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ESMO重磅发布:EGFRcMET双抗引领肿瘤治疗来袭

发布时间:2023-10-23 16:45:24 96次浏览

Rybrevant(Amivantamab)作为第四款上市的双抗产品,市场表现一直不够出色。这主要是因为二线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数量较少,并且市场上竞争激烈,莫博替尼对其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是随着一线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及奥希替尼耐药后线适应症的取得成功,Rybrevant有希望实现销售量的快速增长。

Rybrevant在2023年的ESMO展会上凭借卓越的三项数据,在无1L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NSCLC、1L外显子20NSCLC以及EGFR-TKI经治NSCLC市场上表现出色。

(1)在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上,对于1L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的患者而言,Rybrevant联合拉泽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了23.7个月,比奥希替尼的16.6个月显著更长,风险比(HR)为0.7。

(2)对于外显子20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1L处理方案中,Rybrevant联合卡铂和培美曲塞相比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1.4个月,明显优于化疗的6.7个月(风险比=0.4)。

(3)在EGFR-TKI治疗经过的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中,Rybrevant与拉泽替尼、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使用时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3个月,显著优于仅进行化疗的4.2个月(风险比=0.44)。

以拳头攻击奥希替尼,以脚踢化疗,在三个适应症上出色的数据证明了EGFRcMET双抗的胜利,这使得它成为ESMO药物中最出色的选择。

EGFR/c-MET双抗:一款上市,一款二期,四款处于一期临床

针对一线非小细胞肺癌和经过EGFR-TKI耐药的肺癌市场,EGFRc-MET双抗药物是一种潜在的有效治疗方案。传统的EGFR-TKI药物已发展到第三代,然而,患者出现了复杂的耐药性。在第一二代TKI抑制剂的耐药机制中,由于MET基因扩增导致的耐药占据5%,仅次于EGFRT790M突变及HER2基因扩增。然而,在第三代TKI抑制剂中,由于MET基因扩增导致的耐药比例更高,达到15%-19%。因此,EGFRc-MET双抗药物可用于治疗EGFR-TKI无效或耐药的患者。此外,MET基因扩增是NSCLC发生的驱动突变,在未接受过TKI靶向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MET基因扩增的比例约为2%-4%。因此,MET基因扩增是肺癌治疗的重要靶点。

目前有多家药厂正在进行EGFRc-MET双靶点药物的开发,其中已经上市的产品有强生的Rybrevant。正在进行临床第二期试验的产品为ChongKunDangPharmaceutical的CKD-702。而处于临床第一期试验的产品有岸迈生物的EMB-01、贝达药业的MCLA-129、豪森药业的HS-20117以及礼来的LY3164530。此外,部分企业还在研发三特异性抗体,其中包括嘉和生物的GB263T和拓创生物的TAVO412。

ESMO重磅发布:EGFRcMET双抗引领肿瘤治疗来袭 (2).jpg

表:EGFR/cMET双抗在研格局

Rybrevant(利妥布万特)在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奥希替尼耐药后NSCLC的疗效数据表现出积极的顶尖水平。

Rybrevant(Amivantamab,埃万妥单抗)是强生公司旗下的一种全人源的双特异性抗体,其FAB区域分别可以与EGFR和cMet结合。Rybrevant具有三种主要的作用机制:

第一,Rybrevant会结合肿瘤细胞表面上的EGFR和c-Met受体,从而抑制它们的信号通路。

第二,Rybrevant可以通过抑制EGFR和c-Met受体的降解,有效地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的起始点;

第三,Fc端是一种能够招募免疫细胞来杀灭肿瘤细胞的介导物质。

2021年5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快批准了Rybrevant用于治疗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些患者在铂类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Rybrevant的加快批准是基于Ⅱ期CHRYSALIS(NCT02609776)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评估了81名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成年NSCLC患者,在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后接受Rybrevant的疗效。这些患者在疾病进展后曾接受Amivantamab治疗。对于体重80kg的患者,Rybrevant的剂量为1050mg,而体重≥80kg的患者的剂量为1400mg。

数据表明,Amivantamab治疗显示出长期的缓解效果:总的缓解率为4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1.1个月。在那些病情缓解的患者中,有63%的人的缓解时间超过6个月。

强生宣布,Rybrevant与Lazertinib联合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取得了积极的III期MARIPOSA研究的顶线数据。该研究除了涉及一线治疗外,还包括了Rybrevant与Lazertinib以及化疗联合治疗奥希替尼耐药的NSCLC患者的MARIPOSA-2研究,在2023年9月取得了积极的顶线数据。

EGFR/cMET双抗:潜力巨大,群雄割据

(1)CKD-702是由崇坤堂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EGFRc-MET双抗药物,目前已进入临床Ⅱ期。在2022年ESMO会议上,崇坤堂制药公布了CKD-702的Ⅰ期临床试验数据。在24名受试者中,观察到了5例部分缓解(PR),其中有3例来自于MET14基因突变的患者(这些患者都是一线治疗对象)。在安全性方面,未发现药物限制毒性反应(DLT),41.6%的患者出现了3级及以上的不良事件(AE)。

(2)MCLA-129是贝达药业与Merus共同研发的、针对EGFR和c-Met双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MCLA-129可以同时阻断EGFR和c-Met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的增长和存活,并且通过增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作用和吞噬作用(ADCC和ADCP)来进一步提高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MCLA-129计划用于治疗EGFR或MET异常的晚期实体瘤患者。

贝达药业和MerusN.V.(NDAQMRUS)在2019年1月宣布达成了战略合作,贝达药业取得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MCLA-129的独占实施许可,并负责CMC相关工作,而Merus公司则保留了其他全球地区的所有权益。

贝达药业在2023年的AACR上披露了MCLA-129的ⅠⅡ期试验结果,确定了MCLA-129RP2D(推荐剂量)为每日1500毫克静脉注射,此浓度下对c-MET和EGFR靶点的抑制率可达到95%以上。在18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有2名患者达到了部分反应(PR),另外还有4名患者的病灶缩小超过了20%。

(3)EMB-01是一种新型双特异性抗体,基于岸迈生物的FITIg®平台研发而成。该抗体能够并行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EGFR和cMET。目前,EMB-01正在美国和中国开展III期临床试验,覆盖非小细胞肺癌和多种胃肠道肿瘤。除了单一用药,岸迈生物还正在研究EMB-01与奥希替尼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2022年6月,EMB-01联合奥希替尼用于IbII期临床试验的新药临床申请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

(4)HS-20117(PM1080)是一种EGFRcMet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具有同时阻断EGFR和c-Met信号传导的能力,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存活等潜力治疗作用。2022年11月,瀚森制药与普米斯达成协议,瀚森制药获得HS-20117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并支付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首付款和高达14.18亿元人民币的开发、注册以及基于销售的商业化里程碑潜在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瀚森制药引进该产品,旨在进一步开发其中单一药物或与公司研发的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联用的临床价值。

EGFR/cMET三抗:曙光已现

GB263T是嘉和生物旗下的一款EGFR/cMET双重特异性抗体,能够针对EGFR以及两个不同的cMET结构位点进行靶向作用。目前,该抗体正处于临床Ⅰ期的研究阶段。在临床前的研究中,GB263T显示出有效地抑制了EGFR和c-MET的配体诱导磷酸化作用,并且表现出更好的双重抑制作用于EGFR和cMET信号通路。

2022年5月,嘉和生物宣布,GB263已在澳洲成功给药治疗首位患者。而在2022年10月,嘉和生物又宣布,GB263的I/II期临床试验第一位中国患者已成功接受治疗,该药适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实体瘤患者。

TAVO412是由拓创生物开发的一种多特异性抗体,可以针对EGFR、cMET和VEGF进行靶向治疗。目前,该抗体正处于临床试验的第一阶段。TAVO412能够同时协同作用于关闭EGFR和cMET信号通路,并阻断肿瘤内血管生成。截至2023年6月10日,TAVO412注射液的临床试验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受理。

总而言之,MET扩增是EGFR-TKI的三代重要耐药机制之一,患者的抗药性比例高达15%-19%。因此,针对EGFR和c-MET的双重靶向药物在经过EGFR-TKI治疗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只有一种EGFR/cMET药物获得批准上市,即强生公司的Rybrevant。由于在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奥希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该药物均取得了积极的顶线数据,因此其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国内的贝达药业、岸迈生物和瀚森制药的EGFR/cMET双重靶向药物目前仍处于临床Ⅰ期,而嘉和生物和拓创生物的三重靶向药物也在积极准备中,预计将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相关推荐

中国生物自主研发的抗体偶联药物SIBP-A13获批临床试验,助力肿瘤治疗创新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创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SIBP-A13在9月18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药物将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在抗体偶联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SIBP-A13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基于国内领先的第3代ADC技术自主研发的靶向HER3ADC新药。该药物具有连接子可裂解、载荷活性强、抗肿瘤“旁观者效应”等药物优势。HER3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在多种实体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HER3成为ADC药物开发的潜力靶点之一。SIBP-A13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包括抗HER3人源化抗体和偶联技术连接子的自主研发。药效研究数据显示,SIBP-A13在抑制多种肿瘤生长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对肺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具有治疗潜力。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和毒理研究结果显示,SIBP-A13在动物体内稳定性良好,游离小分子水平显著低于同类产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近年来,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不断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自主创新研发体系,特别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机构建立了规模化治疗性单抗技术平台,并积极推进ADC系列化偶联新药的发展。目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拥有20多个新药品种研发管线,涵盖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多个疾病领域,其中3个核心产品已进入上市申请阶段。未来,中国生物将继续依托规模化全产业技术能力,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满足百姓对高品质生物药的需求,中国生物将为肿瘤治疗的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新药SIBP-A13的临床试验批准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在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康复。
155

福建省妇科恶性肿瘤精准 diagnose and治疗,对抗癌症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和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福建省第三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名单。在经过评定认证之后,福建省肿瘤医院的孙阳教授领导的“福建省妇科恶性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功入选。福建省妇科恶性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肿瘤诊治中心作为研究基地。该中心是福建省最大的机构,具备明显的专业优势和先进的支持平台。中心致力于建立现代肿瘤诊疗新技术平台、肿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临床应用平台,以及应用基础研究创新转化平台,旨在构建高水平的妇科恶性肿瘤综合精准诊疗体系。同时,中心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高质量转化,提高福建省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在未来,福建省妇科恶性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紧密依托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以充分发挥妇科肿瘤专科的优势为基础,进一步提升对妇科恶性肿瘤综合诊疗的临床、科研和教学能力。中心将专注于发挥优势专科和特色技术,不断创新,寻找突破口,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致力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给广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带来福祉。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是福建省的重点临床专科之一,共设有4个病区,提供220张床位。该科室拥有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和强大的技术力量。目前有58名医师,其中包括9名主任医师和18名副主任医师。此外,还有43名医师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并有5名归国留学人员。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该科室的治疗范围已涵盖妇科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多个专业领域。对于各类妇科肿瘤,特别是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科室年收治的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位居福建省各大医院之首。该科室是中国抗癌协会子宫体肿瘤专委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并且是福建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和福建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此外,该科室还是福建医科大学和福州大学的博士和硕士学位培养基地。同时,它也是国家首批卵巢癌和宫颈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之一,是福建省内为数不多能够全面诊治各类妇科肿瘤的医院之一,也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妇科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370

创新!病理学:揭开肿瘤黑匣子的神奇利器

肿瘤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为了尽早发现肿瘤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病理学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科学领域。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只有深入了解病理学,我们才能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更进一步。科研人员常用肿瘤的“根源”或者肿瘤的“种子”来形容肿瘤干细胞,因为只有这批细胞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像人一样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但肿瘤干细胞却异常特殊,被称为“永远不死”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肿瘤干细胞可以长时间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它对于常规的放化疗并不敏感。传统的化疗主要针对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而增殖速度较慢的肿瘤干细胞往往不易受到化疗药物的控制和杀灭。当大部分普通肿瘤细胞被常规治疗消灭后,肿瘤干细胞就会开始无限增殖和分裂,孕育出大量新的子代肿瘤细胞,导致肿瘤无法被完全根除。一、为何要进行病理检查?病理学在发现肿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病理学家可以观察和鉴定组织或细胞中的异常情况,并确定其是否为肿瘤。早期发现肿瘤有助于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此外,病理学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肿瘤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构成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病理学家能够确诊肿瘤的类型,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病理学还能评估肿瘤的分级和分期。分级评估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恶性程度,而分期则能确定肿瘤的扩散程度和预后。这些评估结果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帮助医生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策略。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病理学可以帮助预测肿瘤的预后。这有助于医生和患者了解肿瘤的发展趋势和预测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选择。二、如何发现肿瘤细胞?组织活检是通过获取患者体内组织样本进行检查的方法。在肿瘤检测中,通过穿刺、切片或手术获取的组织样本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构成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细胞学检查是直接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方式,通过采集体液、细胞悬液或细胞表面刮片等样本进行检查。在肿瘤检测中,常用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包括涂片染色和涂片细胞学检查。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发现异常细胞,诊断肿瘤的存在和类型。分子病理学作为病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疾病与分子水平的关系。在肿瘤检测中,分子病理学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标记物来确定肿瘤的类型、预后和治疗靶点。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和超声等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肿瘤的存在和位置。虽然影像学不能直接确定肿瘤的类型,但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指导病理检查和治疗方案。病理学检查具体流程:当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肿瘤时,通常会通过活检或手术方式采集患者的组织样本或细胞样本,并将这些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后续处理。在实验室中,样本会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如固定、包埋和切片。固定是使用化学物质固定组织样本,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的完整性。然后,样本会被包埋在蜡块中,便于后续的切片。切片是将蜡块切成非常薄的片,厚度通常只有几微米。
174

迈威生物2023 ESMO:9MW2821展示出色安全性与抗肿瘤活性数据

迈威生物在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于10月20日至2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了展示。该公司的9MW2821(靶向Nectin-4ADC)正在进行I/II期研究,旨在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初步研究结果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代表研究团队发表。此外,8MW0511的III期研究结果也以壁报的形式在会上展示。9MW2821口头报告研究背景:Nectin-4是一种在多种实体瘤中高度表达的粘附分子,包括尿路上皮癌,它可作为有效治疗的靶点。9MW2821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可以将MMAE释放到表达Nectin-4的细胞内。本研究评估了该药物在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研究方法:在每一个28天的周期中的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药物9MW2821会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这项研究涉及剂量递增、剂量扩展和队列扩展期。队列中的参与者包括患有尿路上皮癌和其他Nectin-4阳性实体瘤的患者。此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该药物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研究结果:截至2023年4月27日,该研究总共有97名患者参与,其中包括39名尿路上皮癌患者和29名宫颈癌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在32岁至78岁之间,中位数为57岁。药物剂量的范围在0.33至1.5毫克/kg之间。这些受试者在过去曾接受过铂类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研究中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在1.5mg/kg组中,只有1例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超过5天。目前尚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在研究中发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达到了64.9%。其中,最常见的包括白细胞计数降低(36.1%)、中性粒细胞减少(35.1%)、恶心(22.7%)、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2.7%)、皮疹(19.6%)、脱发(19.6%)、疲劳(18.6%)、食欲减退(18.6%)、贫血(17.5%)、呕吐(16.5%)以及外周感觉神经病(16.5%)。至于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5.1%,其中白细胞计数降低(18.6%)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8.6%)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在接受9MW2821治疗的39例实体瘤患者中,其中剂量为1.25毫克/千克或以上的人群,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8.5%和84.6%。另外,在18例尿路上皮癌患者中,接受1.25毫克/千克剂量的人群,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5.6%和94.4%。此外,9MW2821在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中也观察到了缓解效果。结论:9MW2821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控性。血液学毒性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但被认为是可控、可耐受和可逆转的。除了在尿路上皮癌中被观察到具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外,9MW2821在其他癌症类型中也被发现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为确定其疗效,正在持续进行多种适应症的扩展研究。8MW0511壁报展示注射用重组(酵母分泌型)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8MW0511在ESMO大会上以壁报形式发布III期研究结果。研究表明,8MW0511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与阳性对照药物相比,能够改善4级中性粒细胞降低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尤其在第2-3周期,4级中性粒细胞降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总体安全性与阳性对照组相似,该药物在人体内使用安全可控,耐受性较好。
116

CDE对存量仿制药采取严厉措施:未达评估标准即面临淘汰

最近,CDE发布了一则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意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征求意见稿)》。这再次唤起了已经沉睡许久的审查规定的注意。最引人注目的修改是,在某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三年内,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将不再允许提交相同品种药品的一致性评价申请。药企不得不面临如何赶上“过评的末班车”的问题。图1 CDE通知截图对于存量仿制药,一经未通过评审就将被淘汰出局,相关部门正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打击。依据之前的文件和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对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进行修订,形成《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可以分为适用范围、资料接收受理部门、资料基本要求、形式审查要点、接收受理审查决定、其他和附件共七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是:在第一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三年内,不再接受其他企业对同一种药品的一致性评价申请。这次的变动不仅仅是不再接受一致性评价申请的问题,而是直接取消一致性评价的办理。然而,并不一定要一概而论。例如,对于那些属于临床必需品、市场上供应短缺的药品,可以提交延期评估申请。若一家公司经过评估后认为其产品是临床必需品,市场上又缺乏该品种,公司就可以向其所在地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延期评价的申请。经过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的联合研究认定后,可以给予适当的延期。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延期评价,就是在境外生产药品或港澳台生产医药产品时,可以向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申请延期评价。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存量仿制药规定加大力度,而新添加的34类化学药视同已经过评审,此项政策在此次意见稿中未作变动。回顾一下,这项重大政策其实并非初次提出。早在2016年,国家药监局就发布了有关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2016年第106号)。其中,对于第一条的第二款和第三款,有以下要求:第二款:所有在2007年10月1日之前被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该原则上在2018年底之前完成一致性评价。这些药品列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第三款:对于上述规定的除第二款之外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企业可以自行组织进行一致性评价。当某一种药品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后,三年之内将不再受理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对相同品种的一致性评价申请。当时很多药企只能无奈地放弃,等待滞后的情况发生。然而,截至2017年全国只有15个品种成功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到2018年仅有82个通过,总数不足100个。尚未经过评估的品种,末班车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是,一旦《征求意见稿》发布,无法获得药物的问题逐渐变得明显起来。在2018年年底,由于无法选择其他的方案,国家药监局不得不发布了《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2018年第102号)。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包括含有基本药物成分的品种,要在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如果一个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评价程序,但被认定为临床上必需且市场上短缺的医药品种,该企业可以向所在地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延期评价的申请。经过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的联合研究认定后,可以适当延期。如果在延期后仍未完成评价,则不再允许再次进行注册。与“首家在3年后关闭”相反,现在变成了“首家在3年后获得批条子”。此外,最新版本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已经发布,并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通过一致性评价合格的药物品种将优先被纳入目录,而未能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将逐步被移出目录。然而,对于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将不再统一设置评价时限。从2019年开始评估的品种数量年年增加。根据药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评估通过的品种(不包括视同通过)数量超过800个。如果从产品规格来计算,一致性评价已经通过的产品数量(不包括视同通过)已经超过3500个。观察过去几年的集中采购和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实施过程,可以发现行业内对于一致性评价和集中采购已经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国家集采已经顺利完成了八批九轮,即将开始进行第九批的集采工作。在部分省份实行的温和政策是“未过评品种就会暂停采购”,而在“放水”已经近5年之际,《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过评时限要求,以从产品端入手,重点清退大量同质化产品。这次可能是真正开始清洗大量过时的“老批文”,向陈旧的批文敲响警钟。未经过评估的品种,剩下的最后一班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涉及上千种品种的仿制药评估情况进行了分析。尽管近年来国内企业有加速审核的趋势,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大部分品种都能够“幸存下来”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已发放的化学药品批文总数已经超过9万个,其中独家批文不到1万个,同时一种药品拥有超过3个批文的比例超过90%。在超过3家批准文书中,涉及的药品种类至少达到4000种。目前,国内已通过评审的药品大约有800种,其中除了个别独家和仅有2个批准文号的药品外,超过3个批准文号的药品的平均通过率大约只有五分之一。表1 一致性评价总体情况有一些药品品种正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比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利伐沙班片、他达拉非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品种,评审数量超过50个。图2 品种通过受理号数TOP10不计算这些常见的品种影响后,实际上的一致性评价整体推进效率并不算很高。在参与实际下场的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公司包括齐鲁公司、石药欧意公司、成都倍特公司和四川科伦公司等。图3 企业通过受理号TOP10总而言之,发布《征求意见稿》对仿制药企业来说是一个警钟,提醒他们如果手头还没有进行一致性评价,但已经有其他企业通过评审的药品,那就要加快进度。一致性评价和集中采购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企业只能积极应对,而不能回避。尤其是那些主要从事大宗仿制药生产的企业,除了认真参与“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别无他途。时代在不断变化,政策也在不断变动。规则不断地优化,各行各业发生着深刻的洗牌。这些变化是一致性评价所带来的,药企需要做的就是持续适应这些变化。
310

新型药物有望逆转癌症对免疫疗法的耐受性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称一种名为“Enzyme-mediated depletion of methylthioadenosine”的新型药物可能恢复免疫细胞对癌症的抵御能力,从而逆转免疫疗法的耐受性。该药物在动物模型中的实验证明,在黑色素瘤、膀胱癌、白血病和结肠癌等多个类型的癌症小鼠模型中,能够减缓肿瘤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的寿命,进一步增强免疫疗法的疗效。这一研究结果有望改变许多癌症患者治疗的游戏规则。研究表明,许多癌症都会剔除名为9p21的DNA片段,这是癌症中最常见的缺失之一。对于那些缺失9p21的患者而言,其癌症预后通常非常糟糕,并且对免疫疗法的耐受性也比较高。而免疫疗法旨在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症的自然免疫反应,因此对这类患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研究人员发现,9p21的缺失似乎能够帮助癌细胞避免被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检测到并清除。这主要是因为缺失9p21会促使癌细胞排出名为MTA的毒性化合物,而这种化合物会破坏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也会阻碍免疫疗法的有效性。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他们的新药物能够将MTA的水平降到正常范围,并使免疫系统恢复正常。在治疗后,研究人员观察到肿瘤周围有大量的T细胞处于攻击模式,而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它们有能力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根据研究人员的设想,将这种新药物与免疫疗法相结合,有望增强免疫疗法的效果。9p21的缺失导致癌细胞丧失了一些关键基因,这些基因通常能够产生细胞周期调节子,用于控制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速度。当这些基因丢失后,癌细胞就会失去受控制地生长。此外,这些基因的丢失还会导致一些能够分解毒性物质MTA的酶类的失活。研究者解释说,正是这种基因缺失使癌细胞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即失活免疫系统的能力。研究者Everett Stone指出,当癌症发生这些基因缺失后,它们就变得无法无天,既失去了让细胞生长受控制的“制动器”,又帮助解除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武装。因此,这种缺失会导致癌症变得更具侵袭性和恶性。为了开发候选药物,研究人员从机体中的有益酶类入手,这些酶类能够自然降解MTA。随后,他们将柔性聚合物引入其中,以使酶类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更长。经过改良的版本在小鼠体内表现出更长的停留时间,数天内持续发挥作用。目前,研究人员计划对名为PEG-MTAP的药物进行更多的安全性测试,并寻求进一步的资金支持,以进行人类临床试验的研究。总的来说,由于多项研究揭示了9p21/MTAP基因无表达或低表达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性,研究人员认为MTA的降解疗法可能通过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有效性,为患者带来实质性的治疗效益。
100

康拓医疗创新颅骨修复假体获批上市,NMPA助力医学突破

今日(11月13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西安康拓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拓医疗”)生产的增材制造聚醚醚酮颅骨缺损修复假体上市,这款产品是一种创新的医疗器械。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水平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与此同时,为了打破国外进口商对原材料的垄断,国内开始将新材料应用于医疗器械产品的制造中。其中,新材料在骨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便是一个重要的例子。目前,在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领域中,最早研究出的新材料主要包括可降解的镁金属、用于增材制造的聚醚醚酮、低模量的钛合金、以及高韧性的纯钛。其中,可降解的镁金属和增材制造的聚醚醚酮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骨植入医疗器械领域,而康拓医疗生产的增材制造聚醚醚酮颅骨缺损修复假体就是其中之一。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常用于医疗植入物的原材料,包括界面螺钉、半月板固定板、椎间融合器、颅颌面板和脊柱固定棒等各种产品。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对聚醚醚酮模塑料进行机械加工或将颗粒状的聚醚醚酮注入模具中注塑等方式。根据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显示,康拓医疗生产的增材制造聚醚醚酮颅骨缺损修复假体是根据患者颅骨缺损的影像学数据开发的。这种假体采用了聚醚醚酮医用粉料,并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增材制造加工而成。它能够精确匹配患者的缺损部位,并通过嵌入方式实现颅骨缺损的替代,从而恢复患者原有颅骨的曲率,实现缺损区的三维重建。这款产品适用于外科治疗颅骨缺损的修复重建,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打印出更复杂的颅颌骨形态。同时,该颅骨缺损修复假体的打印纹理不会对头皮产生机械切削作用,也不会产生假体穿出的风险。此外,根据文献报道,聚醚醚酮粉末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因此,国家药监局审评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是重复的熔融过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需要研究每次重复使用后原材料粉末的变化,比如理化特性的变化。康拓医疗的产品成功解决了聚醚醚酮粉末在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中的回收问题。在保持相同临床效果的基础上,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102

获利1.55亿美元!恒瑞医药又一款创新药出海

近日,恒瑞医药宣布与印度瑞迪博士实验室(“Dr. Reddy's”)达成协议,将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药物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有偿许可给Dr. Reddy's。根据协议,Dr. Reddy's将向恒瑞支付3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在销售里程碑达到1.525亿美元时支付相应款项。Dr. Reddy's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印度海得拉巴,是一家全球性综合性制药上市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以及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该公司提供各种医药产品和服务,包括原料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创新药等,在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疼痛管理和皮肤疾病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根据2023年3月31日的数据,Dr. Reddy's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合计约284.40亿人民币,负债合计约79.27亿人民币,股东权益合计约205.13亿人民币。在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该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约217.31亿人民币,净利润为约39.70亿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恒瑞医药曾于2020年以1.057亿美元的交易总额将吡咯替尼项目的韩国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有偿许可给韩国HLB-LS公司。吡咯替尼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口服抗HER1/HER2/HER4靶向药,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HER1/HER2/HER4靶向药。该药物在2018年凭借II期临床研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附条件批准上市,并成为中国实体瘤领域首个凭借II期临床研究获得附条件批准上市的创新药。随后,吡咯替尼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在2020年凭借两项重要III期研究结果获得完全批准上市,用于治疗HER2阳性、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2022年,吡咯替尼又获得了第二个适应症的批准,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用于HER2阳性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还有一个好消息是,2023年,吡咯替尼获得了第三个适应症的批准,与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联合,适用于治疗HER2阳性、晚期阶段未接受过抗HER2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此次合作意味着恒瑞医药与Dr. Reddy's将共同开发和商业化马来酸吡咯替尼片。在这个战略合作中,Dr. Reddy's将向恒瑞支付首付款和销售里程碑款,以获取马来酸吡咯替尼片在印度地区的开发和销售权利。此举有助于拓宽吡咯替尼的海外市场,为全球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选择。对于恒瑞医药来说,这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创新品牌和海外业绩。作为一家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恒瑞医药一直秉持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医药创新成果惠及全球患者。目前,公司已有多个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在国内上市,并有更多的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同时,公司也通过与国外合作伙伴的合作,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对外授权。例如,恒瑞医药与美国、韩国的合作伙伴合作,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卡瑞利珠单抗、吡咯替尼等授权给了这些合作伙伴,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恒瑞医药将创新药TSLP单抗SHR-1905注射液项目有偿许可给美国One Bio公司,该公司向恒瑞支付了2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同时还有来自研发及销售里程碑款的累计可达10.25亿美元。此外,恒瑞医药还于今年2月将创新药EZH2抑制剂SHR2554有偿许可给美国Treeline Biosciences公司,该公司已向恒瑞支付了11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将根据开发和销售里程碑支付最多6.95亿美元。这次与Dr. Reddy's的战略合作是恒瑞医药今年第三次成功的BD合作。此次合作有助于进一步开拓马来酸吡咯替尼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创新品牌和海外业绩。未来,恒瑞医药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重的战略,借助国际领先的合作伙伴,覆盖更多的海外市场,加速融入全球药物创新网络,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总的来说,恒瑞医药与印度Dr. Reddy's的合作将进一步促进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的开发和商业化,有望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这也是恒瑞医药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进一步展示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
112

辉瑞口服斑秃疗法在中国获批,可恢复80%头发,青少年斑秃患者有药了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已于2023年10月19日批准了辉瑞(Pfizer)公司申报的LITFULO™(Ritlecitinib)用于治疗12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的重度斑秃的上市申请。这种药物是一种共价JAK3/TEC双激酶抑制剂,每天口服一次,批准剂量为50mg/次。该药物已于今年6月份获得FDA批准上市,是FDA批准的唯一一种用于治疗严重斑秃青少年患者(12岁以上)的药物。有一个值得提及的事情,就是在一年前的2022年6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礼来公司和Incyte公司开发的口服JAK抑制剂巴瑞替尼(baricitinib)用于治疗成年人斑秃。这是FDA首次批准的能够全身治疗斑秃的方法。斑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头皮、脸部或身体其他部分的毛发出现斑片状脱落。这是全球发病率第二高的脱发症状,仅次于雄性激素性脱发。斑秃的发生是由于免疫细胞攻击健康毛囊,导致部分或全部毛发脱落。斑秃通常在25至35岁之间发病,但也可能影响到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并且在男性、女性以及各个种族中都有发生。斑秃对许多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患者可能会遭受到严重的心理障碍,包括抑郁和焦虑。2022年3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登了一篇标题为《Two Phase 3 Trials of Baricitinib for Alopecia Areata》的临床试验论文。这篇论文发布了两项针对严重斑秃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这些临床试验的目标是验证礼来/Incyte开发的口服JAK抑制剂巴瑞替尼(Baricitinib)治疗重度斑秃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了36周的治疗后,接受4毫克剂量的患者中,有近40%的人的脱发状况从平均超过85%的比例减少到了不到20%。也就是说,近40%的患者恢复了80%的头发。一位头发几乎全部掉光的女性开始每天服用4mg巴利西替尼治疗,经过8个月的疗程后,她的头发几乎完全长回来了。2021年8月4日之前,辉瑞公司宣布其研发的用于治疗斑秃的小分子药物Ritlecitinib在2b/3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的顶线结果。在这项临床试验的2b/3期中,Ritlecitinib的30mg和50mg剂量都达到了改善头皮毛发再生的主要效果指标。经过6个月的治疗,相较于安慰剂组,患者中头皮毛发脱落≤20%的比例显著增加。本项研究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双盲临床试验,共有718名年龄在12岁及以上的斑秃患者参与。这些患者的头皮脱发达到了50%以上,并且斑秃症状已经持续至少半年。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四个组,分别是Ritlecitinib的50mg、30mg、10mg剂量组,以及一个安慰剂组。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观察在24周时头皮毛发脱落≤20%的患者比例。结果显示,30mg和50mg剂量的Ritlecitinib均对头皮毛发再生取得了显著疗效。睿妥思尼布(Ritlecitinib)是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JAK3/TEC抑制剂,可抑制IL-15和CD8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这两个细胞因子是导致免疫系统攻击毛囊细胞的重要因素。通过之前的2期临床试验,睿妥思尼布的疗效显著并已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目前,这项创新疗法已经在中国展开临床研究,并正在进行与白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研究。
236

健康百岁:关注老年人健康,5大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会出现一些变化,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下面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一、老年人应该注意饮食他们需要摄入均衡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加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肉和豆类。此外,老年人应该控制盐分和糖的摄入量,避免过量的饮食,以维持身体健康。二、老年人应该保持适度的运动虽然年龄增长会导致身体功能下降,但适当的运动对保持健康至关重要。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有氧运动班、舞蹈班等,以提高身体素质和交友。三、老年人需要定期体检体检可以帮助老年人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定期的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以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四、老年人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时,老年人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或焦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与家人、朋友和社区保持紧密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参加志愿者工作、学习新技能、参加兴趣小组等,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充实的生活。五、老年人还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恢复身体和大脑的功能。老年人可以培养规律的睡眠习惯,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并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的熬夜。总之,老年人的健康需要特别关注和照顾。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保持良好心态以及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老年人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生活质量。
121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