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医学科普:经常剃光头,头发会变浓密?

发布时间:2023-10-20 10:00:43 129次浏览

经常剃光头并不会使头发变得浓密。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头发的浓密程度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与剃光头频率无关。

医学科普经常剃光头,头发会变浓密.jpg

图片源自:中国新闻网

头发的生长是由头皮下的毛囊控制的,而剃光头只是切断了头发的可见部分,不会影响毛囊的生长模式。剃光头可能会让头发看起来更浓密,因为新长出的头发通常比老的头发更细柔,但这只是一种视觉错觉,实际上并没有增加头发的数量或浓密度。

如果你希望拥有更浓密的头发,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头皮护理来维护头发健康。另外,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改善头发的浓密度,但请在咨询专业医生或皮肤科医生的建议下采取任何治疗方法。

相关推荐

《自然》杂志揭秘:癌症恶病质导致肌肉萎缩的关键信号路径

在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Bilic等人阐明了外营养不良蛋白A2受体(EDA2R)以及其下游效应因子核因子-κB诱导激酶(NIK)在癌症恶病质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这项发现提示了通过干预EDA2R信号以改善肌肉丢失的干预潜力。癌症恶病质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其特点是体重减轻、肌肉消瘦和代谢紊乱,影响了癌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恶病质常出现在各种慢性疾病进展到晚期的时候。由于不同的因素,比如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艾滋病毒和癌症,使得代谢和炎症压力无法应对,进而导致身体处于不适应状态。近期,德累斯顿大学医院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ctodysplasin A2 receptor-NF-κB-inducing kinase axis: a new player in muscle wasting to cancer cachexia”的论文。这篇研究揭示了癌症恶病质肌肉萎缩中外周异位素A2受体-核因子-κB-诱导激动轴的新角色。炎症引起的代谢活性分解的常见结果之一是激活NF-κB信号通路。作为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可以激活该通路。当在肌肉中激活时,NF-κB通路会加速蛋白质降解。在脂肪组织中,它通过减少激素敏感的脂肪酶来促进三酯的分解并限制其吸收。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肺癌和黑色素瘤的模型中,恶病质小鼠的肌肉组织中EDA2R的表达被提高。有趣的是,在恶病质患者的肌肉活检中还发现了胰腺癌和结直肠癌引起的类似上调现象。这一观察不仅指出EDA2R可能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中介导肌肉丢失的潜在作用,还表明了该发现在临床上的应用可能性。研究人员发现,肿瘤诱导的肌肉萎缩必须依赖于激活非规范的NF-κB通路的EDA2R-NIK信号通路。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缺乏EDA2R基因的小鼠(EDA2R-KO)和只在骨骼肌中敲除了NiK基因的小鼠(Myo-Nikko),对肿瘤引起的肌肉丢失表现出一定的抵抗力。机制分析图考虑到涉及的代谢过程的复杂性,干预措施可能对疾病的发展产生出乎意料和潜在的相反效果。最近进行的临床前研究验证了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因为研究显示生酮饮食可以减缓肿瘤生长,但同时加速了恶病质的扩散,结果导致患者死亡的速度加快。因此,分析这种代谢谱不仅可以作为改善风险分层和制定药物决策的关键工具,还可以用于监测药理和代谢干预措施的影响,以确保它们不会无意中加重疾病或促进肿瘤进展。
251

非遗传机制肺癌治疗的新突破

近日,在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之一的City of Hope以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一项关于肺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该研究发现,非遗传机制在影响肺癌患者对某种癌症疗法的耐药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该研究团队的重点是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抗癌药物sotorasib的耐药性。sotorasib通过抑制一种名为KRAS G12C的蛋白质特定突变来阻止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研究结果显示,最初,大多数肿瘤细胞对sotorasib都非常敏感。然而,一些细胞通过非遗传机制实现了对该疗法的耐受性,而非通过基因突变或操纵KRAS-Sotorasib相互作用网络来实现。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停止使用sotorasib治疗后,肿瘤细胞会重新变得敏感,这表明这种耐药性是可逆的,并且由非遗传机制驱动。然而,如果患者持续接受治疗,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对药物的永久性耐药。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将sotorasib与一种名为卡非佐米(carfilzomib)的抗癌疗法联合使用,已经具有基因突变的NSCLC细胞中的耐药性可以得到解决。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卡非佐米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卡非佐米与索托拉西有协同作用,并且再次涉及非遗传机制。在许多癌症类型中,KRAS蛋白质都会发生突变,其中约有30%的NSCLC患者存在这种突变。像sotorasib这样专门针对突变KRAS蛋白质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并且通常具有初期的有效性。然而,治疗效果最终会下降,这表明肿瘤已经产生了耐药性。这种耐药性可能是先天性的,即存在于药物暴露之前具备对抗毒性治疗作用的突变,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即治疗诱导的突变导致的。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突变的潜在机制主要是遗传性的。然而,Salgia博士和他的团队通过这项研究结果,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遗传机制可能不是治疗耐受性的唯一驱动因素。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了遗传和非遗传机制在癌症治疗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并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机会,特别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耐药性。这些结果具有独特性,因为KRAS分子的灵活性可能会影响治疗反应的观念以前并未受到重视。例如,对sotorasib的耐药性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对另一种KRAS抑制剂adagrasib的耐药性。这一发现表明,通过采用替代治疗方法,sotorasib引起的变化可能不会阻碍与其他疗法的作用。最后,Salgia等人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潜在的替代治疗策略,例如卡非佐米和索托拉西的组合,用于治疗对治疗具有挑战性和难治性的NSCLC KRAS G12C 肿瘤。这意味着了解患者对何种治疗方式具有抵抗性,是个性化治疗的关键。基于这些令人兴奋的临床结果,City of Hope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一项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这种组合治疗的有效性。这将为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尤其是那些面临耐药性挑战的患者。这项研究的突破不仅对科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患者和医疗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肺癌治疗耐药性的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110

创新!病理学:揭开肿瘤黑匣子的神奇利器

肿瘤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为了尽早发现肿瘤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病理学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科学领域。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只有深入了解病理学,我们才能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更进一步。科研人员常用肿瘤的“根源”或者肿瘤的“种子”来形容肿瘤干细胞,因为只有这批细胞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像人一样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但肿瘤干细胞却异常特殊,被称为“永远不死”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肿瘤干细胞可以长时间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它对于常规的放化疗并不敏感。传统的化疗主要针对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而增殖速度较慢的肿瘤干细胞往往不易受到化疗药物的控制和杀灭。当大部分普通肿瘤细胞被常规治疗消灭后,肿瘤干细胞就会开始无限增殖和分裂,孕育出大量新的子代肿瘤细胞,导致肿瘤无法被完全根除。一、为何要进行病理检查?病理学在发现肿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病理学家可以观察和鉴定组织或细胞中的异常情况,并确定其是否为肿瘤。早期发现肿瘤有助于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此外,病理学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肿瘤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构成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病理学家能够确诊肿瘤的类型,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病理学还能评估肿瘤的分级和分期。分级评估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恶性程度,而分期则能确定肿瘤的扩散程度和预后。这些评估结果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帮助医生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策略。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病理学可以帮助预测肿瘤的预后。这有助于医生和患者了解肿瘤的发展趋势和预测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选择。二、如何发现肿瘤细胞?组织活检是通过获取患者体内组织样本进行检查的方法。在肿瘤检测中,通过穿刺、切片或手术获取的组织样本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构成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细胞学检查是直接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方式,通过采集体液、细胞悬液或细胞表面刮片等样本进行检查。在肿瘤检测中,常用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包括涂片染色和涂片细胞学检查。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发现异常细胞,诊断肿瘤的存在和类型。分子病理学作为病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疾病与分子水平的关系。在肿瘤检测中,分子病理学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标记物来确定肿瘤的类型、预后和治疗靶点。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和超声等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肿瘤的存在和位置。虽然影像学不能直接确定肿瘤的类型,但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指导病理检查和治疗方案。病理学检查具体流程:当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肿瘤时,通常会通过活检或手术方式采集患者的组织样本或细胞样本,并将这些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后续处理。在实验室中,样本会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如固定、包埋和切片。固定是使用化学物质固定组织样本,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的完整性。然后,样本会被包埋在蜡块中,便于后续的切片。切片是将蜡块切成非常薄的片,厚度通常只有几微米。
174

专家述评:胃癌免疫治疗的现状

胃癌是东亚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死亡率和发病率,尤其在中国。近年来,针对胃癌的治疗策略已经发展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被发现为胃癌的一种新的标准治疗方式,这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尝试将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就免疫治疗在胃癌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胃癌患者的精准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为临床实践中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经验和借鉴。1 引言胃癌(GC)是第五常见的癌症,全球每年约有1,090,000例新确诊的GC病例。在胃癌病例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中,GC仍位居第三位,而在中国,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局部晚期。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一直是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方法。然而,预后仍然糟糕,中位生存期约为12-15个月。因此,需要开发和引入新的治疗选择来管理这种疾病。多年来,胃癌的治疗策略得到了发展,并促进了胃癌患者的整体预后的改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被揭示为一种在某些恶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中具有显著临床益处的新型标准治疗方法。组合免疫治疗的研究成为一个研究重点,尤其是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和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化疗联合或单独应用。考虑到组合疗法可能提供的潜在益处,包括改善治疗效果和减少毒副作用,这个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总体而言,探索组合免疫治疗是胃癌管理的一个有前景的研究领域。2 治疗/围手术期治疗模式Cancer Genome Atlas (TCGA)研究通过体细胞拷贝数、全外显子组测序(WES)、DNA甲基化谱和microRNA测序分析,确定了胃癌的四种分子亚型。这些亚型包括微卫星不稳定性(MSI)、eb病毒(EBV)、基因组稳定性(GS)和染色体不稳定性(CIN)。TCGA研究发现,MSI-H肿瘤具有CD8 + T细胞的高浸润,这与肿瘤微环境中大量新抗原的识别以及相应的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有关。低分化腺癌被定义为ebv阳性肿瘤。GS肿瘤通常表现为弥漫性组织学,CDH1和RHOA或CLDN18-ARHGAP融合发生突变。CIN肿瘤常见于胃食管交界处/贲门,其特征是TP53反复突变和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的基因相对较高的扩增。该研究表明,一线细胞毒性化疗与MSI-H/MMR-D AG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缩短可能存在显著关联。然而,这也表明后续的抗pd -1治疗可能会在这些患者中产生持久的反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并探索MSI-H/MMR-D AGC患者的潜在治疗策略。这项研究的结果很有趣,因为它们表明亚洲胃癌样本可能比非亚洲肿瘤表现出更高的T细胞标志物(CD3、CD45R0和CD8)表达和更低的免疫抑制T调节细胞标志物FOXP3表达。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这些结果,并调查可能导致亚洲和非亚洲胃癌样本之间免疫标志物表达差异的潜在机制。MAGIC和FNCLCC/FFCD9703研究结果的发表,确立了欧洲国家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然而,长期以来,亚洲人群胃癌围手术期化疗的临床研究屡遭挫折。直到2012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研究人员发起的RESOLVE多中心、三组、随机研究表明,与术后辅助化疗组相比,围手术期SOX方案显著提高了R0切除率、D2淋巴结清扫率和3年DFS,在入组随访的1094例胃癌患者中,肿瘤复发风险降低23%。在中国胃癌患者群体中,SOX方案作为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不逊于CAPOX方案。该结果为中国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树立了里程碑。它们已被列入CSCO指南,作为推荐的一级证据。晚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作用已得到公认,但不同人群的治疗方式和药物选择仍是研究热点。随着胃癌分子亚型的细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也逐渐展开。然而,如何准确界定现实世界中的受益人群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多指标组合预测模型可以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一些多中心、随机化的II/III期临床试验探讨了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价值和优势,如HLX10-006-GCneo、Keynote585、shr1 -1701-III-308、NCT04354662。3 姑息治疗随着免疫疗法在胃癌治疗中的重大突破,晚期胃癌患者群体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益处。与单药治疗相比,抗pd -1药物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更有效。CheckMate-649研究显示,在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CPS评分≥5)患者中,与单独化疗相比,纳武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OS和PFS,而在CPS评分≥1的患者中,免疫治疗未观察到生存获益。基于上述结果,nivolumab于2021年获批为国内首个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一线治疗的PD-1抑制剂。截至2021年12月,ASCO GI 2022上公布了AK104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该试验共招募了98名胃癌患者。ORR为68.1%,DCR为92.3%。总体人群的中位PFS为7.2个月,中位OS为17.08个月,显示出比化疗和PD-1单药治疗的生存优势。3级及以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在4 mg/kg、6 mg/kg、10 mg/kg和15 mg/kg的不同剂量中,没有观察到不良事件的显著差异,也没有发现额外的安全性问题。基于Ib/II期出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联合抗pd -1和抗ctla -4可能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ESMO 2020上报道的KEYNOTE-590临床试验显示,在749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PEC, n = 73%)和胃食管结腺癌(n = 25%, Siewert 1型)患者中,接受派姆单抗加化疗(顺铂,5-FU)的患者与单独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无论CPS评分和肿瘤组织学如何,总生存期(OS)都更高。联合治疗显示,所有患者的中位OS为12.4个月比9.8个月(HR 0.73 (95% CI 0.62-0.86), p < 0.0002),中位PFS为6.3个月比5.9个月(HR 0.65 (95% CI 0.55-0.76))。CPS≥10的鳞状细胞和腺癌患者尤其受益于联合治疗(PEC:中位OS 13.9 vs 8.8个月,HR 0.57 (95% CI 0.43-0.75);腺癌:中位生存期12.1个月vs. 10.7个月,危险度0.83 (95% CI 0.52-1.34)。免疫联合化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5% (95% CI, 40-40),而单独化疗的客观缓解率为29% (95% CI, 25-34)。综上所述,在欧洲CPS≥5的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ivolumab联合化疗(铂/氟嘧啶)已被确立为批准可行的一线治疗胃和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免疫疗法。相比之下,联合化疗,pembrolizumab被批准用于CPS≥10的EGC患者。在美国,基于KEYNOTE-811试验的中期分析,FDA已批准将派姆单抗、曲妥珠单抗和化疗联合用于her2阳性EGC患者的一线治疗。目前国内针对胃癌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化疗具有强大的循证医学支持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很多,目前中国批准的适应症仅限于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以及一些抗血管生成途径药物。免疫疗法在治疗晚期胃癌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PD-1单克隆抗体获批用于三线治疗。然而,单药免疫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PD-1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已成为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的新一线标准。胃癌具有较强的时空异质性和复杂的肿瘤微环境。西方国家与西方国家胃癌人群在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治疗方式、药物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更多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来提供高水平的循证医学。4 晚期胃癌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根据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HER2过表达状态已被确立为晚期胃癌治疗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他生物标志物,以确定患者亚组的分子特征,并找到传统化疗之外的个体化抗肿瘤治疗方法。4.1 pd-l1 CPSPD-L1 CPS包括阳性染色的肿瘤细胞和单个核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同时考虑膜质和细胞质染色)的总数除以活的肿瘤细胞总数。在胃癌中,PD-L1 CPS评分≥1通常被认为是PD-L1阳性肿瘤。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最佳PD-L1 CPS评分仍在临床试验中研究,临界值范围为CPS≥1/CPS≥5至CPS≥10。Pembrolizumab试验已证明对CPS评分≥10的患者有显著益处。目前的理解是,免疫治疗的获益水平和总生存期的延长取决于PD-L1 CPS阳性的数量。具体来说,CPS得分越高,总体生存率就越高。CHECKMATE-649试验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与CPS≥1相比,CPS≥5的总生存期获益更高)和KEYNOTE-062/061试验(与CPS≥1相比,CPS≥10的总生存期获益更高)。最近一项选定的临床试验(KEYNOTE-059, KEYNOTE-061, KEYNOTE-062)对CPS≥10的患者给予派姆单抗的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些发现。4.2 MSI如上所述,胃癌患者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亚群与TCGA提出的染色体不稳定肿瘤、eb病毒感染肿瘤和基因组稳定肿瘤四个分子亚群相似。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比较随机试验研究PD-1抑制剂治疗或不使用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以及基于MSI状态(包括KEYNOTE-062、KEYNOTE-061、CHECKMATE-649、JAVELIN gastric 100)的报告结果。根据MSI在免疫治疗应答中的作用,对数据进行选择性分析。共纳入2545例可评估MSI状态的患者,其中123例为MSI高GC患者(4.8%)。在msi -高肿瘤中,抗pd -1治疗OS获益的风险比(HR)为0.34 (95% CI 0.21-0.54),而MSS(微卫星稳定)肿瘤的风险比(HR)为0.85 (95% CI 0.71-1.00)。msi高肿瘤患者PFS的HR为0.57 (95% CI 0.33 ~ 0.97, p = 0.04),缓解的优势比为1.76 (95% CI 1.10 ~ 2.83, p = 0.02)。这项荟萃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msi高的胃癌患者构成高度免疫敏感人群的假设,他们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特别好。以下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是进一步评估单一或联合免疫治疗对高水平微卫星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患者的治疗效果。GERCOR NEONIPIGA II期试验研究了纳沃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和辅助纳沃单抗在局部msi -高/dMMR EGC患者中的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效果,主要终点是病理完全缓解率(pCRR)。在ASCO GI 2022上公布的第一个结果显示,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pCRR为59%(17/29例患者),94%的患者在随访12个月后无胃癌相关事件。考虑到上述研究数据,我们强烈建议胃癌患者在治疗前常规检测MSI状态,包括PD-L1 CPS。此外,我们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支持将免疫治疗纳入胃癌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特别是对于msi -高/dMMR肿瘤患者。4.3 EBV根据现有资料,发现约9%的胃腺癌患者存在潜伏性eb病毒(EBV)感染。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它为这类癌症的潜在潜在原因提供了见解,并可能对靶向治疗的发展产生影响。免疫检查点基因如PD-1或CTLA-4的表达以及淋巴细胞浸润水平在伴有ebv阳性肿瘤的GC患者中高于MSS(微卫星稳定)肿瘤患者。亚洲癌症研究小组(ACRG)进行的一项涉及300名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PD-L1 CPS评分≥1(59.3%,178例)与msi -高肿瘤和EBV阳性状态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表明EBV阳性的胃癌患者很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5 结论最近的关键临床试验表明,抗pd -1抗体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her2阴性和her2阳性晚期胃癌(AGC)具有临床活性。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为以前治疗选择有限的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这导致了AGC一线治疗护理标准的改变。然而,纳武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阴性且PD-L1表达较高(CPS≥5)的AGC中的疗效尚不清楚。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组合是否适用于PD-L1 CPS或仅适用于CPS≥5的人群。虽然FDA和亚洲国家的监管机构已经批准了nivolumab和化疗的联合治疗,无论PD-L1 CPS如何,EMA和NCCN指南已经批准或推荐用于CPS≥5的AGC。研究PD-L1 CPS和MSI状态是必要的,因为这些生物标志物与临床结果相关。对于CPS < 5的患者,特别是那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状况不佳和缺乏家庭支持的患者,单独化疗应被考虑作为一种选择,因为与常规药物相比,抗pd -1抗体加化疗会增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鉴于受益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患者数量有限,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早期临床试验显示,ICIs与其他靶向药物(包括多激酶抑制剂和cldn18.2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联合治疗某些癌症有希望。这些发现表明,联合治疗可能具有改善患者预后的潜力,并为后续研究的进一步评估提供了基础。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充分评估这些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未来的研究证实了这些早期的结果,这可能代表着在开发更有效和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方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参考资料: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Current status of immunotherapy in gastric cancer
389

人工智能预测揭秘新免疫治疗疗法!癌症患者惊喜不已

瑞士洛桑大学研究人员在Cancer Cell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and harmonized datasets improve immunogenic neoantigen predi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旨在改善对具有免疫原性的新抗原和突变的预测和筛选,以开发有效的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方法。过去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算法,根据新抗原在患者HLA分子上表现的可能性和被高亲和性T细胞克隆型特异性识别的可能性对其进行评分和排名。也有研究团队提供了突变检测和新抗原优先排序的方法。然而,不同实验室对新抗原的排名几乎没有共同性,不同数据集的免疫原性预测方法的表现也不一致。随着数百或数千个新抗原免疫原性测量数据集的出现,机器学习(ML)方法可以训练强大的免疫原性预测算法,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多维结构。最近的研究表明,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排名优于仅基于结合亲和力的排名。这种优先考虑免疫原性新抗原的改进对新抗原或mRNA疫苗尤为重要。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使用了两个公共数据集,分别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112位癌症患者和来自肿瘤新抗原筛查联盟(TESLA)的8位癌症患者,以及一个由11位癌症患者组成的数据集,用于研究最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研究团队重新处理了所有120名癌症患者的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和RNA测序(RNA-seq)数据,并结合了11位患者的内部数据集,鉴定出46017个体细胞单核苷酸突变和1781445个新肽,其中212个突变和178个新肽具有免疫原性。这些结果表明,在大型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数据集上训练的分类器可以准确地预测每个测试数据集上新抗原的免疫原性。通过正交特征,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优于之前已发表的方法,并将排名前20的免疫原性肽数量增加了30%。与肿瘤新抗原筛查联盟(TESLA)研究报道的排名相比,该研究开发的机器学习方法在三个排名评估指标中的两个排名第一。除了通常用于新抗原优先排序的特征外,诸如新肽在HLA蛋白呈递热点内的位置、结合混杂性以及突变基因在致癌性中的作用等因素也是预测免疫原性的重要因素。除了对新抗原排序的机器学习方法的见解之外,该研究还提供了有价值的均匀化数据集,用于开发和基于新抗原的免疫疗法的配套算法。这项研究为免疫原性新抗原的预测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通过利用机器学习的能力和结合多个数据集的信息,研究团队成功地提高了新抗原免疫原性的预测准确性,并扩大了排名前20免疫原性肽数量。这对于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机器学习方法,探索更多的预测免疫原性的因素,并丰富均匀化数据集,以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预测结果。这将有助于推动免疫疗法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总之,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和均匀化数据集的研究对于改善免疫原性新抗原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不仅提供了新的预测方法和排名指标,还为个性化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一步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免疫疗法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192

国家卫健委回应今冬呼吸道疾病高发关切问题

随着不同地区陆续进入冬季,呼吸道疾病开始高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等疾病同时爆发,今年冬季的呼吸道疾病是否有所增加?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回答了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一、呼吸道疾病增多?发病水平总体正常近期,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流感这些呼吸道疾病。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的童朝晖所长表示,事实上,每年冬季都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之一,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每3年至7年会出现周期性的流行。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疾病,但发病率并没有比往年增加。童朝晖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间,因为大家都采取了严格的防护措施,一些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有所减少。随着防控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这些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恢复到了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表示,我国的冬春季流感流行季通常是从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在1月左右达到高峰。最近的流感监测数据显示,各地正逐渐进入流感高峰期。二、不少人感染新冠病毒?呈波动下降趋势互联网上有声音说,不少咳嗽、发烧的人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对此,王大燕指出,当前我国的新冠病毒感染情况总体上表现为起伏下降。自今年8月下旬以来,全国每周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连续下降已达10周之久,同时全国的发热门诊和哨点医院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率也一直呈下降趋势。根据王大燕的介绍,国家目前仍在全面监测新冠病毒,采用多种渠道进行监测工作,并将数据定期发布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上。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和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都属于奥密克戎,最近一周采样的病毒测序结果显示所有变异株均属于XBB的亚分支,未发现其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变化。三、能否自行服药?建议先确认病原如果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建议如何用药?童朝晖指出,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导致的症状非常相似,我们可以通过进行抗原和核酸检测来准确确认病原体。因此,建议大家在药物治疗前先确诊病原体。童朝晖还指出,呼吸道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自然限制,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有些情况可以通过对症缓解来减轻症状。然而,对于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以及免疫力较弱的特殊人群来说,建议及时就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在增加,一些家长自行决定给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的孩子服用阿奇霉素。北京儿童医院的王荃主任医师表示,这种做法是不被建议和认可的。王荃指出,最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确实有所增加,但总体而言,病毒仍是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这些病原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病原中,阿奇霉素是无效的。此外,由于儿童器官和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所以不应该轻易使用药物或滥用药物。四、中医药如何防治?治疗、养护相互配合北京中医医院的院长刘清泉介绍了一些地方所采取的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中医药方案。这些方案中包括了一些经典处方和经验方,还有用于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对于这类疾病,中医药治疗需要在早期应用,并结合中西医疗方法。例如,结合中药和推拿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儿排痰。刘清泉通过“预防疾病”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首先,饮食要保持寒热均衡,冬季主要以温热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要保持饮食规律,少食用过于辛辣或过于甜腻的食品。其次,适度进行锻炼,尤其是老年人,避免在大量出汗时喝冷水或吹风,因为这容易引起感冒。最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过度劳累或者过度休息都会损伤人体的正气。五、日常怎样预防?卫生习惯+疫苗接种王大燕表示,防止传染病的最佳和最经济的方法是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发病和严重病情的风险。有些呼吸道疾病目前没有专门的疫苗可以预防。王大燕指出,通过掌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方法,以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王大燕指出,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并尽量避免习惯性触摸眼睛、鼻子和口。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何更好地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哨点作用?孙丽,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介绍说,除了为辖区居民提供疫苗接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在优化就诊流程的同时,设立了呼吸道专科门诊,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上级医院的转诊,并提供基层医院治疗普通常见病的服务。
194

29条共识助力肿瘤治疗,全面解析血小板减少症管理策略

目前,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药物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实践。研究表明,这些非细胞毒药物也有可能引发血小板减少的血液学毒性。与化疗药物不同的是,这些药物引发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也不同。因此,对于这些药物的临床管理,同样需要有系统而全面的指南和共识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管理CTRT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我们考虑到以下几点:高质量循证证据的缺失、新型小分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上市、CTRT管理模式的复杂多样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肿瘤患者管理模式的变化。基于这些考虑,编写了下列29条共识。1、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应根据肿瘤患者导致CTRT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从而对患者发生CTRT的概率及严重程度做好预期和全程管理。2、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如果患者在基础情况、原发病和合并症3类中符合的危险因素数量≥2条,则后续抗肿瘤治疗期间发生CTRT的风险较高。3、应结合癌症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方案和自身状态,拟定合适的CTRT防治策略。4、在评估肿瘤患者在评估肿瘤患者CTRT原因时,应分析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感染、药物作用、输注后紫癜以及微血管血栓等。5、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TPO-RA或联合治疗策略或联合治疗策略。6、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当患者发生抗肿瘤治疗导致的CTRT,进行升血小板治疗时,当PLT≥100×109/L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应及时停药,以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7、应根据CIT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评估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CIT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因血小板计数降低引起化疗延迟和(或)剂量降低,并防止出血事件发生。8、当患者发生CIT时,可采用输注血小板、rhIL-11rhIL-11、rhTPO和TPO-RA治疗或联合治疗策略。9、预防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化疗周期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具有相对明确的预期,需结合患者自身状态、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治疗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综合判断。10、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会导致毒性累积,可能进展为长期骨髓抑制,导致持续性CTRT。对这类患者推荐使用升血小板治疗,达到要求后化疗;如无法达到要求,建议更换化疗方案或降低化疗剂量以减少出血风险。11、部分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可能会使患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继而发生ITP。12、对于奥沙利铂治疗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需充分评估病因,若确定为继发性ITP则可参考原发性ITP处理。13、血小板减少症是部分靶向治疗药物如PARP抑制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保障治疗按时、足剂量、足疗程进行,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建议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判断,并适时给予rhIL-11rhIL-11、rhTPO、TPORA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以保证靶向治疗按时足量进行。14、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继发性ITP,可参考成人原发性可参考成人原发性ITP指南给予相应处理指南给予相应处理。15、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导致的ITP,患者不便接受注射给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可使用TPO-RA进行治疗。16、对于放疗导致的对于放疗导致的CTRT,rhIL-11rhIL-11、rhTPO或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可尝试使用TPO-RA进行治疗。17、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对于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升血小820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管理专家共识板治疗时应同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作为营养治疗,帮助血小板计数提升。白蛋白可作为肠内营养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18、部分患者可因合并肝脏损伤等原因发生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患者血小板分布异常,继而引起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19、对于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导致CTRT的患者,需充分评估病因,除使用常规升血小板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必要时可考虑脾栓塞术、脾脏放疗、泼尼松、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等治疗。20、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对于合并肝病的肿瘤患者,若出现血小板减少症需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治疗时,优先推荐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阿伐曲泊帕。21、对于1~2级CTRT患者,可考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虑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中医辨证施护。3~4级CTRT患者在应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基础上,可考虑联合中医药治疗。22、中医药治疗应根据患者体力评分、脏腑功能状态、气血阴阳盛衰程度等进行辨证论治。23、临床实践表明,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一些中成药及现代中药制剂对于CTRT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宜根据其适应证合理使用,并加强相关研究,以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24、对于评估为CTRT高发生风险的患者,需考虑一级预防治疗。25、预防使用升血小板药物的前提在于对患者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明确的评估,需结合患者的基础状态、抗肿瘤治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及幅度、升血小板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应答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26、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变化,避免可能导致的血栓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27、由于肿瘤患者自身病理生理学特点的复杂性和抗肿瘤治疗的复杂性,必要时应对肿瘤患者的CTRT进行多学科和动态管理,制定个体化CTRT防治策略。28、建议在疫情常态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对CTRT患者进行远程管理患者进行远程管理。29、相较于rhIL-11rhIL-11和rhTPO以及血小板输注,口服TPO-RA治疗血小板减少在便捷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合于院外管理和远程管理。
182

肺癌治疗的新趋势:PROTACs降解技术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虽然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可供选择,但对于晚期患者而言,这些药物往往会出现耐药性的问题。为了满足临床需求,新的治疗方式如PROTACs(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正备受关注。PROTACs是近年来新兴的领域,其具有针对不可成药靶点、降解整个蛋白影响骨架功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肺癌中涉及的常见突变靶点包括EGFR、KRAS和ALK等,针对这些靶点设计的PROTACs大部分仍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少数于2023年进入临床试验,如海思科的EGFR-PROTAC HSK40118和安斯泰来的KRAS G12D-PROTAC ASP3082,贝达药业/C4 Therapeutics的CFT8919也正在国内申报临床试验。相比于传统的小分子抑制剂,PROTACs具有以下优势:a. 扩展了可成药靶点,可以定向作用于没有小分子抑制剂或效果不佳的靶蛋白;b. 高度有效,PROTACs具有催化作用,避免了小分子药物需长时间占据靶蛋白才能发挥药效的问题;c. 克服耐药性,PROTACs不仅抑制蛋白活性,还能破坏蛋白质的酶和非酶功能,进而降解整个蛋白,从而克服传统小分子药物可能出现的耐药性问题。然而,PROTACs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分子量较大,口服成药性较差。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针对靶蛋白的配体、E3泛素连接酶配体和连接链等部分进行了优化,并开发了一些前药策略,以提高PROTACs的效果和可用性。PROTACs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在各大制药企业的积极布局下迅速发展。不仅包括辉瑞、诺华、默克和勃林格殷格翰等制药巨头,还涌现了一些专门开发PROTACs的新成立公司,如Arvinas、C4 Therapeutics和Kymera Therapeutics等。国内也有一些公司在开发PROTACs,如百济、海思科、睿跃和标新等。目前已有超过20个PROTACs降解剂进入临床试验,其中进展最快的是ARV-471,目前已进入临床3期阶段。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位居首位。根据2020年的数据,中国每年新增约82万例肺癌病例,肺癌相关的死亡人数高达71万,占到癌症死亡总数的23.8%。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大类,其中NSCLC占肺癌的大部分比例。针对肺癌的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进行选择。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局部晚期患者,需要采用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对于晚期肺癌已经转移的患者,全身性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成为主要选择。靶向治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EGFR、KRAS和ALK等常见的突变靶点已有多种靶向药物上市。然而,由于肺癌易出现耐药性,晚期肺癌患者往往需要不断切换治疗方案。PROTACs的出现为克服耐药性带来了新的机会。总的来说,肺癌是我国最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目前已有众多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但耐药性问题仍然困扰着临床。PROTACs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具有降解整个蛋白的优势,有望为肺癌患者带来新的选择。目前已有多个PROTACs进入临床研究,例如针对EGFR的HSK40118和KRAS G12D的ASP3082,预计将有更多的PROTACs获得批准并进入市场。
132

经常头晕是什么回事,需要重视什么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生活方式、健康问题和环境因素等。虽然头晕通常是暂时的,但如果经常出现,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需要引起重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经常头晕可能的原因以及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可能的原因:1. 内耳问题: 内耳是平衡的关键组成部分,任何影响内耳功能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头晕。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问题,会导致短暂的头晕感。2. 低血压: 低血压可能导致不足的血液供应到大脑,从而引发头晕感。这通常发生在起床或突然改变体位时。3. 贫血: 缺乏足够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可能导致贫血,这会减少氧气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包括大脑,从而引起头晕。4. 药物副作用: 一些药物可能导致头晕感,特别是在刚开始使用或剂量调整时。5. 焦虑和压力: 高度的焦虑和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包括头晕感。6. 眼睛问题: 视力问题或眼睛疾病也可能导致头晕,因为视觉是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 其他健康问题: 高血糖、内分泌紊乱、心脏问题和中耳感染等健康问题都可能引起头晕。需要重视的问题:1. 频繁性: 如果头晕问题频繁出现,尤其是长期存在,应该引起关注。经常性的头晕可能是潜在问题的迹象。2. 伴随症状: 需要注意头晕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恶心、耳鸣、听力下降、视觉问题或意识丧失等。这些症状可能提供关于潜在原因的线索。3. 突然发生: 突然严重的头晕感可能是一个紧急情况的标志,如中风,需要立即就医。4. 生活方式因素: 考虑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锻炼、睡眠和应对压力的方法。改善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减轻头晕感。5. 药物和药物副作用: 如果头晕与特定药物的使用相关,需要咨询医生,以调整治疗方案或寻找替代药物。6.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潜在健康问题,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减轻头晕症状。经常头晕可能是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需要认真对待。理解头晕的可能原因,伴随症状和重要性是保持身体健康和及早处理潜在问题的第一步。如果您经历频繁或严重的头晕,建议尽早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意见和治疗建议。不要忽视头晕,因为它可能掩盖着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116

成功手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治疗10岁男孩甲状腺癌

近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一位名叫阳阳的10岁男孩成功接受手术治疗,战胜了甲状腺癌。阳阳的家人发现他颈部出现肿块后,经过多次诊断和筛查,最终选择了前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治疗。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儿童肿瘤,一般发病于十岁以上的孩子。阳阳的病情比较严重,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为乳头状癌,并出现了颈部淋巴结的转移。为了彻底清除癌细胞,医生决定进行双侧甲状腺及肿瘤切除术,同时对双侧颈部淋巴结进行清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专家团队在手术中采用了精细的操作技术,保护了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尽可能减少手术风险。手术顺利完成,阳阳在手术后恢复良好。专家表示,尽管儿童甲状腺癌在儿童肿瘤中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清除干净,预后相对较好。儿童甲状腺癌主要是乳头状癌,对131I治疗非常敏感,因此生存率较高。文章提醒,一旦发现孩子颈部出现肿块等症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诊疗。及早诊断和治疗能够避免病情进展和转移,提高治愈率。同时,专家强调儿童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家长不必过分担心,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通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精细手术和综合治疗,阳阳成功战胜甲状腺癌,为更多儿童甲状腺癌患者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亲切的医护环境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将继续为儿童的健康奉献力量。
136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