃病。因此,为了保持胃部健康,我们应该养成每天吃早餐的良好习惯。选择健康均衡的早餐食物,如全谷物、水果、蛋白质和蔬菜,可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同时减少胃病的发生风险。记住,“吃早餐,胃部健康。”
668

中大研究提出SAVE评分:精准诊疗睾丸肿瘤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教授团队在国际外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上发表了一项名为《保留睾丸SAVE评分:一项睾丸肿瘤新型量化预测工具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原创性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个量化评分工具,用于评估保留睾丸手术的可行性,以简化睾丸肿瘤患者的术前评估,使其精准诊疗更加客观可行。保留睾丸手术是治疗良性睾丸肿瘤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目前对于保留睾丸手术的适应证评估缺乏统一、客观的标准,部分原因是缺乏描述睾丸肿瘤解剖特征的评价系统。为了帮助更多患者成功保留睾丸并提高生活质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教授团队提出了一个名为SAVE评分的量化评估工具,并通过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验证了其可行性。SAVE评分系统基于睾丸肿瘤的四个关键解剖特征:肿瘤大小(S),睾丸正常组织体积(A),肿瘤与睾丸的体积比(V),以及肿瘤的外生/内生性质(E)。通过将这些特征纳入评估模型,SAVE评分系统可以量化地评估保留睾丸手术的可行性。评分范围为0~8分,根据分数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中、高、极高四个风险等级,从而判断手术的可行性。SAVE保留睾丸评分模型的模式图该研究纳入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8个大型医疗中心的444例睾丸肿瘤患者的数据,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团队通过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睾丸肿瘤解剖特征与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中验证了评分系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SAVE评分系统可准确地评价保留睾丸手术的可行性。SAVE保留睾丸评分的推荐评分顺序(上)及评分小程序(下)示意图为了方便临床应用,研究团队还设计了SAVE评分的决策顺序和评分小程序,以帮助医生筛选出需要进一步评估手术可行性的病例。这将为睾丸良性肿瘤和小肿瘤患者的精准诊疗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卓炜教授、叶云林副主任医师以及其他合作者共同发表了这篇研究论文。刘振华医师、谢君毅博士研究生、高晓峰主治医师、林原副主任医师和孙梦奎主治医师则成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的结果表明,SAVE评分系统可以准确地评估睾丸肿瘤患者进行保留睾丸手术的可行性。这项研究为睾丸肿瘤患者提供了一个术前综合评估的量化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保留睾丸手术,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912

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取得新突破,毕马威发布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报告

最近,国内上市药企相继发布了半年度报告。从财务数据来看,许多创新药企的商品化药品收入迅速增长,其中一些企业在财务表现、新药开发、新药商业化和企业运营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自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的成绩。同时,一些药企还实现了首次盈利,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随着产业链企业的活跃表现,相关专业服务机构也在不断提供帮助。近日,毕马威中国发布了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报告。杨洁,毕马威中国的副主席,指出2023年将是毕马威中国第二次举办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评选的年份。在过去的两年评选中,我们高兴地看到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突出且极具潜力的优质企业。毕马威中国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中国创新生态的发展,举办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评选活动是我们的重要战略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挑选出优秀的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与其共同成长,并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价值。与传统制造型企业不同,生物科技创新企业面临着较长的研发周期和较高的不确定性。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黎志贤表示,资本市场的政策和趋势对于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生命科学行业受到了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面临了一些困难。然而,那些具有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仍在稳步成长,朝着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相信,持续的政策引导和规范以及资本市场的新规将对那些踏实研究、克服挑战、具备原创研发能力的生物科技创新企业是有利的。生物科技创新企业与资本市场的紧密结合还将进一步推动医疗行业面向大众和实现整个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资本回归理性、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应更加关注研发管线的优化和合理化。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类器官等热门领域的研究仍然是大部分企业创新的重点。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合伙人于子龙表示,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企业也更加积极寻找外部合作机会,例如通过license-out、联合推广和代理销售来推进药物的研发和上市销售,以获得临床阶段的成果和商业化后的收益分成。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过去一年里,大部分医药行业的融资进展相对缓慢。然而,展望未来,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和人口基数的增长,医药市场仍然稳定增长。结合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和完善的医院基础设施,创新药物和创新医疗技术将更加快速和便捷地惠及需要的患者。谈到此次评选和报告发布,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业务发展合伙人侯春熠表示,毕马威中国对于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的评选活动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作为全球领先的咨询服务机构,毕马威中国将通过广泛的全球网络和与生态系统中的多方合作伙伴深入合作,为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资源对接平台,并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生物科技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得到各方的协力支持。报告探讨了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情况,中国生物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展,以及资本市场在其中的助推作用。此外,还观察了创新药企业寻求国际市场的趋势,近期的投资环境和税务处理方案,以及企业组织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最后,报告还指出数字化技术如何帮助医药企业实现创新合规发展。根据报告指出,随着资本收紧和竞争的加剧,未来企业将更加注重优化和合理化研发管线。此外,大多数企业在创新方面仍会关注细胞、基因和RNA相关领域的研究。除此之外,国家对高校和研究院开展合作研发项目的支持,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机会,将有助于生物科技企业更直接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弥合科学研究和成果产业化之间的鸿沟。此外,国家优先采购创新药也将促进生物科技企业加快商业化进程,从而实现资本回收,进而持续支持自主研发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资本市场助力方面,报告认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研发进度和阶段、面对的患者群体以及不同资本市场和板块的特点来综合选择适合的上市地点。近年来,不同的资本市场针对生物科技创新企业推出了许多利好政策,这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发展。但是考虑到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各有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上市地也是非常重要的。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应考虑资金需求的多少和来源、研发进展的情况和阶段、产品面向的患者群体等因素,来评估各个资本市场和板块的特色定位,以便做出最佳选择。在海外市场方面,药企越来越倾向于寻求更多的机会,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些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创新药物研发、生物制品、基因检测和诊断、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等领域,旨在获得全球化的技术、资源、产业链支持以及市场布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通过与海外药企的合作进行License-out(创新药合作/授权)交易。报告指出,创新药企应该充分关注License-out模式下的税务安排,特别是所涉及主体所在国的税制以及国际税收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借船出海的过程中扬帆起航。在财经管理领域,报告指出,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研发能力为核心组建的初创公司,主要面临着因为大量资金投入而产生的高额“资金成本”。第二类是以渠道和营销为核心组建的初创公司,主要面临着由于产品竞争力不强而导致的高营销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将“现金为王”作为重要的解决困难和挑战的关键,做好现金流量管理。研究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组织和人才发展时,指出明确的合作和决策机制对于组织的协同高效至关重要。需要逐步将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并建立一个能够激发业务发展、能力共享、内部市场机制和生态共享能力的组织平台。报告强调,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医药企业需要积极应对行业发展态势。它们需要遵循良好的管理规范(GXP),并通过数字化系统建设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格的监管环境下稳步前进,以确保企业持续创新并合规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生物制药类企业占据了近五成的市场份额,其表现十分出色。据了解,2023年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评选结果显示,生物制药类企业占据了近五成的比例,医疗器械类企业以及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类企业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另外还有65家与体外诊断相关的企业入选,比去年增加了9家。根据城市和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上海的上榜企业数量仍然稳居第一,而北京和苏州的上榜企业数量增加了一倍,长三角地区的表现也非常出色。综合来看,上海、北京、苏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贡献了71%的上榜企业。具体来看,上海有14家上榜企业,位居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北京,有12家上榜企业;苏州和深圳的上榜企业数量均为10家,并列第三位。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列入榜单的企业数量从6家增加到了2023年的12家。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稳定,重视医药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北京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为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等政策,力求打造全球有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心。苏州市的企业数量在2022年度上榜时翻了一番,成为全国前三名,这与当地政府注重引导和支持有密切关系。在2021-2022年期间,苏州市政府陆续发布了《苏州市医药产业园区及重点监测点培育管理办法(暂行)》和《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持续推动和规划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据悉,毕马威中国一直关注并服务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毕马威通过深入研究和深刻洞察行业,旨在整合生态系统中的多元资源,为生物科技企业打造一个资源对接平台,共同推动中国生物科技创新行业的高质量和健康发展。
683

创新!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水凝胶,能有效抑制胰腺癌的进展与转移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的薛华丹和金征宇教授领导的放射科研究团队以原创的论文形式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Today(中科院一区)上发表了他们关于近红外光热免疫治疗胰腺癌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研究了胰腺癌独特的肿瘤微环境,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水凝胶可以注射。动物模型显示,这种新型水凝胶可以通过快速的局部光热治疗作用消融肿瘤细胞,调节机体免疫,有效抑制胰腺癌的进展和转移。这项研究得到了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的支持。胰腺癌因其恶性程度高,被称为“癌中之王”,预后较差。研究发现,胰腺癌肿瘤的微环境呈现出高度纤维化的基质特征,T淋巴细胞浸润较少以及缺乏氧气等特点,导致免疫应答被极度抑制,目前现有的免疫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应对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具有高度免疫抑制的特点,一支研究团队研发了“光热免疫治疗”,该治疗采用“近红外光热+免疫治疗”协同作用的方式,调节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促使其从免疫角度被视为“冷”肿瘤变为“热”肿瘤。该团队采用内源性光敏物质胆绿素(BV)和临床批准用于胰腺癌治疗的胸腺五肽(TP5),通过共组装的方式制备出新型的BV/TP5水凝胶,并利用“磁共振+光学双模态成像”技术监测联合治疗的疗效。团队首先在实验室外通过实验证实了BV/TP5水凝胶的光热转换能力。在胰腺癌的动物模型中,BV/TP5水凝胶展示了优秀的可重复注射性和生物相容性,这得益于其剪切变稀和自愈合的特性。在将BV/TP5水凝胶直接注射到胰腺癌瘤内并进行光热治疗后,瘤体温度在10分钟内从29.2℃升至54.6℃。进一步的影像监测发现,与仅使用BV或TP5水凝胶相比,BV/TP5水凝胶明显抑制了肿瘤的进展。病理结果表明,BV/TP5水凝胶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在肝脏、脾脏等其他器官的转移。该团队正在进一步研究光热免疫治疗的作用机理。通过在肿瘤引流淋巴结细胞、脾脏细胞和肿瘤组织细胞三个不同层面上进行实验,该团队发现与BV水凝胶组、TP5水凝胶组和空白水凝胶组相比,BV/TP5水凝胶组可以显著提高CD4+、CD8+等免疫细胞的活性,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在原位的生长,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抑制远处转移灶的出现。乏氧相关指标的结果表明,BV引导的光热效应可以有效缓解肿瘤微环境的缺氧情况,可以作为胰腺癌的协同治疗方法。▲光热免疫治疗中BV/TP5水凝胶的结构和应用示意图针对胰腺癌高度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特点,该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全新的可注射水凝胶,名为BV/TP5。该胶凝剂具有创新的光热免疫治疗功能,既可用来消融原位肿瘤,又能激活全身性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远处转移和复发的效果。此外,BV/TP5还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策略。
961

涨知识!“啤酒花”化合物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近年来,中国城市主要疾病的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传染性疾病转变为代谢类疾病和心理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肥胖等问题已成为头号健康隐患。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33.9%,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针对代谢综合征,尚无 FDA 批准的治疗方法,因此改变生活方式、定期锻炼和持续的体重管理成为预防或减轻相关疾病严重程度的唯一选择。然而,随着患病人群的增加,迫切需要发现其他方法来预防或治疗代谢综合征。最近,《Microbiome》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Reducing gut microbiome-driven adipose tissue inflammation alleviates metabolic syndrome”的文章。该研究发现来自啤酒花的化合物可以降低肠道中诱导炎症的特定菌群,减轻脂肪组织中与巨噬细胞相关的炎症,改善由饮食引起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不良表现。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啤酒花提取物中的黄腐酚(XN)及其衍生物四氢黄腐酚(TXN)可以改善肥胖饮食对代谢的不良影响,但其中的机制还不清楚。研究人员使用饮食诱导的肥胖和代谢疾病的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五组,分别进行了不同的饮食和治疗。通过测量小鼠的肝脏、回肠和附睾脂肪组织的转录组、粪便中的微生物组成和相关的表型参数,研究发现TXN在恢复由肥胖饮食引起的代谢改变方面比XN更有效。为了进一步研究疾病进展和治疗的关键调节因素,研究人员采用了跨物种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添加XN和TXN可以改善大约10%的基因表达,但具体来看,TXN能够改善脂肪组织网络中超过50%的基因表达,而XN仅改善了1%。这表明TXN比XN更有效,并且其主要机制是通过作用于脂肪组织来实现的。进一步的功能分析表明,TXN治疗主要通过下调炎症反应基因,如髓系白细胞活化、细胞因子产生和吞噬等途径。与此相反,TXN通过上调基因富集在修复脂质、氨基酸以及其他代谢过程上。为了解炎症减少的原因,研究人员对细胞类型进行了推断,发现大多数脂肪组织基因属于代谢巨噬细胞。因此,TXN通过减少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相关的炎症来改善肥胖小鼠的代谢表型。此前已知,XN需要肠道微生物来介导对宿主代谢的有益影响。研究人员研究了TXN是否也通过肠道微生物来发挥作用,以及TXN如何通过微生物群对宿主产生影响。他们的分析发现,在脂肪组织中,TXN改善的667个基因中,有78%受到微生物群的调节。TXN还对诱导炎症的肠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Oscillibacter valericigenes(Ov)。通过补充O. valericigenes并进行持续处理,研究发现在这个组中,近80%的基因在TXN处理后得到了改善。除了O. valericigenes外,还观察到TXN对其他一些微生物产生类似的趋势。综上所述,这项研究使用了跨物种网络分析方法来深入研究TXN对代谢综合征的有益作用,并通过体内外的数据验证了这一结果。TXN主要通过作用于脂肪组织来改善代谢综合征,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差异基因会由于TXN治疗而发生改变。这些基因中,炎症过程明显富集,最终揭示了通过减轻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相关的炎症,可以缓解肥胖小鼠的代谢综合征。这项研究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制解释,为今后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498

2023年值得期待的重磅炸弹:Zepbound、Elevidys等前景看好

自1986年以来,西米替丁作为泰胃美胃酸阻断药物的活性成分,销售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成为首个销售火爆的药品,自此医药行业每年都会推出新的热销药品。推出畅销药物是每家制药公司都追求的目标,因为这些药物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泰胃美已经上市将近40年,但全球销售量仍在持续增长。在医药领域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重磅炸弹的地位可能不是永久的。比如辉瑞的Covid-19疫苗Comirnaty,在2022年创造了378亿美元的销售纪录,它拥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但也注定不会逃避短命的命运,就像朝露一样。虽然Comirnaty在2023年仍有可能位居全球销售前十,但在2024年,销售额将远低于100亿美元,并彻底失去进入全球十大畅销药物排行榜的机会。还有一些热门产品则能够保持更长的持续热度。比如销售排行榜上长期占据榜首的修美乐,在2023年生物类似药不断推出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保持榜眼的位置,但是它已经步入衰落的阶段,很有可能在2024年之前退出排行榜前十名。以下是2023年和2024年全球销量前十的药物预测。这些药物在这两年的销售额都预计超过90亿美元,被行业广泛认可为领先者。那么在2023年上市的新药中,哪些有望在未来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药物呢?2024年,礼来的减肥药Zepbound(活性成分tirzepatide)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新贵。该药于11月8日获得批准,并于12月5日迅速上市。对于这种如日中天的药物来说,每延迟一天上市将导致至少300万美元的损失。Zepbound在上市的第四周就取得了7700份处方的销售业绩。根据每剂1060美元的定价来计算,每天的销售额达到117万美元。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Zepbound刚起步时的表现。一些分析师预测,尽管这是相对保守的估计(Evaluate估计Ozempic2024年销售额为162.5亿美元,),但Zepbound在2024年的销售额可能达到21亿美元,足以达到重磅炸弹级别。预计到2024年,Sarepta的基因疗法Elevidys将获得重要药物头衔,并加冕为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领先治疗药物。Elevidys是首款由FDA批准的DMD基因疗法,然而,上市过程并不顺利,引起了广泛争议和讨论。尽管在加速上市的过程中Elevidys未能达到主要研究终点,Sarepta仍然希望扩大该药物的适应范围。根据Citeline分析师的预测,每剂Elevidys定价为320万美元,预计2024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4亿美元。2024年,诺华的Pluvicto也将成为重磅炸弹中的一员。Pluvicto(lutetiumLu177vipivotidetetraxetan)是一种放射性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接受了雄激素受体(AR)抑制和紫杉醇类化疗治疗,同时表达了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成年患者。诺华目前正在扩大Pluvicto的适应症范围,将转移性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mHSPC)纳入其中,这是一个更广泛的患者群体,这可能会大幅增加利润。Pluvicto已于2022年3月获得批准,并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了2.56亿美元的销售额。但由于供应链问题,该药物在2023年出现了短缺现象。如果无法在2023年满足重磅炸弹的标准,那么明年将成为Pluvicto正式成为重磅炸弹的年份。MadrigalPharmaceuticals的resmetirom是备受关注的一种候选药物,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如果成功,它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个获得批准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法。这种小分子药物的作用是激活THR-β受体。在人类NASH患者中,肝脏中的THR-β活性较低,从而加剧了线粒体功能障碍、脂肪毒性和纤维化的发生。THR-β受体激活剂具有减少肝脏脂肪和纤维化、降低胆固醇和其他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的潜力。由于患者人群广泛,如果resmetirom获批上市,其潜在市场前景将非常可观。Resmetirom的PDUFA批准日期为2024年3月14日。UCB的BIMZELX®(bimekizumab-bkzx)已于今年10月18日获得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用于全身治疗或光疗。Bimekizumab是目前唯一一种获得批准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它通过选择性抑制两种关键细胞因子,即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白细胞介素17F(IL-17F),来干预炎症过程。银屑病在美国影响超过750万成年人,其影响范围远不止于皮肤问题。患者及其家人常常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工作、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也受到了影响。BIMZELX®已于11月14日在美国上市,可通过自动注射器或预填充注射器使用。每个注射器售价为7200美元。推荐剂量为320mg,需在第0、4、8、12和16周皮下注射两次,每次160mg,之后每8周注射一次。据UCB预测,BIMZELX的全球峰值销售额将达到40亿欧元以上。2023年8月4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Biogen的ZURZUVAE™(zuranolone)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症(PPD)患者。ZURZUVAE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每日一次口服的疗程(为期14天),可快速改善女性患有PPD的患者的抑郁症状。ZURZUVAE已于12月14日上市,并且14天的治疗剂量价格为15900美元。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健康状况,而产后抑郁症则是怀孕期间和怀孕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估计,大约有八分之一的女性在产后会出现抑郁症状。然而,只有15.8%的患有产后抑郁症状的女性接受了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睡眠和食欲变化、精力减退、内疚感或自卑感、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据分析师预测,Zurzuvae针对PPD的年销售额预计在2.5亿至5亿美元之间。然而,如果MDD(即重度抑郁症)能够获得FDA的批准(目前FDA已拒绝批准Zurzuvae对MDD的申请),那么将有额外的10亿美元收入,这将成为一项巨大的经济利好。
1702

秋冬交替,老人需警惕这些疾病

随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老年人常见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在这个时候,老年人需要注意哪些疾病?如何有效地进行预防呢?最近,中日友好医院举行了一场“关注老年健康,预防秋冬常见疾病”专题记者会,多位专家提供了解答。高血压患者要警惕脑卒中“在秋冬季节,老年人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一方面是因为气温下降,低温对血管有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是寒冷天气会导致老年人血压波动,而高血压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孙丽丽提醒道,老年人外出时应注意保暖,平时要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出现脑卒中的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中风是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俗称“脑中风”。孙丽丽表示,中风具有“五高”特点,包括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以及高经济负担,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不同的脑部血管病变位置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说说话困难、吞咽困难、喝水呛咳、嘴角歪斜、肢体瘫痪等。孙丽丽提醒大家,如果身边有人出现疑似脑卒中的症状,周围的人应该帮助患者尽快就医。脑卒中的治疗有三个阶段。首先是急救处理,医院会对患者进行脑卒中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取栓治疗。其次是急性期住院治疗,医院会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全面检查,找到脑卒中的病因。最后是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来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关节炎患者也要适度运动有句俗语说:“人老先老腿。”骨科和关节外科的主任医师王佰亮解释说,这句话指的是一种名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退行性疾病,其实是指在关节内发生老化和退化的脆弱骨骼。膝关节骨关节炎容易在秋冬季发作或加重,王佰亮提醒大家要及时注意。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其实是错的,老年人应该特别注意增加衣物,保暖膝盖。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超过30%的人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而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甚至超过50%。根据估计,我国有超过1亿人口患有这种疾病。王佰亮表示,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自然老化过程中的一部分,并且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只需接受科学治疗即可。有些患者觉得患上关节炎就意味着无法进行运动。这样的观念正确吗?王佰亮表明,关节炎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运动,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这些运动量不大,动作幅度较小的体育活动,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加关节润滑液,保护关节的健康。同时,患者要避免高强度的运动,比如跳高、登山、长途旅行,以免过度使用或者损伤关节。在治疗方面,王佰亮提到,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肌肉训练和使用辅助支具等方法;病情居中的患者可以尝试药物治疗,如局部药物和口服药物等;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全膝置换、部分置换或关节软骨修复等不同手术方案。糖尿病患者秋冬谨防感冒随着天气变得寒冷,糖尿病足以及相关神经痛问题与人体循环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并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疼痛科副主任毛鹏分析称,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8.1%,而糖尿病相关的周围神经痛的发病率则超过20%。毛鹏解释说,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疾病,它可能会损伤老年患者的感觉神经,导致患者的腿和脚产生蚂蚁爬行的感觉,并且感觉会减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尤其是在洗脚时,一定要注意水温。由于患者的感觉能力下降,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水温,因此容易发生烫伤。家属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毛鹏说,建议患者平时穿白色的袜子,这样家属可以及时观察腿和脚的情况。一旦发现腿和脚受伤,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在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做好保护?毛鹏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注意保持温暖,避免冻伤,保持足部干燥和清洁;二是要预防感冒,因为秋冬季温度下降,容易引发感冒,而感冒是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三是要多晒太阳,以改善血液循环;四是要进行适当的运动,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运动,每次30分钟,最好选择在中午和晚饭后进行,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方便和易于坚持的运动形式,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
999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