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惊爆!今年支原体感染潮?专家揭秘真相,看医生回答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3-10-16 15:53:28 143次浏览

近日,网传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一般3到5年迎来一个高峰的观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然而,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主治医师刘茂松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没有季节性,全年都有可能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在你免疫力降低的时候就会乘虚而入。虽然最近几个月门急诊量明显上升,但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开学季后人员相对集中,碰上了流感等病毒的同时,多重因素导致了近期门急诊及发热门诊的就诊高峰。病毒在不断变异,一般会出现5年一个小流行和10年一个大流行的情况,但并非绝对如此。每年季节变换的时候,小孩、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目前来看,虽然暂时还无法确定今年是否会迎来高峰,但并未达到峰值出现的最繁忙程度。

惊爆!今年支原体感染潮?专家揭秘真相,看医生回答了什么.jpg

那么,热搜的“支原体肺炎”究竟是什么呢?

近期,我国支原体肺炎发病有所上升,尤其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明显。12日,“支原体肺炎”登上了热搜,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哪些孩子更容易感染?该如何治疗?

据了解,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对肺炎支原体进行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的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

刘茂松主治医师表示:“支原体肺炎已经成为近年来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但今年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往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生于秋冬季,而今年则提前来袭。

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具备季节发病的特点,支原体肺炎近两年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少数家庭或班级中甚至出现了聚集发病情况,但它并不属于传染病,不会像新冠病毒那样传播。

专家介绍,今年与往年相比,我国的支原体肺炎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会发病,所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

那么,支原体感染如何传播?有哪些症状?

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专家指出,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一般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类似,包括咳嗽、发热等。一些严重的孩子可能会引发支原体肺炎,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引起警惕。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儿童)副主任赵顺英表示,今年是支原体的流行季节,孩子发烧或出现咳嗽,尤其是剧烈的干咳,很可能是支原体感染。

专家特别提醒低龄儿童的家长们,一旦孩子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症状,虽然发烧可能并不严重,但如果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或者在锁骨位置出现凹陷,“也就是孩子吸气时锁骨位置凹陷或鼻子吸气时出现鼻塞,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那么,今年为什么支原体传染严重呢?

专家介绍,今年是支原体的流行季节,每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增多的原因是孩子们的免疫系统的抗体已经消失,使得肺炎支原体更容易感染到他们,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此外,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以及气道内环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过去三年,大家习惯佩戴口罩,减少了许多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但也导致了人体免疫力下降。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支原体肺炎的发病风险。

那么,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专家介绍,今年我国已经制定了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疗指南。在治疗方面,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无效,所以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是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一旦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等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在日常防护上,要注意减少聚集、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目前,还没有针对支原体肺炎的疫苗可以进行预防。专家建议如下:

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去的话就要戴好口罩。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

要保持良好的手卫生,经常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随着社会的关注度增加,大家应该了解更多关于这种疾病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相关推荐

吉利德Trodelvy将迎挑战,Dato-DXd首个乳腺癌III期达主要终点

近日,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合作宣布了乳腺癌药物datopotamabderuxtecan(Dato-DXd)的临床研究III期的首批结果,并打算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Dato-DXd是一种特异性靶向TROP2的DXd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联合开发而成,被称为ADC药物的新型"子弹"。TROPION-Breast01III期实验的结果显示,对于之前接受过内分泌治疗和至少一次系统性治疗的无法手术或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或低表达(IHC0,IHC1+或IHC2+/ISH-)乳腺癌患者,Dato-DXd治疗在主要终点PFS上表现出了在统计学上和临床上都有意义的改善。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相比,Dato-DXd治疗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在这个中期分析中,我们还没有获得成熟的OS数据,但试验会按照计划继续评估OS。与化疗相比,目前的数据显示OS存在一种受益的趋势。Dato-DXd在其他乳腺癌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结果与前期试验一致,没有发现新的安全问题。所有级别的间质性肺病(ILD)的发生率都相对较低。这两家公司还宣布,计划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介绍更多数据,并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此外,他们正在进行其他III期试验,研究其他疾病亚型,其中包括三阴性乳腺癌。在成功将Enhertu推向市场后,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于2020年签署了一项价值60亿美元的Dato-DXd协议。根据协议,第一三共将独家代理权限制在日本市场,而开发和商业化费用以及利润则会在全球其他地区进行分摊。在之前的一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试验中,ADC疗法能够显著改善了PFS的结果,但对次要终点OS的改善趋势不明显。NSCLC试验的不佳结果导致阿斯利康股价在2023年7月下跌,而TROPION-Breast01试验数据的公布于9月25日使该公司股价上涨了约2%。如果被批准,Data-DXd将与吉利德公司的Trodelvy竞争。Trodelvy是全球首个被批准的针对TROP-2的ADC药物,也是首个在HR阳性、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OS获益的靶向TROP2ADC。随后,此药物在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对乳腺癌患者进行TROPION-Breast01试验中得到扩大使用。目前,Trodelvy已被批准用于三线治疗。预计Trodelvy将成为吉利德今年的重头戏,销售额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将达到4.6亿美元。这款药物是吉利德于2020年以210亿美元从Immunomedics收购而来的。除了经典的热门靶点HER2,TROP2成为了ADC产品研发的另外一个关注点。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最常见的亚型是HR阳性、HER2低或阴性。每年全球有超过20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HR+/HER2-与低表达乳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亚型,占所有确诊病例的65%以上。标准的一线治疗为内分泌治疗,但大多数晚期患者会出现耐药现象,因此需要更多其他的治疗选择。TROP2是一种在HR+/HER2-与低表达乳腺癌中广泛表达的蛋白质。根据GlobalData分析师的预测,第一三共公司将继续主导癌症ADC市场,预计到2029年,其全球销售额将达到108亿美元。
144

武田Adzynma获FDA批准,全球首款酶替代疗法问世

近日,武田官网发布消息宣布FDA已经批准了武田的创新酶替代疗法Adzynma(TAK-755)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据武田的新闻稿所述,Adzynma是目前唯一获得FDA批准的重组ADAMTS13蛋白。一、关于AdzynmaAdzynma(ADAMTS13,recombinant-krhn)是一种重组的金属蛋白酶,其中包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重复序列。ADAMTS13缺失会导致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聚集在血液中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Adzynma能够替代缺失或功能异常的ADAMTS13酶,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cTTP是一种罕见的慢性凝血障碍疾病,其病发机制是由于ADAMTS13酶缺失,导致VWF多聚体在血液中堆积。cTTP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形式,若急性TTP患者未接受治疗,则其死亡率超过90%。Adzynma此前被FDA授予孤儿药资格(ODD)和快速通道资格。此外,Adzynma还荣获了EMA和厚生劳动省的孤儿药资格称号,用于治疗TTP。此次获批基于cTTP的第一次随机、对照、开放标签试验的结果支持,在接受Adzynma预防性治疗的患者中,没有发生急性TTP事件(n=37),而接受血浆治疗的患者中有一例出现急性TTP事件(n=38)。与基于血浆的疗法相比,Adzynma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武田在罕见病领域的贡献一直备受瞩目。Adzynma能够成功上市,得益于公司与FDA之间紧密的合作,以及药物获得优先审查、快速通道和孤儿药的身份。在新药领域,武田取得了Adzynma的突破性进展。然而,总体来看,回顾上半年的表现后,武田仍需要更多新药的推动力来带动下半年的营收。二、2023H1业绩不及预期,砍4条管线降本增效近日,武田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总销售额达到21017亿日元(约合138.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4%。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新上市产品。然而,营业利润却下降了53.2%,约为1192亿日元(约合7.9亿美元)。武田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五大板块:消化道、罕见病、血浆制品、精神疾病和抗肿瘤。其中,消化道产品管线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5969亿日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了9.2%。支柱产品维多珠单抗(Entyvio)在第二季度的单品销售额达到了3917亿日元(25.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Entyvio成为了武田收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根据财报公告,由于多种无法预测的原因,导致公司的净亏损增幅扩大。对此,武田公司不得不下调全年净利润预期高达71%,同时宣布削减4条研发管线。Exkivity(厄希替非):肺癌治疗药物Exkivity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EXCLAIM-2),用于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因未能取得疗效而被终止。武田药品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商议后决定,在美国市场停止销售Exkivity。TAK-920/DNL-919:武田及其合作伙伴Denali宣布,因在最高剂量下出现了"中度、可逆的血液学效应",他们决定终止对阿尔茨海默氏症(AD)候选药物DNL-919的开发。TAK-611:一种候选药物,用于酶替代疗法,但在治疗第二期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试验中未达到主要和次要终点。TAK-105:基于缺乏数据支撑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治疗恶心和呕吐的候选药物TAK-105将自第一阶段开发中退出。此前,武田终止了12个研发项目,并且放弃了AAV基因治疗管线。Adzynma的批准对于患有cTTP的病人及其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喜讯,不仅为治疗罕见病开辟了新的途径,也给了长时期处于增长疲软的武田而言,更是一剂安慰剂。此外,武田制药的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Weber在最近的电话会议上向投资者表示,预计在2024年或2025年武田将恢复增长。
414

中国生物自主研发的抗体偶联药物SIBP-A13获批临床试验,助力肿瘤治疗创新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创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SIBP-A13在9月18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药物将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在抗体偶联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SIBP-A13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基于国内领先的第3代ADC技术自主研发的靶向HER3ADC新药。该药物具有连接子可裂解、载荷活性强、抗肿瘤“旁观者效应”等药物优势。HER3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在多种实体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HER3成为ADC药物开发的潜力靶点之一。SIBP-A13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包括抗HER3人源化抗体和偶联技术连接子的自主研发。药效研究数据显示,SIBP-A13在抑制多种肿瘤生长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对肺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具有治疗潜力。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和毒理研究结果显示,SIBP-A13在动物体内稳定性良好,游离小分子水平显著低于同类产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近年来,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不断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自主创新研发体系,特别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机构建立了规模化治疗性单抗技术平台,并积极推进ADC系列化偶联新药的发展。目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拥有20多个新药品种研发管线,涵盖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多个疾病领域,其中3个核心产品已进入上市申请阶段。未来,中国生物将继续依托规模化全产业技术能力,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满足百姓对高品质生物药的需求,中国生物将为肿瘤治疗的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新药SIBP-A13的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在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康复。
154

复星医药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二线治疗为不适合移植的R/R LBCL患者带来获益

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针对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LBCL)患者,中国药企复星凯特引进了Axicabtagene Ciloleucel(简称Axi-cel)技术,并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阿基仑赛注射液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LBCL)成人患者。阿基仑赛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扩大了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选择,为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对于那些不适合进行大剂量化疗与自体干细胞移植(HDCT/ASCT)的患者来说,阿基仑赛注射液提供了一种高效、持久且安全的治疗方案。一项名为ALYCANTE的研究证实,Axi-cel作为二线治疗对于不适合进行HDCT/ASCT的R/RLBCL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该研究包括62例患者,并纳入了DLBCL、HGBL和FL转化的DLBCL等不同类型的R/RLBCL。研究数据显示,Axi-cel输注后3个月的完全代谢缓解(CMR)率为71.0%,客观缓解率(ORR)为75.8%。在接受了桥接治疗的患者中,63.4%对桥接治疗无应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1.8个月,12个月PFS率为48.8%。而安全性方面,Axi-cel在不适合进行HDCT/ASCT的患者中显示出可接受的不良反应风险。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一种CAR-T细胞治疗药品,为R/R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Axi-cel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这项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Axi-cel在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更创新的治疗方法。随着CAR-T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阿基仑赛注射液将在中国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突破性治疗方法为R/R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来完善和推广CAR-T细胞治疗在LBCL领域的应用。在这个领域,中国药企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CAR-T细胞治疗药品的引进和上市,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CAR-T细胞治疗药品批准上市的国家之一。这不仅为中国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实力和进步。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在ALYCANTE研究中,Axi-cel表现出高缓解率和持久的疗效,为不适合进行HDCT/ASCT的R/R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这表明Axi-cel作为二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这一患者群体带来了新的治疗机会。然而,CAR-T细胞治疗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治疗费用高昂、不良反应的管理等。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免疫抑制状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并发症风险。因此,在广泛应用CAR-T细胞治疗之前,还需要加强对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的监测和评估,并制定更加个体化和精准的治疗策略。总之,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CAR-T细胞治疗药品在中国的上市,为R/RLBC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它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球CAR-T细胞治疗的进展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CAR-T细胞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这一创新的治疗方法。
206

重大突破!一种靶向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新型小分子免疫治疗药物有望改善癌症治疗效果

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仍有许多患者对现有的免疫疗法没有反应或产生了抗药性。但现在,一种名为ABBV-CLS-484的新型小分子候选药物的出现带来了希望,该药物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有望改善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来自布罗德研究所、艾伯维公司和Calico生命科学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使肿瘤对免疫攻击更加敏感,并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减缓肿瘤生长并提高小鼠的存活率。该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证明了该药物的潜力。该药物作用于PTPN2和PTPN1蛋白,这两种蛋白通常会关闭细胞感知免疫细胞的信号的能力。通过抑制这两种蛋白,ABBV-CLS-484能将免疫细胞转变为更有效的肿瘤细胞杀手,并使肿瘤细胞更容易受到攻击。同时,阻断PTPN2和PTPN1还有助于减少细胞衰竭,这是一种对某些癌症免疫疗法产生抵抗力的重要原因。与其他癌症免疫疗法相比,ABBV-CLS-484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这是其独特之处。这也解释了为何该药物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如此出色,甚至可能无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目前,ABBV-CLS-484正在进行1期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曙光。该研究的结果是基于卓越的合作和创新,展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最佳特点相结合的力量。研究人员对于这一发现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它为改善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ABBV-CLS-484的出现标志着对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我们对于这种新型小分子免疫治疗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充满期待,相信它将为癌症患者带来积极的影响。
179

特定遗传改变或可作为鳞状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性治疗反应的预测指标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科隆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揭示了鳞状细胞肺癌这一难以治疗的亚型中的新型遗传改变。这或许就会暴露出肿瘤的弱点,从而就有望帮助科学家们进行一定的治疗干预。研究表明,肿瘤形成期间可能会发生特定的遗传改变,并且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致癌基因,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发现的。致癌基因是一种能够促进肿瘤生长的基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靶向药物治疗来抑制。与传统化疗相比,这种方法通常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低的副作用,因此,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可能是治疗这类癌症更成功的第一步。最新研究发现,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遗传修饰现象。这种修饰会影响FGFR1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外结构域的移除。而该结构域在FGFR1蛋白的激活和调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FGFR1蛋白所存在于细胞膜中,它的发现使得该蛋白可以与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接触与交互。特殊的遗传改变或能预测鳞状细胞肺癌患者是否会对靶向性疗法产生反应研究表明,如果细胞外结构域(即细胞朝外突出的部分)缺失,将导致肿瘤细胞持续发出生长信号并使受体无法接收停止信号,从而导致肿瘤继续生长。但积极的一面是,FGFR抑制剂已被用于临床实践,如治疗膀胱癌。这种抑制剂是一种特殊的药物,能够结合蛋白质并促使其失活。该研究的第一作者FlorianMalchers表示,我们希望新的研究结果能为特定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13年前,研究人员首次在肺鳞状细胞癌中发现了FGFR1的扩增,扩增是肿瘤中基因拷贝的多次出现。然而,不幸的是第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只有依据扩增来选择FGFR个体化疗法可能不够充分。仅有11%的患者通过接受FGFR抑制剂治疗获益。在这个患者群中研究人员发现了FGFR1蛋白的遗传修饰(细胞外结构域的移除)与肿瘤体积显著减少之间的关联,因此,这些研究结果或许为这个患者群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90

套细胞淋巴瘤患者迎来福音!高选择性BTK抑制剂阿可替尼成功纳入医保目录

2023年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版)》,成功将阿斯利康新一代高选择性BTK抑制剂康可期®(通用名:阿可替尼胶囊,以下简称“阿可替尼”)纳入医保目录。该药适用于成年MCL患者,他们曾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这个举措显著提高了该创新药物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为更多中国MCL患者提供了实现高质量长期生存的帮助。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加,老年恶性血液病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其中一种名为套细胞淋巴瘤(MCL)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侵袭性且难以治愈。患者的平均年龄约为60岁,80%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到达晚期(III期或IV期),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并对其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此外,由于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无法忍受传统化疗的副作用。虽然患者对最初的治疗有良好反应,但复发的可能性很高。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只有8%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能够存活10年以上,常规化疗下的5年生存率低于30%,在实现长期生存的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难。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问世,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长期生存治疗选择。其中,BTK抑制剂是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一种靶向疗法,主要通过抑制白细胞库存激酶(BTK)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和转移,达到抗癌作用。BTK抑制剂已经成为治疗MCL二线及以后的首选方案。阿可替尼是全球首款新一代高选择性的BTK抑制剂,长期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MC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达到59.2个月。此外,由于分子结构的创新优化,阿可替尼提高了对BTK靶点的选择性,降低了与脱靶效应相关的不良事件(如腹泻、高血压、出血、关节痛等)的风险。这对于基础疾病较多、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来说,有助于减轻他们的治疗负担和治疗中止率,并且总体安全性良好。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阿可替尼与其他BTK抑制剂一起被列为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MCL患者的一级推荐方案。而中国抗癌协会(CACA)发布的《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也将阿可替尼等BTK抑制剂列为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MCL患者的挽救性治疗优选方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长马军教授表示:“对于患有套细胞淋巴瘤的患者来说,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是主要的治疗目标。然而,在BTK抑制剂问世之前,我们缺乏对这类患者满意的治疗方案。阿可替尼作为新一代BTK抑制剂,已经在国内获得批准上市,并成功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这不仅为我国的MCL患者提供了与国际同步的治疗新选择,也在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生存获益方面给予了患者更多信心和希望。”朱军教授指出,套细胞淋巴瘤患者通常是老年人,相比现有的治疗方案,新一代BTK抑制剂阿可替尼具有多个优势。阿可替尼能够更准确地选择靶点,减少了副作用,且治疗效果更好,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并坚持长期治疗。阿可替尼的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规范治疗的可及性和依从性,从而延长了患者的高质量生存时间。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事业部总经理陈康伟先生指出:“在血液肿瘤领域,阿可替尼是阿斯利康的基石。该药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受益于数万例不同类型的血液肿瘤患者,为他们提供了有效且可耐受的新治疗选择。在今年年初获得中国批准并成功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进一步实现了阿斯利康实现让中国患者获得创新药物的使命。未来,我们将不断提供创新的治疗方案,满足患者需求,并提高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帮助广大患者实现高质量的长期生存,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
144

辉大基因HG004获ODDRPDD双认证,国际多中心临床12期首例给药成功

近日,辉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辉大基因”)宣布,他们的基因治疗药物HG004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功给药给中国首位参与“STAR星”试验的受试者。该试验是中国首个使用相同方案在多个国际中心进行的1/2a期临床试验,研究HG004治疗由RPE65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RPE65-IRD)。HG004是一种采用腺相关病毒9型(AAV9)递送的基因替代疗法候选药物。HG004是一种基因治疗药物,由辉大基因自主研发。该药物采用基因替代策略,使用重组AAV9载体将正常的RPE65基因递送到视网膜,以修复、治疗和预防成人和儿童的RPE65-IRD疾病。今年,HG004已被美国FDA授予孤儿药和儿科罕见病药物资格认定。在治疗LCA2的首个临床研究HG00401(IIT研究)中,所有受试者都已完成给药,成人和儿童的视力均有显著改善,且未观察到安全性问题。这是辉大基因首款眼科基因治疗药物HG004的重要进展。RPE65突变与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RPE65-IRD)相关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IRD)是一种罕见的致盲性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已有超过250种致病基因被报道。其中,RPE65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包括Leber先天性黑矇(LCA)、早发性严重视网膜营养不良(EOSRD)、严重的早发性儿童视网膜营养不良(SECORD)或视网膜色素变性(RP)。因此,这些疾病被认为是由同一致病基因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构成表型连续体。RPE65基因突变相关的视网膜病变通常出现在出生至5岁之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夜盲,包括凝视、严重的夜盲症和眼球震颤,以及进行性视野缺失和中心视力丧失。由于这种疾病会造成严重和早期的视力损失,也有可能导致其他功能,如语言、社交和行为等方面的延迟发育。
119

ROS1融合肺癌恩曲替尼为什么能快速耐药?原来TP53突变在捣鬼!

恩曲替尼是一种有效抑制ROS1的药物,已被证明在治疗ROS1融合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非常有效,并被认为是该亚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与其他分子靶向药物相比,恩曲替尼对于脑转移灶的治疗效果较好,这可能与它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较弱有关,使得该药物能更好地穿过血脑屏障。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恩曲替尼治疗的患者中,颅内缓解率较高。然而,在接受靶向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产生获得性耐药,这也包括对EGFR-TKIs或ALK-TKIs等药物的耐药。目前,关于恩曲替尼的耐药机制已有一些报道,但关于TP53突变对其影响的数据仍然非常有限。近期有一份研究报告报道了一例携带ROS1融合合并TP53突变的NSCLC患者的病例。该患者接受了恩曲替尼治疗,并在脑转移灶有显著缓解后迅速出现耐药。这个病例进一步展示了恩曲替尼在颅内的活性,并且突显了由于TP53突变导致的恩曲替尼耐药的可能性。基因检测在目前的NSCLC治疗中非常关键,特别是对于携带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ROS1重排是NSCLC中一种常见的驱动致癌因子,约有1%-2%的患者被检测到携带该突变。针对ROS1重排的NSCLC,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在一项名为PROFILE 1001的临床试验中,克唑替尼治疗ROS1重排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7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9.3个月。而对于恩曲替尼,数据显示其对ROS1重排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7.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5.7个月。有研究显示,恩曲替尼对于脑转移灶的治疗效果较好,这主要由于其与P-糖蛋白的相互作用较弱,从而能够更好地穿过血脑屏障,并达到脑部进行治疗。虽然PROFILE 1001试验未评估克唑替尼对于颅内病变的缓解率,但恩曲替尼试验的数据显示,其对于脑转移灶的缓解率为80%。这些结果使得恩曲替尼在治疗脑转移灶方面备受关注。然而,很多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时会产生获得性耐药。在ROS1重排的NSCLC中,对于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的耐药机制已有一些报道。然而,关于恩曲替尼耐药的数据仍然有限。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报道了一位携带ROS1重排合并TP53突变的患者的病例,该患者接受了恩曲替尼治疗,脑转移灶有显著缓解,但很快出现了早期疾病进展。这个病例显示了恩曲替尼对于脑转移灶的活性,并且也提出了TP53突变可能是导致恩曲替尼耐药的一个因素。在这个病例中,患者的病情初步诊断为ROS1重排的晚期肺腺癌伴脑转移,并决定使用恩曲替尼进行治疗。在决定是否对脑转移灶进行放疗时,考虑了多种因素,并决定在未接受放疗的情况下开始恩曲替尼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恩曲替尼显示出对脑转移灶的良好缓解效果。然而,在治疗的第143天,患者出现了肺部病变的进展伴淋巴结肿大。经过进一步的基因检测,发现患者同时携带CD74-ROS1融合和TP53突变。此后,患者接受了一系列的治疗,包括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但疗效都不佳。患者最终在恩曲替尼治疗后存活了8.3个月。这个病例的结果表明,尽管恩曲替尼在治疗脑转移灶方面显示出较好的活性,但其对于ROS1重排合并TP53突变的NSCLC的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尚无关于TP53突变的NSCLC的有效治疗方案。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例如联合抗VEGF抗体等,以克服TP53突变对于ROS1重排NSCLC患者治疗反应的不利影响。此外,对于TP53突变的患者,应当密切监测其病情的进展,并定期进行影像学评估。
391

29条共识助力肿瘤治疗,全面解析血小板减少症管理策略

目前,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药物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这些非细胞毒药物也有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的血液学毒性。与化疗药物不同的是,这些药物引发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也不同。因此,对于这些药物的临床管理,同样需要有系统而全面的指南和共识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管理CTRT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我们考虑到以下几点:高质量循证证据的缺失、新型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上市、CTRT管理模式的复杂多样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管理模式的变化。基于这些考虑,编写了下列29条共识。1、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CTRT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从而对患者发生CTRT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做好预期和全程管理。2、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原发病和合并症3类中符合的危险因素数量≥2条,则后续抗肿瘤治疗期间发生CTRT的风险较高。3、应结合癌症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方案和自身状态,拟定合适的CTRT防治策略。4、在评估肿瘤患者在评估肿瘤患者CTRT原因时,应分析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感染、药物作用、输注后紫癜以及微血管血栓等。5、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TPO-RA或联合治疗策略或联合治疗策略。6、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当PLT≥100×109/L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应及时停药,以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7、应根据CIT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CIT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因血小板计数降低引起化疗延迟和(或)剂量降低,并防止出血事件发生。8、当患者发生CIT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和TPO-RA治疗或联合治疗策略。9、预防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化疗周期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具有相对明确的预期,需结合患者自身状态、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治疗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10、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会导致毒性累积,可能进展为长期骨髓抑制,导致持续性CTRT。对这类患者推荐使用升血小板治疗,达到要求后化疗;如无法达到要求,建议更换化疗方案或降低化疗剂量以减少出血风险。11、部分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可能会使患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继而发生ITP。12、对于奥沙利铂治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需充分评估病因,若确定为继发性ITP则可参考原发性ITP处理。13、血小板减少症是部分靶向治疗药物如PARP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保障治疗按时、足剂量、足疗程进行,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判断,并适时给予rhIL-11rhIL-11、rhTPO、TPORA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以保证靶向治疗按时足量进行。14、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继发性ITP,可参考成人原发性可参考成人原发性ITP指南给予相应处理指南给予相应处理。15、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ITP,患者不便接受注射给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使用TPO-RA进行治疗。16、对于放疗导致的对于放疗导致的CTRT,rhIL-11rhIL-11、rhTPO或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可尝试使用TPO-RA进行治疗。17、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升血小820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板治疗时应同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作为营养治疗,帮助血小板计数提升。白蛋白可作为肠内营养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18、部分患者可因合并肝脏损伤等原因发生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患者血小板分布异常,继而引起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19、对于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CTRT的患者,需充分评估病因,除使用常规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脾脏放疗、泼尼松、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等治疗。20、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若出现血小板减少症需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治疗时,优先推荐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阿伐曲泊帕。21、对于1~2级CTRT患者,可考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中医辨证施护。3~4级CTRT患者在应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可考虑联合中医药治疗。22、中医药治疗应根据患者体力评分、脏腑功能状态、气血阴阳盛衰程度等进行辨证论治。23、临床实践表明,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中药制剂对于CTRT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宜根据其适应证合理使用,并加强相关研究,以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24、对于评估为CTRT高发生风险的患者,需考虑一级预防治疗。25、预防使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明确的评估,需结合患者的基础状态、抗肿瘤治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26、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避免可能导致的血栓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27、由于肿瘤患者自身病理生理学特点的复杂性和抗肿瘤治疗的复杂性,必要时应对肿瘤患者的CTRT进行多学科和动态管理,制定个体化CTRT防治策略。28、建议在疫情常态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对CTRT患者进行远程管理患者进行远程管理。29、相较于rhIL-11rhIL-11和rhTPO以及血小板输注,口服TPO-RA治疗血小板减少在便捷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合于院外管理和远程管理。
180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