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辉瑞口服斑秃疗法在中国获批,可恢复80%头发,青少年斑秃患者有药了

发布时间:2023-10-23 16:17:19 558次浏览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已于2023年10月19日批准了辉瑞(Pfizer)公司申报的LITFULO™(Ritlecitinib)用于治疗12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的重度斑秃的上市申请。

这种药物是一种共价JAK3/TEC双激酶抑制剂,每天口服一次,批准剂量为50mg/次。该药物已于今年6月份获得FDA批准上市,是FDA批准的唯一一种用于治疗严重斑秃青少年患者(12岁以上)的药物。

辉瑞口服斑秃疗法在中国获批,可恢复80%头发,青少年斑秃患者有药了! (2).jpg

有一个值得提及的事情,就是在一年前的2022年6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礼来公司和Incyte公司开发的口服JAK抑制剂巴瑞替尼(baricitinib)用于治疗成年人斑秃。这是FDA首次批准的能够全身治疗斑秃的方法。

辉瑞口服斑秃疗法在中国获批,可恢复80%头发,青少年斑秃患者有药了! (3).jpg

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头皮、脸部或身体其他部分的毛发出现斑片状脱落。这是全球发病率第二高的脱发症状,仅次于雄性激素性脱发。斑秃的发生是由于免疫细胞攻击健康毛囊,导致部分或全部毛发脱落。

斑秃通常在25至35岁之间发病,但也可能影响到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并且在男性、女性以及各个种族中都有发生。斑秃对许多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患者可能会遭受到严重的心理障碍,包括抑郁和焦虑。

2022年3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登了一篇标题为《Two Phase 3 Trials of Baricitinib for Alopecia Areata》的临床试验论文。

这篇论文发布了两项针对严重斑秃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这些临床试验的目标是验证礼来/Incyte开发的口服JAK抑制剂巴瑞替尼(Baricitinib)治疗重度斑秃的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了36周的治疗后,接受4毫克剂量的患者中,有近40%的人的脱发状况从平均超过85%的比例减少到了不到20%。也就是说,近40%的患者恢复了80%的头发。

辉瑞口服斑秃疗法在中国获批,可恢复80%头发,青少年斑秃患者有药了! (4).jpg

辉瑞口服斑秃疗法在中国获批,可恢复80%头发,青少年斑秃患者有药了! (5).jpg

一位头发几乎全部掉光的女性开始每天服用4mg巴利西替尼治疗,经过8个月的疗程后,她的头发几乎完全长回来了。

2021年8月4日之前,辉瑞公司宣布其研发的用于治疗斑秃的小分子药物Ritlecitinib在2b/3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的顶线结果。

在这项临床试验的2b/3期中,Ritlecitinib的30mg和50mg剂量都达到了改善头皮毛发再生的主要效果指标。经过6个月的治疗,相较于安慰剂组,患者中头皮毛发脱落≤20%的比例显著增加。

本项研究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临床试验,共有718名年龄在12岁及以上的斑秃患者参与。这些患者的头皮脱发达到了50%以上,并且斑秃症状已经持续至少半年。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四个组,分别是Ritlecitinib的50mg、30mg、10mg剂量组,以及一个安慰剂组。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观察在24周时头皮毛发脱落≤20%的患者比例。结果显示,30mg和50mg剂量的Ritlecitinib均对头皮毛发再生取得了显著疗效。

辉瑞口服斑秃疗法在中国获批,可恢复80%头发,青少年斑秃患者有药了! (6).jpg

睿妥思尼布(Ritlecitinib)是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JAK3/TEC抑制剂,可抑制IL-15和CD8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这两个细胞因子是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毛囊细胞的重要因素。通过之前的2期临床试验,睿妥思尼布的疗效显著并已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目前,这项创新疗法已经在中国展开临床研究,并正在进行与白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研究。

相关推荐

药剂科赵荣生教授团队药师宋再伟应邀参加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学会全球大会并作大报告

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andClinicalToxicology,简称IATDMCT)第21届全球大会于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在挪威奥斯陆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从事治疗药物监测相关工作的学者和医疗专业人士,旨在促进、更新并提升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在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与支持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赵荣生教授团队邀请了主管药师宋再伟参加了一次大会,与国际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宋再伟主管药师进行了名为“抗肿瘤领域的治疗药物监测指南:研究现状及推进策略”的主题报告,报告的通讯作者是赵荣生。该研究对抗肿瘤药物治疗药物监测指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在对方法学和报告学质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相关指南,并提出了促进抗肿瘤领域治疗药物监测指南发展的策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赵荣生教授团队已多次受邀参加IATDMCT全球大会,进行学术交流。在2017年的第15届大会上,赵荣生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的主题报告。2021年,宋再伟主管药师在第19届大会上展示了壁报,并进行了“中国大剂量甲氨蝶呤循证用药指南”的交流,此指南是中国药理学学会治疗药物监测分会的依据(通讯作者为赵荣生)。2022年,宋再伟主管药师又在第20届大会上做了题为“来那度胺的治疗药物监测”的报告。这是一份关于“暴露-安全性”的观察性研究的报告,由赵荣生和景红梅担任通讯作者。国际抗生物药物与临床毒理学治疗协会(IATDMCT)于1990年成立,是全球唯一专注推动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毒理学相关学科发展的国际组织。该组织的成员来自70多个国家,包括临床医学、药学和检验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北京大学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中心(TDMCT中心)下属的北医三院药剂科致力于整合治疗药物监测相关的药学服务与科学研究。他们在制定、评估和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相关的循证用药指南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此外,药剂科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以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并推动学科的发展。
278

非遗传机制肺癌治疗的新突破

近日,在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之一的City of Hope以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一项关于肺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该研究发现,非遗传机制在影响肺癌患者对某种癌症疗法的耐药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该研究团队的重点是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抗癌药物sotorasib的耐药性。sotorasib通过抑制一种名为KRAS G12C的蛋白质特定突变来阻止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研究结果显示,最初,大多数肿瘤细胞对sotorasib都非常敏感。然而,一些细胞通过非遗传机制实现了对该疗法的耐受性,而非通过基因突变或操纵KRAS-Sotorasib相互作用网络来实现。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停止使用sotorasib治疗后,肿瘤细胞会重新变得敏感,这表明这种耐药性是可逆的,并且由非遗传机制驱动。然而,如果患者持续接受治疗,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对药物的永久性耐药。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将sotorasib与一种名为卡非佐米(carfilzomib)的抗癌疗法联合使用,已经具有基因突变的NSCLC细胞中的耐药性可以得到解决。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卡非佐米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卡非佐米与索托拉西有协同作用,并且再次涉及非遗传机制。在许多癌症类型中,KRAS蛋白质都会发生突变,其中约有30%的NSCLC患者存在这种突变。像sotorasib这样专门针对突变KRAS蛋白质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并且通常具有初期的有效性。然而,治疗效果最终会下降,这表明肿瘤已经产生了耐药性。这种耐药性可能是先天性的,即存在于药物暴露之前具备对抗毒性治疗作用的突变,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即治疗诱导的突变导致的。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突变的潜在机制主要是遗传性的。然而,Salgia博士和他的团队通过这项研究结果,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遗传机制可能不是治疗耐受性的唯一驱动因素。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了遗传和非遗传机制在癌症治疗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并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机会,特别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耐药性。这些结果具有独特性,因为KRAS分子的灵活性可能会影响治疗反应的观念以前并未受到重视。例如,对sotorasib的耐药性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对另一种KRAS抑制剂adagrasib的耐药性。这一发现表明,通过采用替代治疗方法,sotorasib引起的变化可能不会阻碍与其他疗法的作用。最后,Salgia等人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潜在的替代治疗策略,例如卡非佐米和索托拉西的组合,用于治疗对治疗具有挑战性和难治性的NSCLC KRAS G12C 肿瘤。这意味着了解患者对何种治疗方式具有抵抗性,是个性化治疗的关键。基于这些令人兴奋的临床结果,City of Hope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一项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这种组合治疗的有效性。这将为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尤其是那些面临耐药性挑战的患者。这项研究的突破不仅对科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患者和医疗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肺癌治疗耐药性的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309

复星医药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二线治疗为不适合移植的R/R LBCL患者带来获益

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针对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LBCL)患者,中国药企复星凯特引进了Axicabtagene Ciloleucel(简称Axi-cel)技术,并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阿基仑赛注射液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LBCL)成人患者。阿基仑赛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扩大了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选择,为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对于那些不适合进行大剂量化疗与自体干细胞移植(HDCT/ASCT)的患者来说,阿基仑赛注射液提供了一种高效、持久且安全的治疗方案。一项名为ALYCANTE的研究证实,Axi-cel作为二线治疗对于不适合进行HDCT/ASCT的R/RLBCL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该研究包括62例患者,并纳入了DLBCL、HGBL和FL转化的DLBCL等不同类型的R/RLBCL。研究数据显示,Axi-cel输注后3个月的完全代谢缓解(CMR)率为71.0%,客观缓解率(ORR)为75.8%。在接受了桥接治疗的患者中,63.4%对桥接治疗无应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1.8个月,12个月PFS率为48.8%。而安全性方面,Axi-cel在不适合进行HDCT/ASCT的患者中显示出可接受的不良反应风险。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一种CAR-T细胞治疗药品,为R/R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Axi-cel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这项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Axi-cel在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更创新的治疗方法。随着CAR-T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阿基仑赛注射液将在中国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突破性治疗方法为R/R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来完善和推广CAR-T细胞治疗在LBCL领域的应用。在这个领域,中国药企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CAR-T细胞治疗药品的引进和上市,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CAR-T细胞治疗药品批准上市的国家之一。这不仅为中国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实力和进步。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在ALYCANTE研究中,Axi-cel表现出高缓解率和持久的疗效,为不适合进行HDCT/ASCT的R/R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这表明Axi-cel作为二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这一患者群体带来了新的治疗机会。然而,CAR-T细胞治疗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治疗费用高昂、不良反应的管理等。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免疫抑制状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并发症风险。因此,在广泛应用CAR-T细胞治疗之前,还需要加强对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的监测和评估,并制定更加个体化和精准的治疗策略。总之,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CAR-T细胞治疗药品在中国的上市,为R/RLBC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它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球CAR-T细胞治疗的进展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CAR-T细胞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这一创新的治疗方法。
516

小细胞肺癌细胞在大脑中秘密生长的机制:揭示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

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肺癌的10%到15%。据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表明,那些已经转移到大脑的小细胞肺癌细胞可以通过欺骗被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脑细胞,使它们误以为自己是需要保护的神经元而得以存活下来。该研究结果已在2023年10月的NatureCellBiology期刊上发表,论文标题为“Crosstalk between small-cell lung cancer cells and astrocytes mimics brain development to promote brain metastasis”。具体而言,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小细胞肺癌细胞利用一种存在于发育中的人脑中常见的化学信号来执行它们的计划。这个化学信号吸引星形胶质细胞前来肿瘤部位,并促使它们释放其他有利于小细胞肺癌细胞生存的物质。研究人员认为,阻断这种化学信号可能是减缓或阻止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生长的一种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在保持成年大脑的神经功能和连接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能够促进发育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些研究人员研究了实验室中的小鼠、人类组织样本,以及培养皿中的人类微型大脑(一种类似大脑的器官),以探究小细胞肺癌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独特关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和遗传学教授JulienSage博士指出,小细胞肺癌具有向大脑转移的能力,并且能够在非理想的肿瘤生长环境中良好地生长。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癌细胞通过招募星形胶质细胞来提供保护,并对大脑微环境进行了重新编程。浸润大脑小细胞肺癌在转移至大脑方面表现突出。实际上,大约有15%到20%的患者在首次确诊肺部肿瘤时,大脑已经存在癌细胞集群。随着疾病的进展,约40%到50%的患者会出现脑转移。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临床结果的严重性令人担忧,以至于临床医生甚至在发现脑转移之前就建议进行颅内放疗。然而,小细胞肺癌为何以及如何对大脑产生如此显著的吸引力一直是一个难题。很少有活组织检查或切除脑转移瘤的实施,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这种做法会对患者的生存产生影响,而且脑部手术是非常侵入性的。此外,小鼠模型中患有小细胞肺癌的小鼠很少发生脑转移,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微妙的生物差异所造成的。小鼠小细胞肺癌细胞注射后小鼠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模型小细胞肺癌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它们属于神经内分泌癌症,也就是说,它们起源于类似神经元和激素分泌细胞的细胞。这种癌症和全身(包括肺部)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联系。Sage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研究小细胞肺癌细胞在浸润大脑时是否会从细胞表面的神经元相关蛋白中获得有利条件。Sage说:“我们觉得大脑内存在很多神经元,或许是因为这些具有神经元特征的癌细胞会在大脑中感到舒适,也被这种环境所接受。”Sage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学者FangfeiQu博士合作,研究出一种方法,能够将实验室培育的小鼠肺癌小细胞注射到小鼠的大脑中,以引发脑肿瘤的进展。他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这一神经胶质细胞家族的成员开始涌入,制造脑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蛋白质,其中包括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大量星形胶质细胞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注意到人类大脑中也存在类似的招募情况。与黑色素瘤、乳腺癌和肺腺癌的转移瘤相比,来自因转移性小细胞肺癌而死亡的患者的脑组织样本表现出更高的保护性。在肿瘤内部,有更多的星形胶质细胞存在。Qu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儿科助理教授AncaPasca博士合作,将小细胞肺癌、肺腺癌或乳腺癌细胞的聚集体与皮层类器官进行融合。皮层类器官是由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脑细胞团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生长而成的,可以模拟人类大脑皮层的空间结构和连接。这种融合形成了小细胞肺癌假瘤。在短短10天内,与肺腺癌或乳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假瘤中的保护性星形胶质细胞浸润更加显著。Sage表示,“这结果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主动迁徙至小细胞肺癌细胞,而不仅仅是被肿瘤吞噬。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脑类器官或微型大脑能够准确模拟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因此,我们不再需要依赖小鼠模型,这成为了研究脑转移的完美系统。”最新的研究显示,小细胞肺癌细胞通过释放一种名为Reelin的蛋白质来吸引保护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参与。Reelin蛋白在大脑发育过程中起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迁移的作用。通过将小细胞肺癌注入小鼠大脑中并引发Reelin的表达,可以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并且形成的肿瘤比对照组注射Reelin表达较低的小细胞肺癌的小鼠更大。Sage相信,这些癌细胞明显地依赖于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所特有的化学信号和反应,这可能会对未来疗法的开发提供一些线索。Sage表示:“在成体大脑中,有些信号可能不那么重要或者表达的程度不高。因此,或许我们仍然可以针对这些信号来减轻或者预防脑转移的发生,而不会对正常的大脑造成伤害。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机会之窗。”
441

国家医保局辟谣:职工医保缴费事关个人医保,警惕谣言陷阱

近日,在一些网络平台如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上转发了一篇题为《职工注意!2024年起,职工医保缴费将彻底改变》的文章及相关截图。经过核实,该文章中关于"职工医保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将不再拥有自己的医保账户"等内容完全属于虚假宣传。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的要求,各地医保部门通过改革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建立健全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实际提高职工医保参保人门诊保障水平。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制度仍然保留,并保持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变”。首先,个人账户结余的归属保持不变,改革前的历史结余和改革后新划入的结余仍然归个人所有,可用于支付个人及其家属的医疗费用等支出,并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其次,在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和流向不改变,仍然全额转入个人账户。第三,退休人员不缴费的政策仍然不变,个人账户资金仍由统筹基金划入。目前,改革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职工医保门诊待遇水平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上半年,普通门诊统筹已惠及职工医保参保人次达11.24亿人次。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相关文章和截图纯属谣言,我们保留追究相关传播谣言者责任的权利。
394

艾伯维斩获干眼症FIC药物Reproxalap权益,预计本月底获批,市值超4亿美元

近日,AldeyraTherapeutics(简称“Aldeyra”)发布公告,宣布与艾伯维(简称“AbbVie”)签署了一份独家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艾伯维独家获得了在美国内外开发、制造和商业化reproxalap的许可权。如果艾伯维选择行使这一权利,Aldeyra将获得100万美元的不可退还的期权费用,并且还将获得1亿美元的预付款。Aldeyra有机会获得总计3亿美元的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其中包括当rexalap成功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干眼症时,将获得1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在美国商业化后,Aldeyra将与艾伯维共享利润和亏损,并且在美国以外的市场,Aldeyra将有资格按照产品净销售额的不同层次获得分层版税。关于ReproxalapReproxalap是一种眼部外用制剂,有潜力成为“first-in-class”的在研小分子活性醛化物质(RASP)抑制剂;RASP含量会在眼部或系统性发炎时上升,造成眼睛发炎、泪水分泌降低、眼睛发红以及改变泪水内脂质组成,许多干眼症患者具有较高的RASP含量。Reproxalap的作用机制已经在多个不同适应症的后期临床试验得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相关活性的证明。目前已在超过2000位患者中进行测试,并展现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没有观察到临床上显著的安全性问题,轻微、暂时的滴注处刺激是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327

研究发现能驱动胰腺癌扩散的变形虫样细胞或为新型靶向疗法提供新途径

胰腺导管腺癌(PDAC)会导致较高的转移倾向和免疫抑制微环境,患者的预后较差。最近,在国际杂志ScienceAdvance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题为“CD73 controls Myosin II driven invasion, metastasis,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amoeboid pancreatic cancer cells”。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小鼠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细胞,在胰腺癌扩散过程中起到驱动作用,并且揭示了这些细胞中的弱点,可以利用当前药物进行靶向治疗,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研究发现,许多患有胰腺癌的患者体内存在一种被称为变形虫样细胞的特殊细胞。这些细胞具有侵袭性、侵入性和快速移动能力,会削弱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此前,这些细胞已在其他癌症类型中发现过,例如黑色素瘤、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并且与较低的存活率有关。但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胰腺癌中发现这些细胞。研究人员指出,胰腺癌中的这些变形虫样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CD73分子,从而促使癌细胞扩散并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当阻断该分子的功能时,研究人员可以减少癌症向肝脏的扩散,并降低支持肿瘤生长的免疫细胞数量。当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抗CD73疗法的短期(3周)和长期治疗时,他们观察到当一项结果能代表直接临床效益,如生存率、减轻疼痛或疾病消失时,这些数据都将达到临床目标。在长期研究中,抗CD73疗法将肝脏中癌变肿瘤的发生率从66.6%降低到36.4%。虽然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的人体试验来证实这些结果,但是本研究表明,阻断CD73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希望治疗人类胰腺癌的方法,尤其考虑到针对CD73的药物已经被研发并正在进行各种癌症类型的临床试验。这些细胞类似变形虫样的细胞,在胰腺癌晚期和早期都存在。这个发现或许有望开发一种新型疗法,可以在疾病早期阻断CD73的表达,减少这类细胞的侵袭性,以及减轻其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尽管这些研究结果仍需在人体中进行验证,但是这个发现非常有前景,因为相关研究强调了一个潜在的治疗方式,可以应用于最具侵袭性、生存率较差的癌症类型。研究人员指出,在英国每年有超过1万人被诊断为胰腺癌,所以找到一种方法来提高极低的存活率(哪怕只是一点点),或许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目前,胰腺癌仍然是人类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现有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急需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克莱尔·布罗姆利博士表示,由于这项研究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有超过一百万人的生命得以从癌症中挽救。但并不是所有癌症类型都一样,胰腺癌的治疗依然困难。在过去的五十年里,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并没有提高。这类研究对于开发创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胰腺癌是英国第五常见的癌症类型,这一创新性研究的发现或许有助于未来研究人员开发新型药物。然而,在这些研究进展应用于临床之前,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虽然研究人员在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所进展,但是该疾病的存活率仍然很低。只有约7%的患者在诊断后能够存活5年。目前,大多数患者不能从外科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疗法中获益。与其他癌症一样,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存活率至关重要。然而,大约一半的胰腺癌患者在疾病扩散后才能被诊断出来,这可能是存活率低的其中一个原因。科学家们计划将他们的研究扩展到其他癌症领域,以观察是否可以发现变形虫样细胞与CD73之间的相同关联。他们的重点将放在乳腺癌上,这是英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有望利用针对变形虫样PDAC细胞的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治疗人类胰腺癌的策略。
243

人工智能预测揭秘新免疫治疗疗法!癌症患者惊喜不已

瑞士洛桑大学研究人员在Cancer Cell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and harmonized datasets improve immunogenic neoantigen predi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旨在改善对具有免疫原性的新抗原和突变的预测和筛选,以开发有效的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方法。过去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算法,根据新抗原在患者HLA分子上表现的可能性和被高亲和性T细胞克隆型特异性识别的可能性对其进行评分和排名。也有研究团队提供了突变检测和新抗原优先排序的方法。然而,不同实验室对新抗原的排名几乎没有共同性,不同数据集的免疫原性预测方法的表现也不一致。随着数百或数千个新抗原免疫原性测量数据集的出现,机器学习(ML)方法可以训练强大的免疫原性预测算法,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多维结构。最近的研究表明,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排名优于仅基于结合亲和力的排名。这种优先考虑免疫原性新抗原的改进对新抗原或mRNA疫苗尤为重要。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使用了两个公共数据集,分别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112位癌症患者和来自肿瘤新抗原筛查联盟(TESLA)的8位癌症患者,以及一个由11位癌症患者组成的数据集,用于研究最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研究团队重新处理了所有120名癌症患者的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RNA测序(RNA-seq)数据,并结合了11位患者的内部数据集,鉴定出46017个体细胞单核苷酸突变和1781445个新肽,其中212个突变和178个新肽具有免疫原性。这些结果表明,在大型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数据集上训练的分类器可以准确地预测每个测试数据集上新抗原的免疫原性。通过正交特征,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优于之前已发表的方法,并将排名前20的免疫原性肽数量增加了30%。与肿瘤新抗原筛查联盟(TESLA)研究报道的排名相比,该研究开发的机器学习方法在三个排名评估指标中的两个排名第一。除了通常用于新抗原优先排序的特征外,诸如新肽在HLA蛋白呈递热点内的位置、结合混杂性以及突变基因在致癌性中的作用等因素也是预测免疫原性的重要因素。除了对新抗原排序的机器学习方法的见解之外,该研究还提供了有价值的均匀化数据集,用于开发和基于新抗原的免疫疗法的配套算法。这项研究为免疫原性新抗原的预测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利用机器学习的能力和结合多个数据集的信息,研究团队成功地提高了新抗原免疫原性的预测准确性,并扩大了排名前20免疫原性肽数量。这对于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机器学习方法,探索更多的预测免疫原性的因素,并丰富均匀化数据集,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预测结果。这将有助于推动免疫疗法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总之,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和均匀化数据集的研究对于改善免疫原性新抗原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不仅提供了新的预测方法和排名指标,还为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免疫疗法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747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