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Nature子刊:袁逖飞/田仰华团队全面研究揭示刺激大脑治疗抑郁症中安慰剂效应

发布时间:2023-09-27 10:50:17 133次浏览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安慰剂效应的时间依赖性得到了证实。研究结果表明,安慰剂效应和积极治疗效应随着发表年份的增加而不断增强,呈现出效果逐渐增大的趋势。

信仰"是人类最古老的良药。几千年来,在许多宗教仪式中,人们坚信喝下“符水”可以治愈各种疾病。这种现象被称为安慰剂效应,它利用了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期望和信心,而非治疗本身,从而改善症状。安慰剂效应最早是由Beecher博士偶然发现的:在二战战场上,镇静剂用完后,Beecher博士给受伤的士兵注射生理盐水,并声称其中含有强效吗啡。意外的是,士兵们感受到了疼痛的减轻,并逐渐停止了呻吟。之后,Beecher博士在1955年发表了题为《ThePowerfulPlacebo》(强大的安慰剂效应)的论文,对安慰剂效应进行了正式的定义、描述和探讨。

随着研究深入,发现安慰剂效应不仅具有明确的生理机制,如特定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情绪脑区,还与多种心理因素有关,比如预期强度、以往经历和社会观察(见图1)。安慰剂效应对于伴有情感体验的症状,如疼痛、腹泻、哮喘和恐惧,有显著改善作用。因此,在抑郁症治疗中,安慰剂效应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显示,最近几年,使用安慰剂(如淀粉丸)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可高达30-40%。一些患者不仅症状明显好转,甚至可以在网络媒体上生动地描述自己生活质量的飞跃。这些临床结果表明通过安慰剂效应影响患者的积极预期,有助于抑郁症的治疗。

最近几年来,治疗抑郁症的新方法中,利用物理手段无需用药进行治疗的方法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一个方法是经颅磁刺激(TMS),通过利用电磁场来调节大脑神经元的活动和局部神经振荡,以改变抑郁症患者大脑内的神经活动异常,从而减轻抑郁情绪。经过一系列临床试验验证了它的疗效后,该方法被批准用于中轻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并且可以达到与抗抑郁药物相似的治疗效果。尽管这种疗法取得了持续的进展和普及,但它的疗效与安慰剂效应之间的潜在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阐明。

Nature子刊:袁逖飞田仰华团队全面研究揭示刺激大脑治疗抑郁症中安慰剂效应1.jpg

图1:安慰剂效应——神经科学概念和观点的大熔炉

2023年9月25日,袁逖飞教授和田仰华教授合作,在NatureMentalHealth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抑郁症经颅磁刺激治疗中安慰剂反应的增长:对27年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徐阳婷。

研究小组对过去27年来使用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抑郁症的安慰剂效应进行了整理。通过分析安慰剂效应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等,旨在说明安慰剂效应在TMS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机理。

Nature子刊:袁逖飞田仰华团队全面研究揭示刺激大脑治疗抑郁症中安慰剂效应3.jpg

经过广泛的检索,研究团队从6个主要医学数据库中检索到了27年间(1996年至2022年)共2783篇以TMS和抑郁症为主题的文章。随后,团队进行了严谨的审查和评估,并最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包括了52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其中包含54个安慰剂对照组,总共涉及4515名患者。

研究发现TMS治疗抑郁症的安慰剂效应非常明显(d=1.016,SE=0.093,95%CI=0.833-1.199,I2=83.42%,P<0.0001)。进一步的亚组和元回归分析显示,在这些随机对照试验中,无论纳入的患者数量、年龄、性别比、采用的安慰剂方案、症状评价量表,或所在国家和地理位置是否不同,都一致呈现出明显的安慰剂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在TMS治疗抑郁症过程中,安慰剂效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Nature子刊:袁逖飞田仰华团队全面研究揭示刺激大脑治疗抑郁症中安慰剂效应2.jpg

图2: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抑郁症的安慰剂效应非常显著

进一步研究发现,安慰剂效应与时间的关系具有依赖性。研究结果显示,安慰剂效应和积极治疗效应随着发表年份的增加而不断增强,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此外,样本量的大小与安慰剂效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偏倚风险、用药情况和试验地点也会对安慰剂效应的大小产生影响。

这些发现有助于系统了解安慰剂效应在TMS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为探索新型TMS抗抑郁策略、靶点的研究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在临床治疗中合理促进安慰剂效应,有助于疗效的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治疗抑郁症患者。

随着精神医学的进步与物理治疗概念的普遍化,TMS治疗抑郁症这一策略被大众逐步认可,这可能导致安慰剂效应的持续增加,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未来,阐明TMS抗抑郁过程中安慰剂效应的生理心理机制,有助于形成更加有效的抑郁症治疗策略,促进精神疾病的临床干预。


相关推荐

RNAi药物与慢性病结合:治疗新时代即将到来!

最近,Alnyam Roche宣布其RNAi药物Zilebesiran在治疗高血压的二期临床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研究表明,在接受治疗者的收缩压在六个月内持续下降,该药物可以支持每半年注射一次。据预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人患有高血压,每年需要花费5000亿美元进行治疗。然而,由于药物依从性差,并且存在大量耐药人群,因此控制率一直较低,所以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治疗方式。幸运的是,随着RNAi技术的发展,现在似乎看到了希望,如果Zilebesiran最终上市,将开启每半年一次注射的高血压治疗时代,极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升疾病控制率。当RNAi药物遇到慢性病,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呢?Zilebesiran是一种靶向性血管紧张素原(AGT)药物,它抑制了肝脏内的AGT合成,有可能导致AGT蛋白持久性降低,从而导致血管紧张素的持久性降低,最终达到长效降压的效果。以下是Zilebesiran的临床试验信息。这项二期临床试验共招募了394名患者,他们属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群体。在为期12个月的时间内,患者被分为五组,分别是每半年皮下注射150毫克组、每半年皮下注射300毫克组、每三个月皮下注射300毫克组、每三个月皮下注射300毫克组、每半年皮下注射600毫克组以及安慰剂组。在有效性方面,这次试验的主要终点是治疗三个月时收缩压的变化,次要终点是治疗六个月时收缩压的变化。报道显示,这次临床试验不仅达到了主要终点,还达到了次要终点,Zilebesiran能够持续降压超过15mmHg。与安慰剂相比,Zilebesiran组的患者在治疗六个月时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测量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获得了显著改善,这些数据表明Zilebesiran可以每半年注射一次。在安全性方面,虽然有一例患者因心肺骤停导致死亡,此外还有3.6%接受Zilebesiran治疗的患者和6.7%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但经过证实与研究药物无关。目前来看,Zilebesiran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具体试验结果将在即将举行的科学会议上公布。RNAi技术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被誉为第三代医药革命的领先者。那么,为什么RNAi技术如此有潜力?为什么一针可以经久有效,甚至半年?与其他类药物相比,RNAi药物有什么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疗效方面,如何实现一针半年的效果?首先,RNAi药物的起效是在转录后层面上,通过直接靶向mRNA抑制与疾病相关的蛋白产生,并调控细胞内外各种蛋白的表达,从而拓宽了可成药靶标的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次,RNAi药物的治疗是精准和个性化的,通过与靶标的碱基结合,加速靶标蛋白的降解,达到精准、低脱靶率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改进的RNAi疗法在体内的半衰期可以延长数月,这也是当前RNAi药物可以长期起效的根本原因。如今,RNAi药物似乎非常适合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前有PCSK9抑制剂Inclisiran,后有Zilebesiran,都可以实现半年一次的给药。值得一提的是,除了Zilebesiran之外,在降压药物领域还有其他正在研发的药物有何进展呢?据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超过百款处于IND及以上阶段的降压药,其中大部分是化学药物,占到了所有药物的80%以上。在生物药方面,Ionis公司的两款ASO产品ION-904和IONIS-AGT-LRx都是有潜力的竞争者。尤其是ION-904,作为一种针对AGT的后续药物,与IONIS-AGT-LRX相比,它的研发初衷就是降低给药频率。目前,该药物正处于临床二期阶段,还没有有效性相关的数据,但值得期待的是ION-904的给药频率。此外,AGMG0201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药物。据报道,接种三次高血压疫苗就能够获得出色的降压效果,而且高血压疫苗一次注射的效果可以持续约一年。不过,自从该药物于2017年完成第二期临床试验以来,没有查询到其后续的第三期临床试验。在化学药物方面,处于新药申请(NDA)阶段的阿普昔腾坦(aprocitentan)前景可期。阿普昔腾坦是Idorsia与Janssen联合开发的一种靶向双重内皮素受体ETAETB的口服小分子药物,也是首个将ETAETB抑制剂应用于高血压治疗的药物。它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方面有良好的疗效,临床三期试验结果显示,阿普昔腾坦可以在48周内显著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总结一下,如今全球有数亿高血压患者,其中约80%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每天服药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出现漏服和忘记服药的情况,导致药物疗效不佳。因此,实现药物的“长效化”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目前,全球有超过百款正在研发中的降压药物,期待创新药企尽快突破。
194

广东省肿瘤防治科普大讲堂丨名医揭秘“全身跑”的肿瘤防治方法

近日,由广东省卫健委、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简称“中肿”)、广东省抗癌协会联合广州日报推出的“广东省肿瘤防治科普大讲堂暨义诊活动”迎来了第三场,这次活动聚焦于淋巴瘤和血液肿瘤的防治知识。来自中肿的内科高岩副主任医师、内科王钊主治医师和头颈科李敏主管护师分别就《CAR-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淋巴瘤防治知多少》和《血液肿瘤、淋巴瘤患者的心理调适》这三个主题进行分享,为市民普及防癌抗癌知识,并回答了患者的问题。同时,当天名医专家们还在中肿的越秀院区、黄埔院区、中肿甘肃医院三个院区进行了同步的义诊活动。张远权在活动致辞中强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本次肿瘤防治科普大讲堂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肿瘤科普,进一步提高社会大众对科学防癌意识的认识,构建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鼓励更多的社会志愿者参与肿瘤防控工作,共同为社会的肿瘤防治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科普精彩看点一、CAR-T疗法:为T细胞装上“导航”,精准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CAR-T疗法是一种神奇的治疗方法,内科副主任医师高岩首先解释了淋巴瘤的概念。他指出,淋巴瘤是一种免疫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异常免疫细胞有关。在我国,淋巴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排名第8位,特别常见于60-70岁的人群,并且发病率逐年增加。淋巴瘤主要好发于淋巴组织丰富的器官,例如淋巴结、扁桃体、脾脏和骨髓。“淋巴瘤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高岩解释说,淋巴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手术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针对DLBCL而言,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或难以治愈的情况。在2021年6月,我国上市了第一种CAR-T药物,可用于治疗经过二线或更多治疗后仍然复发或具有难治性的成年患者,这为淋巴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CAR-T疗法到底是什么?高岩指出,身体内的细胞各司其职,为身体健康做出贡献,但正常细胞有时会突变成肿瘤细胞。此时,人体免疫细胞如T细胞能够通过辨别肿瘤细胞的特征来确认并消灭它们。然而,肿瘤细胞聪明地通过免疫逃逸机制来隐藏自己的特征。经过基因改造的CAR-T疗法使得T细胞仿佛装上了导航,可以识别并消灭癌细胞即使它们伪装得很好。CAR-T疗法涵盖了多个环节,包括诊断检查、采集白细胞、进行桥接治疗、进行淋巴细胞清除性化疗、回输CAR-T细胞、管理不良反应以及定期随访等。临床研究表明,CAR-T疗法可以使超过80%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超过40%的患者接受CAR-T疗法后可以生存超过5年。有些患者可能会问:这种治疗对身体有害吗?实际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性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是CAR-T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发热、低血压、心动过速、缺氧、寒战等症状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以及脑病、震颤、头晕、失语、谵妄等症状的免疫效应细胞相关性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高岩指出,这些症状多为轻至中度的,并不必过于担心。但是,患者必须注意管理不良反应,并进行定期复查。二、淋巴瘤≠淋巴癌淋巴癌和淋巴瘤不是同一种疾病。内科王钊主治医师在科普讲座一开始就澄清了患者常常认为的谬误。他指出,如果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并经过检查发现是淋巴癌,淋巴癌和淋巴瘤并不是同一种疾病。王钊解释,一般来说,医学上将起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为"癌",例如肺癌、肝癌等。而起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骨等的恶性肿瘤则称为"瘤"。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病情进展迅速的淋巴瘤,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例,主要发生在50-70岁的男性中较为常见。其主要症状是淋巴结无痛性、逐渐增大。约有40%-60%的患者还可能在胃肠道、皮肤及其他器官中发现淋巴瘤的生长,导致多种不适感。不过,这类淋巴瘤经过规范化治疗后,患者的治愈率较高。而惰性淋巴瘤则症状不明显,疾病进展缓慢,许多人在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王钊表示,淋巴瘤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首先是免疫功能的缺陷。如果有遗传性的免疫功能不良,淋巴瘤就更容易发生。其次,病毒感染也是一个因素。例如,在感染艾滋病毒(HIV)等病毒的基础上,引发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的概率很高,从而导致淋巴瘤的发生。第三,细菌感染也可能是一个原因。例如,幽门螺旋杆菌不仅会引发肠胃疾病,还会并发淋巴瘤。第四,接触致癌物质也是一个因素。如果患者在工作中经常暴露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放射线下,就很容易患上淋巴瘤。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也可能引发淋巴瘤。“淋巴瘤属于最敏感的肿瘤之一,化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适合接受化疗的患者应该积极配合。”王钊指出,尽管化疗可能会带来一些毒副作用,但口服或输注化疗药物可以使药物的作用遍及全身,从而充分消灭潜在的淋巴瘤细胞。而且,与仅仅进行放疗或手术治疗相比,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优化,通过化疗治疗后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如何预防淋巴瘤需要注意什么?王钊建议,我们应该避免长时间熬夜、吸烟和饮酒。在日常饮食中,要避免食用过热、过凉或坏掉的食物。对于老年人和患有遗传基因的人来说,可以多摄入碱性食物。此外,要注意适量摄取多种维生素,保持轻松的心态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同时一定要定期进行体检。王钊强调了患者必须选择专业的医院和淋巴瘤专科医生,在治疗前要关注治疗效果、毒副作用、价格等重要信息。要详细记录用药后的反应情况、检查结果的异常值、过去的主要治疗进程等信息。如果需要转诊,一定要携带既往就诊的文字记录、影像学照片、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等资料。三、患者心理调适:专注当下,而非担忧未来和懊悔过去许多患者告诉我,被诊断为癌症后,常感紧张焦虑,无从继续生活。我想说的是,面对这种挑战,担心是正常的,我们医务人员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并不孤单。头颈科主管护师李敏告诉患者们,在专注治疗病情的同时,医务人员也会花很大精力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在患病过程中,患者会有许多想法涌现。例如‘如果我的治疗进展不顺利,该怎么办?’‘假如治疗后再次复发,应该怎么办?’‘如果我之前更注重自身健康,是不是就不会生病?’当出现这些想法时,会让人沉入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中。”李敏提到,这些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没有专注在当前,而是不断地担心未来和懊悔过去。“我想与大家分享一种心理调适的方法,即‘正念’。”李敏指出,这是一种心智锻炼的方式,全球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了这种心理调适方法的有效性。“正念是一种意识当下的能力,它让我们不再被脑中有关未来和过去的思绪所困扰。”随后,李敏带着患者们进行了一些小练习,大家闭上眼睛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我们可能会听到手机的铃声,听到呼吸声……当我们运用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体验时,我们正处在当下。”那难道日常生活中我们什么都不应该去思考吗?李敏解释道,我们并不是要“空白思考”,而是不受各种复杂思绪的控制,主动地选择要思考哪些问题,将被动转化为主动。李敏提到,当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感到紧张时,可以尝试一下"热汤呼吸法"来放松。她说,可以想象眼前有一碗热汤,如果想要把汤吹凉,我们的呼吸状态会有所不同,呼气的时间会变长,吸气的时间会变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好地调节副交感神经系统,使我们逐渐放松下来。她还推荐患者阅读三本书,《正念:此刻是一枝花》、《正念:癌症康复》和《自我关怀的力量》。如果患者有心理困扰,也可以预约心理舒缓门诊来寻求帮助。科普义诊预告自9月9日起,广东省肿瘤防治科普大讲堂暨义诊活动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举行八场周末科普和义诊活动,每场活动将专注于一种常见的肿瘤类型。10月14日上午,第四场科普义诊活动将以肝胆胰肿瘤的防治为主题。这次活动不仅有线上科普讲座,还将在线下同步进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视频号、广州日报新花城App、广州日报健康有约视频号、触电新闻、荔枝网直播等平台都将同步直播。此外,当天还将在中肿越秀院区、黄埔院区以及兰州的中肿甘肃医院同步举行线下义诊活动。
14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效果显著还能减轻副作用

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中医师袁国荣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他认为,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精准治疗理念相结合,能够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延长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并减轻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过程吧。“看中医好,还是看西医好?”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中医师袁国荣经常听到的患者疑问。“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效果更好。”在他看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精准治疗理念相结合,能够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延长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并减轻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中药配合化疗,给予了令人惊喜的巨大效果。“我妻子之前曾患过中风,身体状况较弱。在我们当地医院进行了两次化疗后,她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失眠、便秘问题,甚至连走几步路从客厅到餐厅都变得异常艰难。那时候,我意识到能够全家人团聚享用一顿美餐是多么珍贵。”孙奶奶的丈夫回忆起妻子当时的状况,仍感到非常心疼。10年前,孙奶奶(化名)刚刚接受结肠癌手术,本以为切除肿瘤后一切就能恢复正常,然而接下来却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化疗过程。经历了两次不愉快的经历后,尽管家人不断劝说,孙奶奶仍然坚决拒绝再次接受化疗。但是,当地医院的医生考虑到她的结肠癌已经进入三期(中晚期),肿瘤可能随时复发,所以需要进行6次化疗。正当家人犹豫是否应该继续化疗时,他们听说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怀着试一试的心态,他们多方打听后带着孙奶奶来到袁国荣教授的诊所接受治疗。袁国荣在孙奶奶入院后,为她开了经典中药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并进行了个性化的加减治疗。3天后,孙奶奶的恶心和纳差症状明显减轻,大便通畅,精神逐渐恢复。在孙奶奶的基本营养和身体状态有所改善后,袁国荣考虑结合孙奶奶的个人情况,适时再次进行化疗,采用化疗结合中药治疗的方法,计划接下来的6次化疗。化疗过程大约持续了大约半年的时间,我们根据孙奶奶的病情和耐药情况不断调整中药的配方和用量。一旦她的身体不能承受西医的抗癌化疗,我们就会停止该治疗,给予身体恢复的时间,但中医中药的治疗从未中断。袁国荣表示,接下来的六次化疗相对较平顺,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令人惊喜的是,在接下来的十年的随访中,她的肿瘤从未复发。根据不同的伤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让患者能够获取最大的康复效益。简单来说,人体就像土壤,癌细胞就像种子。当种子生命力强,土壤环境适宜时,癌细胞就会在土壤中扎根、发芽和成长。袁国荣介绍,“连根拔起”这些癌细胞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调理”和“杀”。所谓“调理”,就是通过一些肥料改善土壤的环境,让它不适合癌细胞种子的生长。换言之,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肿瘤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杀”就是采用西医的快速治疗方法,直接消灭癌细胞,但并不能排除肿瘤复发的可能性。因此,中医观点认为,肿瘤疾病是全身病症在局部的表现。西医使用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来治疗局部病灶,尽管治疗效果显著,但放化疗可能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果精气受损,就需要通过养阴生精来修复;如果气血受损,就需要养补气血;如果脾胃受损,就需要调理和补充脾胃功能;如果肝肾受损,就需要滋补肝肾功能。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这些调理和滋补的方法。因此,将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治疗肿瘤疾病,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中医擅长于扶正,而西医擅长于祛邪和解毒。袁国荣认为,我国目前的一大特色是中西医结合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理病期和体质特点,采取灵活的中西医结合方式。对于早中期的肿瘤患者,可以以西医为主进行治疗,辅以中医的治疗方法;而对于晚期的患者,则可以综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或者只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国中医药专家袁国荣指出,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并取得良好的疗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医药可以预防肿瘤术后的复发。第二,中医药可以减轻肿瘤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的毒副作用。第三,中医药可以巩固肿瘤放化疗后的疗效,有效防止肿瘤复发。第四,中医药可以治疗无法承受放化疗的老年肿瘤患者。第五,中医药可以治疗各种结节病变,并起到预防癌变的作用。最后,中国中医药专家袁国荣指出,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中医药可以预防肿瘤术后的复发,减轻肿瘤治疗的毒副作用,巩固放化疗的疗效,治疗老年肿瘤患者,以及预防癌变。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以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168

康方生物与Summit就依沃西的合作入围Scrip “2023年度许可交易奖”

近日,康方生物宣布,依沃西(PD-1/VEGF双抗)成为了六个入围交易项目之一,这得益于与SummitTherapeutics达成的创纪录的权益许可合作。依沃西是康方生物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康方生物在2022年12月将依沃西在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权给了Summit公司,合作交易总金额达到了五十亿美元。康方生物还将获得依沃西在授权地区销售净额的低两位数提成。此次重要合作的达成体现了依沃西在全球临床价值和商业化潜力上的巨大优势,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单个创新药权益许可交易额最高的记录。康方生物和Summit正在全力推进依沃西在全球的新药研发和上市过程。目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受理了依沃西一项新药上市申请,并将其列为优先审评项目。此外,在全球范围内,依沃西还在开展另外四项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其中三项以PD-1单抗为阳性对照药物,而Summit推动的两项则为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依沃西是一种针对PD-1和VEGF的双抗(双重抗体)药物,也被称为AK112。依沃西是由康方生物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采用本公司独特的Tetrabody技术设计。该药物可同时阻断PD-1与PD-L1和PD-L2的结合,以及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在多种瘤种(如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和肝细胞癌)中,联合应用PD-1抗体和VEGF阻断剂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疗效。由于VEGF和PD-1在肿瘤微环境中同时存在表达,相比于联合疗法,AK112作为单一药物同时阻断这两个靶点,可能更有效地阻断这两个通路,并增强抗肿瘤活性。2022年12月,依沃西提出了一项合作方案,该方案总交易额高达50亿美金(首付款为5亿美金),还额外提供销售净额的两位数提成。根据该合作方案,依沃西授予美国SummitTherapeutics公司在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开发独家许可权,这一交易金额创下中国单个创新药物对外权益许可最高交易金额的纪录。此前,依沃西在肺癌领域的3项适应症已获得中国药监局(CDE)授予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2023年8月,依沃西的首个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获得了受理。目前,药监局已批准开展依沃西联合化疗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III期临床研究,用于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同时,依沃西单药和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的III期头对头研究(NCT05499390)以及依沃西联合化疗和单独化疗的III期研究(NCT05184712)已经完成入组。这些研究分别考察了依沃西在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和EGFR突变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156

肝癌靶向药都有哪些?如何进行选择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而且往往在较晚的阶段才被发现,这导致了治疗的挑战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靶向治疗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靶向药物通过抑制特定的分子和信号通路,针对癌细胞的特定变异提供治疗效果。那么,肝癌靶向药都有哪些?又如何进行选择呢?在肝癌的靶向治疗中,有几个重要的靶点和药物: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GFR在肝癌中的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一些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例如埃洛替尼(Erlotinib)和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重要过程,VEGFR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多吉美酮(Sorafenib)和雷帕替尼(Regorafenib)是在肝癌治疗中使用的抑制VEGFR的靶向药物,通过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3.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激酶(CDK):CDK在癌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利妥昔单抗(Lenvatinib)是一种靶向多种CDK的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癌。选择适合的肝癌靶向药物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和肿瘤的分子特征。以下是一些选择靶向药物的常见依据:1. 分子标志物检测:对肝癌标本进行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例如EGFR的突变状态或表达水平,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特定的靶向药物。2. 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了解不同药物在治疗肝癌方面的临床试验结果是选择合适靶向药物的重要参考依据。关注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以及对特定亚型肝癌的疗效。3. 患者的整体状态:考虑患者的年龄、肝功能、合并疾病等因素。一些靶向药物可能对特定患者群体有限制,因此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选择。4. 个体化治疗:靶向药物的选择应基于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经验进行决策。肝癌靶向药物的发展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肝癌之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特征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总之,肝癌靶向药物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和肿瘤的分子特征。通过分子标志物检测、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患者整体状态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医生可以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肝癌靶向药物,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124

西部门诊管理联盟落地成立,推动门诊服务水平提升

近日,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举行的仪式上,西部门诊管理联盟和西部多学科(罕见病)管理联盟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西部地区的门诊管理服务能力迈入了标准化、连续化、同质化的新阶段。成立仪式在新桥医院举行,新桥医院陈许波副院长发表了致辞,军地副理事单位代表也进行了发言。在仪式上,副理事单位和成员单位进行了联盟授牌和学术交流活动。西部门诊管理联盟由新桥医院门诊部牵头,第一批成员包括14家军队医院和40家地方医院,覆盖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西藏等地。联盟的重点工作包括门诊规范管理、人才培养和疑难危急重症多学科会诊等领域。通过创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医护专业培训、病例多学科会诊、技术协作、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功能。这将有助于实现分级诊疗模式,让患者在基层得到首诊、常见病和慢性病得到治疗,而疑难危急重症则在上级医院得到专业的诊疗,提升门诊服务质量,造福广大患者。新桥医院门诊部余江主任介绍了联盟的目标和意义,强调了提升西部门诊管理服务水平和疑难重症多学科诊疗能力的重要性。作为重庆市门诊质量控制中心和医学协会门(急)诊管理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新桥医院门诊部在门诊质量管理和服务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地位。近年来,门诊部在余江主任的领导下,不断探索门诊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以及门诊服务的全链路标准化等特色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另外,门诊部还成立了多学科MDT诊疗中心,组建了专业的MDT专家团队,为复杂、疑难、重症、罕见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次西部门诊管理联盟的成立将为改善西部地区的门诊管理服务水平和疑难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做出重要贡献。联盟的合作将促进学科共建、资源互补和绿色通道的建立,进一步提升门诊服务质量,让更多患者受益。
164

北大成功开发中国心脏健康饮食,降压效果惊艳,堪比药物

近日,北京大学的武阳丰教授在美国心脏协会的旗舰期刊《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ffects of Cuisine-Based Chinese Heart-Healthy Diet in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mong Adults in China:Multicenter,Single-Blind,Randomized,Parallel Controlled Feeding Trial ”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设计了中国心脏健康饮食(简称CHH饮食),并验证了它对降低血压的效果,与降压药物相提并论。具体而言,CHH饮食对于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在食用CHH饮食4周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下降。相比普通饮食,CHH饮食可以使血压平均下降5.0/2.8mmHg。而在CHH饮食的基础上,血压下降了15.0/6.7mmHg,比普通饮食更低,降压幅度多出10/3.8mmHg。此外,不同菜系对于血压降低效果的差异并不明显。本研究对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4个城市的265名参与者进行了分析。这些参与者的基线收缩压为130-159mmHg,并随机分成了两组,其中CHH饮食组包含了135名参与者,而对照组则包含了130名参与者。在开始进行研究时,所有参与者均食用了当地常规饮食,以进行为期七天的导入期。之后,参与者接受了为期28天的连续饮食干预。研究人员为参与者推荐了四种对心脏健康有益的中国传统美食,包括鲁菜、淮阳菜、粤菜和川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向研究对象透露所给予的饮食是哪一种,血压测量由与研究人员无关的工作人员执行。研究者详细记录了研究对象每餐的食物摄入量和剩余量,以及其他与研究无关的食物摄入情况。为了达到有效的降压健康目标,CHH饮食相对于普通中国饮食,在钠的摄入方面减半,每天从6g减少到3g。同时也减少了11%的脂肪摄入量,增加了4%的蛋白质和8%的碳水化合物,还增加了钾、钙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CHH饮食和对照饮食的每日平均营养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为期28天的饮食干预后,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下降了5.0mmHg和2.8mmHg,而CHH饮食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则分别平均下降了15.0mmHg和6.7mmHg。在CHH饮食组与普通饮食组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为10/3.8mmHg,效果与降压药物相当。CHH饮食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根据研究人员的估计,遵循中国的心脏健康饮食习惯,可以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减少20%,心力衰竭发生率减少28%,全因死亡率减少13%。另外,不同的菜系对降压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参与者对于味道和口味方面的喜好度几乎达到满分,一致给予好评。拿鲁菜来举例,将CHH饮食与普通饮食的一日菜单进行比较:在成本方面,CHH饮食和常规饮食的平均成本分别为24元/天和21元/天。每降低1mmHg的收缩压所需的成本效益比为每天0.4元,这在大众可支付的范围内。最重要的是,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数量没有差异,并且没有任何与饮食干预相关的不良事件。武阳丰教授指出,CHH饮食不仅适合中国人,还适合喜欢中餐的国际友人。它是一种美味、经济实惠、健康的选择,有望成为继DASH膳食和地中海膳食后的世界第三大健康饮食。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中国心脏健康饮食对降低血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这种饮食与药物具有没有本质区别的效果,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通过健康饮食控制血压的方案和信心。
179

新型靶点BRD9或有望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不佳的癌症类型,而其与胰腺癌干细胞样细胞(CSCs)的存在有关。CSCs对化疗策略的反应不佳,并且其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可能阻碍了对CSCs消除的新型策略的开发。近期发表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阻断胰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生长的特殊蛋白,该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治疗胰腺癌的新策略。胰腺癌是一种致命的癌症类型,常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导致预后不佳。CSCs是胰腺癌重要的细胞群体,已被证明增加了对化疗的耐受性,因此消除CSCs已成为开发胰腺癌治疗策略的基本目标。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驱动CSCs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了解不足。研究人员从牛津大学等机构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阻断胰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生长的特殊蛋白,名为BRD9。他们认为表观遗传学蛋白对于维持CSCs的耐受特性非常重要,因此BRD9蛋白可能是CSC行为的调节因子。通过抑制BRD9蛋白,研究人员发现可以显著减少CSCs的自我更新、侵袭性以及对化疗的耐受。这一发现为开发新型胰腺癌治疗策略提供了希望。BRD9的抑制能够阻断胰腺癌干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并改善对化疗的敏感性。这一研究发现为将已知的化疗策略与新型治疗性靶点相结合,开发能够清除胰腺癌中CSCs的新策略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综合应用先前已知的化疗策略和针对BRD9的治疗,研究人员有望更有效地针对胰腺癌的大部分肿瘤细胞群和CSCs,从而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率。这项研究结果为胰腺导管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针对BRD9这一潜在的治疗性靶点,可能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综合表观遗传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CSCs在胰腺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开发针对CSCs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这项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此外,针对BRD9的治疗策略也需要克服一系列挑战,包括药物渗透性等问题。但这一研究结果为胰腺癌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潜在的治疗目标。随着对胰腺癌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对该疾病的理解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进步。对CSCs的更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胰腺癌的复杂机制,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这项研究能为未来胰腺癌治疗的发展和患者的福祉做出重要贡献。
352

甘李药业门冬胰岛素哈萨克斯坦中标,国际市场拓展再传喜讯

近日,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李药业)宣布,该公司最近在哈萨克斯坦政府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招标采购项目中取得了成功。甘李药业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的身份,中标了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和胰岛素注射笔,将在未来一整年内向哈萨克斯坦市场供应所需量。甘李在此次竞标中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招标程序和官方产品技术评审,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价格成功中标。这加强了公司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持续前进的步伐,为甘李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带来了新的推动力。甘李药业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RapilinTM)于去年8月在哈萨克斯坦获得了上市批准,成为公司首次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身份在海外市场获得产品上市批准的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甘李品牌产品成功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今年5月,甘李药业的胰岛素注射笔(GanleePenTM)也获得了哈萨克斯坦注册批准,进一步完善了该公司在当地市场的糖尿病治疗产品布局。甘李将积极履行“一带一路”倡议,采取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政策、寻找合作伙伴、适应当地需求等。同时,他们将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加强药物研发、技术创新和产品合作,以期为患者、医务工作者和医疗保障体系提供更有价值的治疗选择。
1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者揭示肠脑轴在暴饮暴食中的驱动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者们在Cell Metab.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引人注目的研究,题为“Microbiota-gut-brain axis drives overeating disorders”。他们发现,压力和节食史的结合改变了肠道微环境,从而影响了肠脑轴,导致人们过度偏好可口的食物,并增加了能量摄入。暴饮暴食症(OD)是一种以对食物的控制减少和过度进食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OD患者通常在压力下会对高能量和美味的食物产生强烈的渴望。而OD患者的饮食和压力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这种症状可能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并在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动物在受到压力和节食史的影响下,也会表现出类似于OD的暴饮行为。然而,ODs的具体神经回路以及其病理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小鼠模型和ODs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是OD小鼠和神经性贪食症(BN)患者过量摄入适口食物的原因。他们还发现,压力与节食史相结合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代谢发生显著变化,进而通过肠脑轴影响相关的大脑区域。研究者进一步进行了实验,发现通过移植益生菌普氏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或膳食补充剂,可以恢复肠-脑通路的活性,从而缓解ODs患者的症状。这一发现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综上所述,饮食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者们的发现揭示了肠脑轴在ODs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导致人们对高能量食物的过度偏好。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暴饮暴食症。
101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