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取得新突破,毕马威发布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报告

发布时间:2023-09-18 15:06:30 136次浏览

最近,国内上市药企相继发布了半年度报告。从财务数据来看,许多创新药企的商品化药品收入迅速增长,其中一些企业在财务表现、新药开发、新药商业化和企业运营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自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的成绩。同时,一些药企还实现了首次盈利,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随着产业链企业的活跃表现,相关专业服务机构也在不断提供帮助。近日,毕马威中国发布了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报告。

1694510508352_8096338.png

杨洁,毕马威中国的副主席,指出2023年将是毕马威中国第二次举办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评选的年份。在过去的两年评选中,我们高兴地看到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突出且极具潜力的优质企业。毕马威中国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中国创新生态的发展,举办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评选活动是我们的重要战略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挑选出优秀的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与其共同成长,并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价值。

与传统制造型企业不同,生物科技创新企业面临着较长的研发周期和较高的不确定性。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黎志贤表示,资本市场的政策和趋势对于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生命科学行业受到了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面临了一些困难。然而,那些具有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仍在稳步成长,朝着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相信,持续的政策引导和规范以及资本市场的新规将对那些踏实研究、克服挑战、具备原创研发能力的生物科技创新企业是有利的。生物科技创新企业与资本市场的紧密结合还将进一步推动医疗行业面向大众和实现整个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资本回归理性、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应更加关注研发管线的优化和合理化。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类器官等热门领域的研究仍然是大部分企业创新的重点。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合伙人于子龙表示,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企业也更加积极寻找外部合作机会,例如通过license-out、联合推广和代理销售来推进药物的研发和上市销售,以获得临床阶段的成果和商业化后的收益分成。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过去一年里,大部分医药行业的融资进展相对缓慢。然而,展望未来,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和人口基数的增长,医药市场仍然稳定增长。结合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和完善的医院基础设施,创新药物和创新医疗技术将更加快速和便捷地惠及需要的患者。

谈到此次评选和报告发布,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业务发展合伙人侯春熠表示,毕马威中国对于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的评选活动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作为全球领先的咨询服务机构,毕马威中国将通过广泛的全球网络和与生态系统中的多方合作伙伴深入合作,为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资源对接平台,并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

生物科技企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得到各方的协力支持。

报告探讨了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情况,中国生物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展,以及资本市场在其中的助推作用。此外,还观察了创新药企业寻求国际市场的趋势,近期的投资环境和税务处理方案,以及企业组织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最后,报告还指出数字化技术如何帮助医药企业实现创新合规发展。

根据报告指出,随着资本收紧和竞争的加剧,未来企业将更加注重优化和合理化研发管线。此外,大多数企业在创新方面仍会关注细胞、基因和RNA相关领域的研究。

除此之外,国家对高校和研究院开展合作研发项目的支持,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机会,将有助于生物科技企业更直接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弥合科学研究和成果产业化之间的鸿沟。

此外,国家优先采购创新药也将促进生物科技企业加快商业化进程,从而实现资本回收,进而持续支持自主研发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资本市场助力方面,报告认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研发进度和阶段、面对的患者群体以及不同资本市场和板块的特点来综合选择适合的上市地点。近年来,不同的资本市场针对生物科技创新企业推出了许多利好政策,这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发展。但是考虑到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各有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上市地也是非常重要的。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应考虑资金需求的多少和来源、研发进展的情况和阶段、产品面向的患者群体等因素,来评估各个资本市场和板块的特色定位,以便做出最佳选择。

在海外市场方面,药企越来越倾向于寻求更多的机会,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些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创新药物研发、生物制品、基因检测和诊断、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等领域,旨在获得全球化的技术、资源、产业链支持以及市场布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通过与海外药企的合作进行License-out(创新药合作/授权)交易。报告指出,创新药企应该充分关注License-out模式下的税务安排,特别是所涉及主体所在国的税制以及国际税收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借船出海的过程中扬帆起航。

在财经管理领域,报告指出,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研发能力为核心组建的初创公司,主要面临着因为大量资金投入而产生的高额“资金成本”。第二类是以渠道和营销为核心组建的初创公司,主要面临着由于产品竞争力不强而导致的高营销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将“现金为王”作为重要的解决困难和挑战的关键,做好现金流量管理。

研究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组织和人才发展时,指出明确的合作和决策机制对于组织的协同高效至关重要。需要逐步将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并建立一个能够激发业务发展、能力共享、内部市场机制和生态共享能力的组织平台。

报告强调,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医药企业需要积极应对行业发展态势。它们需要遵循良好的管理规范(GXP),并通过数字化系统建设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格的监管环境下稳步前进,以确保企业持续创新并合规发展。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生物制药类企业占据了近五成的市场份额,其表现十分出色。

据了解,2023年生物科技创新50企业评选结果显示,生物制药类企业占据了近五成的比例,医疗器械类企业以及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类企业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另外还有65家与体外诊断相关的企业入选,比去年增加了9家。

根据城市和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上海的上榜企业数量仍然稳居第一,而北京和苏州的上榜企业数量增加了一倍,长三角地区的表现也非常出色。综合来看,上海、北京、苏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贡献了71%的上榜企业。具体来看,上海有14家上榜企业,位居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北京,有12家上榜企业;苏州和深圳的上榜企业数量均为10家,并列第三位。

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列入榜单的企业数量从6家增加到了2023年的12家。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稳定,重视医药健康产业的协同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北京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为了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等政策,力求打造全球有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心。

苏州市的企业数量在2022年度上榜时翻了一番,成为全国前三名,这与当地政府注重引导和支持有密切关系。在2021-2022年期间,苏州市政府陆续发布了《苏州市医药产业园区及重点监测点培育管理办法(暂行)》和《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持续推动和规划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据悉,毕马威中国一直关注并服务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毕马威通过深入研究和深刻洞察行业,旨在整合生态系统中的多元资源,为生物科技企业打造一个资源对接平台,共同推动中国生物科技创新行业的高质量和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戈利昔替尼:迪哲医药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创新之光

近日,迪哲医药宣布,他们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针对淋巴瘤的新药上市申请(NDA)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这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意味着戈利昔替尼可能成为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新希望。JAK/STAT信号通路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T细胞淋巴瘤。戈利昔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通过靶向JAK/STAT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成为淋巴瘤领域全球首个并且目前唯一处于NDA申报阶段的药物。当前可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的客观缓解率(ORR)几乎都不超过30%,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数字。然而,戈利昔替尼在全球多中心关键性临床试验(JACKPOT8的B部分)中表现出了出色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在每日一次口服给药下,戈利昔替尼能够持续抑制JAK/STAT通路,单药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44.3%,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R,23.9%)。这些数据表明,戈利昔替尼是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戈利昔替尼在国际上备受认可,体现了中国在原研药领域的硬实力。他们连续4年在国际顶级学术大会上获得5项口头报告,证明了他们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此外,戈利昔替尼还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认定”,成为首个获得该认定的针对PTCL的中国原创新药。并且他们在国际期刊《肿瘤学年鉴》上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影响因子为51.8。戈利昔替尼以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为优先开发的适应症,打造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迪哲医药还计划继续挖掘戈利昔替尼在其他领域的潜力,包括实体瘤和自身免疫等领域。他们正在与另一款国产肺癌靶向药舒沃哲®(舒沃替尼)联合进行I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标准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标志着他们在肿瘤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总之,戈利昔替尼是迪哲医药在淋巴瘤治疗领域的一颗闪亮之星。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不仅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还为中国原研药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期待着戈利昔替尼在治疗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领域的进一步突破和应用。
258

小细胞肺癌细胞在大脑中秘密生长的机制:揭示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

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肺癌的10%到15%。据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表明,那些已经转移到大脑的小细胞肺癌细胞可以通过欺骗被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脑细胞,使它们误以为自己是需要保护的神经元而得以存活下来。该研究结果已在2023年10月的NatureCellBiology期刊上发表,论文标题为“Crosstalk between small-cell lung cancer cells and astrocytes mimics brain development to promote brain metastasis”。具体而言,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小细胞肺癌细胞利用一种存在于发育中的人脑中常见的化学信号来执行它们的计划。这个化学信号吸引星形胶质细胞前来肿瘤部位,并促使它们释放其他有利于小细胞肺癌细胞生存的物质。研究人员认为,阻断这种化学信号可能是减缓或阻止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生长的一种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在保持成年大脑的神经功能和连接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能够促进发育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些研究人员研究了实验室中的小鼠、人类组织样本,以及培养皿中的人类微型大脑(一种类似大脑的器官),以探究小细胞肺癌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独特关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和遗传学教授JulienSage博士指出,小细胞肺癌具有向大脑转移的能力,并且能够在非理想的肿瘤生长环境中良好地生长。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癌细胞通过招募星形胶质细胞来提供保护,并对大脑微环境进行了重新编程。浸润大脑小细胞肺癌在转移至大脑方面表现突出。实际上,大约有15%到20%的患者在首次确诊肺部肿瘤时,大脑已经存在癌细胞集群。随着疾病的进展,约40%到50%的患者会出现脑转移。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临床结果的严重性令人担忧,以至于临床医生甚至在发现脑转移之前就建议进行颅内放疗。然而,小细胞肺癌为何以及如何对大脑产生如此显著的吸引力一直是一个难题。很少有活组织检查或切除脑转移瘤的实施,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这种做法会对患者的生存产生影响,而且脑部手术是非常侵入性的。此外,小鼠模型中患有小细胞肺癌的小鼠很少发生脑转移,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微妙的生物差异所造成的。小鼠小细胞肺癌细胞注射后小鼠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模型小细胞肺癌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它们属于神经内分泌癌症,也就是说,它们起源于类似神经元和激素分泌细胞的细胞。这种癌症和全身(包括肺部)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联系。Sage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研究小细胞肺癌细胞在浸润大脑时是否会从细胞表面的神经元相关蛋白中获得有利条件。Sage说:“我们觉得大脑内存在很多神经元,或许是因为这些具有神经元特征的癌细胞会在大脑中感到舒适,也被这种环境所接受。”Sage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学者FangfeiQu博士合作,研究出一种方法,能够将实验室培育的小鼠肺癌小细胞注射到小鼠的大脑中,以引发脑肿瘤的进展。他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这一神经胶质细胞家族的成员开始涌入,制造脑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蛋白质,其中包括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大量星形胶质细胞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注意到人类大脑中也存在类似的招募情况。与黑色素瘤、乳腺癌和肺腺癌的转移瘤相比,来自因转移性小细胞肺癌而死亡的患者的脑组织样本表现出更高的保护性。在肿瘤内部,有更多的星形胶质细胞存在。Qu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儿科助理教授AncaPasca博士合作,将小细胞肺癌、肺腺癌或乳腺癌细胞的聚集体与皮层类器官进行融合。皮层类器官是由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脑细胞团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生长而成的,可以模拟人类大脑皮层的空间结构和连接。这种融合形成了小细胞肺癌假瘤。在短短10天内,与肺腺癌或乳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假瘤中的保护性星形胶质细胞浸润更加显著。Sage表示,“这结果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主动迁徙至小细胞肺癌细胞,而不仅仅是被肿瘤吞噬。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脑类器官或微型大脑能够准确模拟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因此,我们不再需要依赖小鼠模型,这成为了研究脑转移的完美系统。”最新的研究显示,小细胞肺癌细胞通过释放一种名为Reelin的蛋白质来吸引保护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参与。Reelin蛋白在大脑发育过程中起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迁移的作用。通过将小细胞肺癌注入小鼠大脑中并引发Reelin的表达,可以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并且形成的肿瘤比对照组注射Reelin表达较低的小细胞肺癌的小鼠更大。Sage相信,这些癌细胞明显地依赖于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所特有的化学信号和反应,这可能会对未来疗法的开发提供一些线索。Sage表示:“在成体大脑中,有些信号可能不那么重要或者表达的程度不高。因此,或许我们仍然可以针对这些信号来减轻或者预防脑转移的发生,而不会对正常的大脑造成伤害。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机会之窗。”
190

29条共识助力肿瘤治疗,全面解析血小板减少症管理策略

目前,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药物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这些非细胞毒药物也有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的血液学毒性。与化疗药物不同的是,这些药物引发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也不同。因此,对于这些药物的临床管理,同样需要有系统而全面的指南和共识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管理CTRT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我们考虑到以下几点:高质量循证证据的缺失、新型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上市、CTRT管理模式的复杂多样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管理模式的变化。基于这些考虑,编写了下列29条共识。1、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CTRT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从而对患者发生CTRT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做好预期和全程管理。2、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原发病和合并症3类中符合的危险因素数量≥2条,则后续抗肿瘤治疗期间发生CTRT的风险较高。3、应结合癌症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方案和自身状态,拟定合适的CTRT防治策略。4、在评估肿瘤患者在评估肿瘤患者CTRT原因时,应分析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感染、药物作用、输注后紫癜以及微血管血栓等。5、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TPO-RA或联合治疗策略或联合治疗策略。6、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当PLT≥100×109/L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应及时停药,以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7、应根据CIT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CIT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因血小板计数降低引起化疗延迟和(或)剂量降低,并防止出血事件发生。8、当患者发生CIT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和TPO-RA治疗或联合治疗策略。9、预防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化疗周期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具有相对明确的预期,需结合患者自身状态、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治疗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10、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会导致毒性累积,可能进展为长期骨髓抑制,导致持续性CTRT。对这类患者推荐使用升血小板治疗,达到要求后化疗;如无法达到要求,建议更换化疗方案或降低化疗剂量以减少出血风险。11、部分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可能会使患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继而发生ITP。12、对于奥沙利铂治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需充分评估病因,若确定为继发性ITP则可参考原发性ITP处理。13、血小板减少症是部分靶向治疗药物如PARP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保障治疗按时、足剂量、足疗程进行,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判断,并适时给予rhIL-11rhIL-11、rhTPO、TPORA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以保证靶向治疗按时足量进行。14、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继发性ITP,可参考成人原发性可参考成人原发性ITP指南给予相应处理指南给予相应处理。15、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ITP,患者不便接受注射给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使用TPO-RA进行治疗。16、对于放疗导致的对于放疗导致的CTRT,rhIL-11rhIL-11、rhTPO或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可尝试使用TPO-RA进行治疗。17、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升血小820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板治疗时应同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作为营养治疗,帮助血小板计数提升。白蛋白可作为肠内营养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18、部分患者可因合并肝脏损伤等原因发生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患者血小板分布异常,继而引起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19、对于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CTRT的患者,需充分评估病因,除使用常规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脾脏放疗、泼尼松、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等治疗。20、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若出现血小板减少症需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治疗时,优先推荐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阿伐曲泊帕。21、对于1~2级CTRT患者,可考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中医辨证施护。3~4级CTRT患者在应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可考虑联合中医药治疗。22、中医药治疗应根据患者体力评分、脏腑功能状态、气血阴阳盛衰程度等进行辨证论治。23、临床实践表明,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中药制剂对于CTRT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宜根据其适应证合理使用,并加强相关研究,以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24、对于评估为CTRT高发生风险的患者,需考虑一级预防治疗。25、预防使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明确的评估,需结合患者的基础状态、抗肿瘤治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26、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避免可能导致的血栓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27、由于肿瘤患者自身病理生理学特点的复杂性和抗肿瘤治疗的复杂性,必要时应对肿瘤患者的CTRT进行多学科和动态管理,制定个体化CTRT防治策略。28、建议在疫情常态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对CTRT患者进行远程管理患者进行远程管理。29、相较于rhIL-11rhIL-11和rhTPO以及血小板输注,口服TPO-RA治疗血小板减少在便捷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合于院外管理和远程管理。
179

吉利德Trodelvy将迎挑战,Dato-DXd首个乳腺癌III期达主要终点

近日,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合作宣布了乳腺癌药物datopotamabderuxtecan(Dato-DXd)的临床研究III期的首批结果,并打算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Dato-DXd是一种特异性靶向TROP2的DXd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联合开发而成,被称为ADC药物的新型"子弹"。TROPION-Breast01III期实验的结果显示,对于之前接受过内分泌治疗和至少一次系统性治疗的无法手术或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或低表达(IHC0,IHC1+或IHC2+/ISH-)乳腺癌患者,Dato-DXd治疗在主要终点PFS上表现出了在统计学上和临床上都有意义的改善。与研究者选择的化疗相比,Dato-DXd治疗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在这个中期分析中,我们还没有获得成熟的OS数据,但试验会按照计划继续评估OS。与化疗相比,目前的数据显示OS存在一种受益的趋势。Dato-DXd在其他乳腺癌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结果与前期试验一致,没有发现新的安全问题。所有级别的间质性肺病(ILD)的发生率都相对较低。这两家公司还宣布,计划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介绍更多数据,并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此外,他们正在进行其他III期试验,研究其他疾病亚型,其中包括三阴性乳腺癌。在成功将Enhertu推向市场后,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于2020年签署了一项价值60亿美元的Dato-DXd协议。根据协议,第一三共将独家代理权限制在日本市场,而开发和商业化费用以及利润则会在全球其他地区进行分摊。在之前的一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试验中,ADC疗法能够显著改善了PFS的结果,但对次要终点OS的改善趋势不明显。NSCLC试验的不佳结果导致阿斯利康股价在2023年7月下跌,而TROPION-Breast01试验数据的公布于9月25日使该公司股价上涨了约2%。如果被批准,Data-DXd将与吉利德公司的Trodelvy竞争。Trodelvy是全球首个被批准的针对TROP-2的ADC药物,也是首个在HR阳性、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OS获益的靶向TROP2ADC。随后,此药物在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对乳腺癌患者进行TROPION-Breast01试验中得到扩大使用。目前,Trodelvy已被批准用于三线治疗。预计Trodelvy将成为吉利德今年的重头戏,销售额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将达到4.6亿美元。这款药物是吉利德于2020年以210亿美元从Immunomedics收购而来的。除了经典的热门靶点HER2,TROP2成为了ADC产品研发的另外一个关注点。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最常见的亚型是HR阳性、HER2低或阴性。每年全球有超过20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HR+/HER2-与低表达乳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亚型,占所有确诊病例的65%以上。标准的一线治疗为内分泌治疗,但大多数晚期患者会出现耐药现象,因此需要更多其他的治疗选择。TROP2是一种在HR+/HER2-与低表达乳腺癌中广泛表达的蛋白质。根据GlobalData分析师的预测,第一三共公司将继续主导癌症ADC市场,预计到2029年,其全球销售额将达到108亿美元。
144

辉瑞口服斑秃疗法在中国获批,可恢复80%头发,青少年斑秃患者有药了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已于2023年10月19日批准了辉瑞(Pfizer)公司申报的LITFULO™(Ritlecitinib)用于治疗12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的重度斑秃的上市申请。这种药物是一种共价JAK3/TEC双激酶抑制剂,每天口服一次,批准剂量为50mg/次。该药物已于今年6月份获得FDA批准上市,是FDA批准的唯一一种用于治疗严重斑秃青少年患者(12岁以上)的药物。有一个值得提及的事情,就是在一年前的2022年6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礼来公司和Incyte公司开发的口服JAK抑制剂巴瑞替尼(baricitinib)用于治疗成年人斑秃。这是FDA首次批准的能够全身治疗斑秃的方法。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头皮、脸部或身体其他部分的毛发出现斑片状脱落。这是全球发病率第二高的脱发症状,仅次于雄性激素性脱发。斑秃的发生是由于免疫细胞攻击健康毛囊,导致部分或全部毛发脱落。斑秃通常在25至35岁之间发病,但也可能影响到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并且在男性、女性以及各个种族中都有发生。斑秃对许多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患者可能会遭受到严重的心理障碍,包括抑郁和焦虑。2022年3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登了一篇标题为《Two Phase 3 Trials of Baricitinib for Alopecia Areata》的临床试验论文。这篇论文发布了两项针对严重斑秃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这些临床试验的目标是验证礼来/Incyte开发的口服JAK抑制剂巴瑞替尼(Baricitinib)治疗重度斑秃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了36周的治疗后,接受4毫克剂量的患者中,有近40%的人的脱发状况从平均超过85%的比例减少到了不到20%。也就是说,近40%的患者恢复了80%的头发。一位头发几乎全部掉光的女性开始每天服用4mg巴利西替尼治疗,经过8个月的疗程后,她的头发几乎完全长回来了。2021年8月4日之前,辉瑞公司宣布其研发的用于治疗斑秃的小分子药物Ritlecitinib在2b/3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的顶线结果。在这项临床试验的2b/3期中,Ritlecitinib的30mg和50mg剂量都达到了改善头皮毛发再生的主要效果指标。经过6个月的治疗,相较于安慰剂组,患者中头皮毛发脱落≤20%的比例显著增加。本项研究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临床试验,共有718名年龄在12岁及以上的斑秃患者参与。这些患者的头皮脱发达到了50%以上,并且斑秃症状已经持续至少半年。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四个组,分别是Ritlecitinib的50mg、30mg、10mg剂量组,以及一个安慰剂组。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观察在24周时头皮毛发脱落≤20%的患者比例。结果显示,30mg和50mg剂量的Ritlecitinib均对头皮毛发再生取得了显著疗效。睿妥思尼布(Ritlecitinib)是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JAK3/TEC抑制剂,可抑制IL-15和CD8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这两个细胞因子是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毛囊细胞的重要因素。通过之前的2期临床试验,睿妥思尼布的疗效显著并已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目前,这项创新疗法已经在中国展开临床研究,并正在进行与白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研究。
234

亚盛医药与阿斯利康联手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药疗效可观!

近日,亚盛医药与阿斯利康宣布达成临床合作协议,共同展开Bcl-2抑制剂APG-2575与阿斯利康的BTK抑制剂康可期®(通用名:阿可替尼)的联合治疗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这一研究旨在评估该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可解决一些意外引发的呼吸困难,然而,对于严重的疾病,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APG-2575是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Bcl-2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恢复癌细胞的正常凋亡过程,对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具有很大的潜力。此次临床研究的目标是评估APG-2575与阿斯利康康可期®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一线治疗的新选择。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临床研究数据已经表明,APG-2575联合阿可替尼具有强大的联合治疗潜力,且在不同阶段的患者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亚盛医药与阿斯利康的进一步合作,新药疗法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希望。这一研究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他们重拾健康带来福音。综上所述,亚盛医药与阿斯利康的合作将推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领域的治疗进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期待这项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的选择。
99

重大突破!一种靶向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新型小分子免疫治疗药物有望改善癌症治疗效果

近年来,免疫治疗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仍有许多患者对现有的免疫疗法没有反应或产生了抗药性。但现在,一种名为ABBV-CLS-484的新型小分子候选药物的出现带来了希望,该药物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有望改善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来自布罗德研究所、艾伯维公司和Calico生命科学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使肿瘤对免疫攻击更加敏感,并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减缓肿瘤生长并提高小鼠的存活率。该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证明了该药物的潜力。该药物作用于PTPN2和PTPN1蛋白,这两种蛋白通常会关闭细胞感知免疫细胞的信号的能力。通过抑制这两种蛋白,ABBV-CLS-484能将免疫细胞转变为更有效的肿瘤细胞杀手,并使肿瘤细胞更容易受到攻击。同时,阻断PTPN2和PTPN1还有助于减少细胞衰竭,这是一种对某些癌症免疫疗法产生抵抗力的重要原因。与其他癌症免疫疗法相比,ABBV-CLS-484具有双重作用机制,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这是其独特之处。这也解释了为何该药物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如此出色,甚至可能无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目前,ABBV-CLS-484正在进行1期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曙光。该研究的结果是基于卓越的合作和创新,展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最佳特点相结合的力量。研究人员对于这一发现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它为改善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ABBV-CLS-484的出现标志着对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我们对于这种新型小分子免疫治疗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充满期待,相信它将为癌症患者带来积极的影响。
179

SARS-CoV-2新变种Eris正在传播,加强疫情防控意识

自2023年5月起,EG.5谱系,又称为Eris的SARS-CoV-2,一直在全球传播,并在8月初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归类为“感兴趣的变体”。然而,Eris病毒蔓延的原因尚不清楚。来自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莱布尼茨灵长类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现已研究了Eris亚谱系EG.5.1的特征。研究人员发现,EG.5.1的传染性并不比之前的版本更强,这意味着它不能更有效地感染宿主细胞。然而,与当前流行的其他SARS-CoV-2谱系相比,EG.5.1能更好地逃避中和抗体,这使它在感染已接种疫苗或感染后免疫系统产生中和抗体的个体中具有优势(TheLancetInfectiousDiseases)。经过多年的大流行,病毒不断变异和住院率的反应导致多波感染,但目前情况已经明显改善。除了寒冷潮湿的季节外,没有发生大规模感染。这一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疫苗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已经接种了SARS-CoV-2疫苗。通过给已经接种疫苗的个体使用加强疫苗,对感染当下流行的病毒变体,我们的免疫系统进一步得到训练,使其能够对抗新出现的病毒变体。病毒变异:刺突蛋白突变可以逃避中和抗体并提高传染性。我们的免疫保护的一部分取决于免疫系统细胞在接种疫苗或感染后产生的中和抗体。中和抗体会附着在SARS-CoV-2病毒的刺突蛋白上,防止病毒进入我们的细胞。这个过程也被称为中和作用。然而,即使存在中和抗体,也无法百分之百预防SARS-CoV-2感染,因为SARS-CoV-2仍然有可能发生变异。这导致了不同的突变病毒变体出现,这些变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中和抗体的作用。这个过程也被称为抗体逃逸,它基于刺突蛋白的突变,使其不太容易与中和抗体结合。马库斯·霍夫曼,该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指出:“此外,突变还可以增强SARS-CoV-2变体的传播能力,一种方式是改善刺突蛋白与细胞受体ACE2的结合。”Eris亚谱系EG.5.1的刺突蛋白突变使其具备更强的逃避中和抗体的能力。自2023年5月以来,SARS-CoV-2谱系EG.5和其后代EG.5.1在多个国家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这个血统归类为“兴趣变异”,并命名为Eris,以希腊混乱和不和谐女神的名字命名。虽然Eris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危险,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感染EG.5和EG.5.1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不过,关于为何EG.5和EG.5.1的传播加剧目前还不清楚。来自德国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莱布尼茨灵长类动物研究所汉诺威医学院和埃尔兰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的科学家小组对Eris亚系EG.5.1进行了研究。马库斯·霍夫曼说:“我们已经发现证据表明,增强逃避抗体能力可能是导致Eris病毒传播增强的原因。”我们对Eris亚系EG.5.1在宿主细胞内的侵入能力进行了测试,以及它在未感染和感染SARS-CoV-2的接种者血液中抗体中和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与目前流行的其他SARS-CoV-2谱系相比,EG.5.1在感染宿主细胞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已接种疫苗或同时感染的个体血液中的抗体对EG.5.1的中和效果较差,该研究的第一作者LuZhang解释说。出于安全考虑,这些实验在实验室中使用了无法复制的病毒,即假病毒。总结一下,研究结果表明,EG.5及其亚谱系的传播主要依赖于逃避抗体,而不是增强感染宿主细胞的能力。然而,逃避抗体的能力增强并不是很强,不足以完全破坏我们通过疫苗接种或先前感染所建立的免疫保护力。"马库斯·霍夫曼对这个研究结果做出了评论。基于SARS-CoV-2XBB.1.5变异株的疫苗应当能够对抗EG.5病毒及其相关亚谱系。今年秋季,我们将推出一种基于广泛存在的SARS-CoV-2XBB.1.5谱系的新改编SARS-CoV-2/COVID-19疫苗。现在的问题是:这些疫苗是否也对eg5及其亚型有效呢?由于Eris是密切相关的XBB.1.9谱系的子代,各种XBB亚谱系之间只有微小的差异,我们可以假设新适应的疫苗也将对EG.5及其亚谱系有效。因此,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莱布尼茨灵长类动物研究所感染生物学部门负责人StefanPöhlmann总结说:"建议特别是对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初级和加强疫苗接种。
186

预防药物性食道炎:吃药导致食道损伤,请关注这4个注意事项

近期,医院门诊接诊了一位食道损伤的患者,是一名男性。他在吃药后的次日出现了严重的胃痛。经过检查发现,他的胃食道出现了损伤。而这个损伤的原因是他在口服药物时只用了一点点水送药,导致药物粘附在胃黏膜上,进而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另外还有一位女性因为干吞药物而导致药物附着在食道黏膜上,引发了食道溃疡。医生们表示,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有些患者甚至在错误服药后导致了胃穿孔。这些疾病就是典型的药物引起的食道炎症。使用药物时,特别是吃药期间,我们要注意以下四点,以避免出现药物性食道炎,也就是食道损伤的情况。什么是药物性食道炎?据正式文献报告显示,自1970年以来,已有100多种药物被证实可导致药物性食道炎,其中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某些口服抗生素。当前认为,药物对食道和胃粘膜的损伤是由于停留时间过长、局部渗透压过高以及药物具有酸性或碱性等原因所导致的。药物引起的胃食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食道炎的症状可以是胸闷和吞咽困难。胃炎的症状可以是胃部不适。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中难免需要服药,因此,正确的用药方法非常重要。医生建议,服药时需要遵循以下四个要点:1、服用药物时,建议使用100毫升以上的温热开水来搭配,这样可以降低药物与食道粘膜接触的浓度和时间。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胃排空,减少药物在胃中的浓度和停留时间。2、服药时,应保持站立或者坐着的姿势,服药后需等待半小时后才可以平躺。3、在服药的时候,如果感觉到喉咙或胸口有药物残留,应该多喝水,或者及时咨询医生。4、请不要以私人方式更改药物的制剂,例如,请勿将胶囊中的药粉倾倒出来食用。
122

新型药物有望逆转癌症对免疫疗法的耐受性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称一种名为“Enzyme-mediated depletion of methylthioadenosine”的新型药物可能恢复免疫细胞对癌症的抵御能力,从而逆转免疫疗法的耐受性。该药物在动物模型中的实验证明,在黑色素瘤、膀胱癌、白血病和结肠癌等多个类型的癌症小鼠模型中,能够减缓肿瘤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的寿命,进一步增强免疫疗法的疗效。这一研究结果有望改变许多癌症患者治疗的游戏规则。研究表明,许多癌症都会剔除名为9p21的DNA片段,这是癌症中最常见的缺失之一。对于那些缺失9p21的患者而言,其癌症预后通常非常糟糕,并且对免疫疗法的耐受性也比较高。而免疫疗法旨在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症的自然免疫反应,因此对这类患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人员发现,9p21的缺失似乎能够帮助癌细胞避免被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检测到并清除。这主要是因为缺失9p21会促使癌细胞排出名为MTA的毒性化合物,而这种化合物会破坏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也会阻碍免疫疗法的有效性。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他们的新药物能够将MTA的水平降到正常范围,并使免疫系统恢复正常。在治疗后,研究人员观察到肿瘤周围有大量的T细胞处于攻击模式,而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有能力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根据研究人员的设想,将这种新药物与免疫疗法相结合,有望增强免疫疗法的效果。9p21的缺失导致癌细胞丧失了一些关键基因,这些基因通常能够产生细胞周期调节子,用于控制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速度。当这些基因丢失后,癌细胞就会失去受控制地生长。此外,这些基因的丢失还会导致一些能够分解毒性物质MTA的酶类的失活。研究者解释说,正是这种基因缺失使癌细胞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即失活免疫系统的能力。研究者Everett Stone指出,当癌症发生这些基因缺失后,它们就变得无法无天,既失去了让细胞生长受控制的“制动器”,又帮助解除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武装。因此,这种缺失会导致癌症变得更具侵袭性和恶性。为了开发候选药物,研究人员从机体中的有益酶类入手,这些酶类能够自然降解MTA。随后,他们将柔性聚合物引入其中,以使酶类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更长。经过改良的版本在小鼠体内表现出更长的停留时间,数天内持续发挥作用。目前,研究人员计划对名为PEG-MTAP的药物进行更多的安全性测试,并寻求进一步的资金支持,以进行人类临床试验的研究。总的来说,由于多项研究揭示了9p21/MTAP基因无表达或低表达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性,研究人员认为MTA的降解疗法可能通过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有效性,为患者带来实质性的治疗效益。
99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