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新型靶点BRD9或有望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发布时间:2023-10-09 15:43:32 1327次浏览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不佳的癌症类型,而其与胰腺癌干细胞样细胞(CSCs)的存在有关。CSCs对化疗策略的反应不佳,并且其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可能阻碍了对CSCs消除的新型策略的开发。近期发表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阻断胰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生长的特殊蛋白,该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治疗胰腺癌的新策略。

1696682078971_1938376.png

胰腺癌是一种致命的癌症类型,常常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导致预后不佳。CSCs是胰腺癌重要的细胞群体,已被证明增加了对化疗的耐受性,因此消除CSCs已成为开发胰腺癌治疗策略的基本目标。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对驱动CSCs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了解不足。

研究人员从牛津大学等机构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阻断胰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生长的特殊蛋白,名为BRD9。他们认为表观遗传学蛋白对于维持CSCs的耐受特性非常重要,因此BRD9蛋白可能是CSC行为的调节因子。通过抑制BRD9蛋白,研究人员发现可以显著减少CSCs的自我更新、侵袭性以及对化疗的耐受。这一发现为开发新型胰腺癌治疗策略提供了希望。

BRD9的抑制能够阻断胰腺癌干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并改善对化疗的敏感性。这一研究发现为将已知的化疗策略与新型治疗性靶点相结合,开发能够清除胰腺癌中CSCs的新策略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综合应用先前已知的化疗策略和针对BRD9的治疗,研究人员有望更有效地针对胰腺癌的大部分肿瘤细胞群和CSCs,从而提高疗效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这项研究结果为胰腺导管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针对BRD9这一潜在的治疗性靶点,可能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综合表观遗传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CSCs在胰腺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为开发针对CSCs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而,这项研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此外,针对BRD9的治疗策略也需要克服一系列挑战,包括药物渗透性等问题。但这一研究结果为胰腺癌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潜在的治疗目标。

随着对胰腺癌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对该疾病的理解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进步。对CSCs的更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胰腺癌的复杂机制,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这项研究能为未来胰腺癌治疗的发展和患者的福祉做出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

NMPA批准辉瑞、BMS、以岭等药业5款创新药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宣布批准了5款药品的上市,其中有3款是中药创新药。1.颂狄多颂狄多是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申报的一种1类创新药,商品名称为氘可来昔替尼片。该药适用于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适用于系统治疗或光疗。氘可来昔替尼是一种TYK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根据了解,氘代药物是通过将药物分子上的特定位置替换为氘(氢的同位素)而获得的药物。相比于非氘代药物,氘代药物具有以下优势: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降低用药频率,减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然而,氘代试剂的劣势在于价格昂贵且反应条件要求严格。氘可来昔替尼于2022年9月9日获得FDA批准上市。随后于2022年9月26日,日本也批准其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广泛性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2.乐复诺乐复诺是一种由辉瑞公司开发的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胶囊,属于1类创新药。乐复诺适用于12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重度斑秃患者。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能够以不可逆的方式抑制JAK3和酪氨酸激酶家族。Ritlecitinib是一种在今年6月获得FDA批准的药物,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严重斑秃患者。并且今年9月19日,Ritlecitinib还获得了EMA的批准上市,这是基于ALLEGRO研究项目的结果,其中包括IIb/III期ALLEGRO研究(NCT03732807)。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Ritlecitinib在12岁及以上斑秃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包括全秃和普脱。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的50mgRitlecitinib组中,有13.4%的患者在24周后头发覆盖率达到90%或更高(SALT≤10),而安慰剂组只有1.5%。此外,研究还评估了患者的健康自评指数(PGI-C),结果显示,在第24周时,有49.2%的患者表示斑秃情况得到了“中度”甚至“极大”的改善,而安慰剂组则只有9.2%。3.通络明目胶囊通络明目胶囊是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中药1.1类创新药。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羟苯磺酸钙胶囊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对该药品进行了开展。根据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试验组表现出了更好的效果,对于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而言。这种药物的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补益气血,止血消肿,还能改善视力,适用于2型糖尿病引起的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因为血液淤滞和体内阴阳不足引起的眼底点片状出血、目干等相关症状。这种药物的推出为那些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项。4.小儿紫贝宣肺糖浆该糖浆的主要成分是紫贝,能够有效缓解儿童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有助于改善肺部病变并增强免疫力。此外,该糖浆口感可口、易于吸收,非常适合小儿服用。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是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创新药品,属于中药1.1类。该药经过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该药可以疏散风热、宣肺止咳,适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引起的咳嗽,伴有咳痰、汗出、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这种药物的推出为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儿童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案。5.枳实总黄酮片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枳实总黄酮片1.2类中药创新药的药品上市许可的持有人。该药主要成分是从枳实中提取的总黄酮类物质。该药物进行了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该药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烧灼感和上腹疼痛等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这种品种的推出为那些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法。
1789

医药代表受到严格监管,行业规范再度加强

监管持续升级,从医药代表到药企都受到影响。1、医药代表备案制再被强调近日,安徽省药监局发布了一份通知,标题为《第七分局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医药代表管理》。通知中提到了多项措施,旨在加强医药代表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于企业而言,有必要进行自我检查和纠正工作。我们通过企业微信群对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广泛动员和部署,并对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同时,我们也提出了关于开展自我检查和纠正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及时了解医药代表的备案信息,对其学术推广行为进行限制、修正和规范,严禁违规开展业务。医药代表备案制度自2017年开始被纳入议程,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整治药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的要求,其中之一为加强对医药代表的管理,建立医药代表登记备案制度,并及时公开备案信息。国家药监局于2020年12月发布了《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各地陆续落实医药代表备案制度。不同医院在细节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整体上更加趋向严格化。各地医院都普遍实行“定时定点定人”、“有预约有流程有记录”等规定。与此同时,安徽省对医药代表推销行为进行限制并不是第一次。以前,一些地方甚至直接对此进行了具体的处罚。比如,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曾规定,若发现并核实医药代表违反了制度规定,首次违反将停止采购和使用该代表所推销的医药产品三个月;再次违反将将该代表及其所属企业列入医院黑名单,并禁止其在未来五年内在医院从事业务活动。医药代表的不规范行为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在业务活动中给医院工作人员送礼物、现金、请吃饭等,以及在医疗区向患者推销代理的药品和耗材等。《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指出,医务人员不允许参与或接受任何影响医疗服务公正性的宴请、礼品、旅游、学习、考察或其他休闲社交活动,也不能参与以某医药产品的推荐、采购、供应或使用为交换条件的推广活动。《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明确将医药代表等相关人士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整治工作的主要重点。具体而言,包括“所有与各级各类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相关的经销商、医药代表等人员,以各种名义或形式实施‘带金销售’、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提供回扣、假借各种形式向有关机构输送利益等不正之风问题”。2、将以医药代表违反规定作为切入点,对相关药企进行合规性检查按照安徽省药监局的要求,结合日常监督检查,针对发现医药代表违规从事业务较多的企业,进行原因分析,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企业合规检查。对于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无论是生产还是经营企业,都要遵守规范是十分重要的。在安徽省的通知中,强调了企业微信群作为宣传和动员的重要手段。通过医药代表登记制度和医药招采信用评估制度,将医药代表和代理商等不符合规定的推广行为与医药企业紧密联系,通过信用评级迫使企业规范自身行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全国在监督医药代表“违规拜访”方面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对于以贿赂销售和私下销售等不正当行为将会采取进一步整治措施。有些医院还直接带走“违规拜访”的医药代表进行谈话。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医院开始进行集体谈话,对供应商等进行约谈。玉山县中医院在8月份举行了药品和耗材供应商集体廉洁谈话暨推进“勤廉玉中”建设大会。会议邀请了医院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所有中层干部,以及与医院有业务往来的80多家药品和耗材供应商的法人代表和销售代表参加。海宁市中医院于7月份举办了一场供应商代表廉洁约谈会,主题为“共筑'亲情'关系,共建清廉医院”。会议吸引了近30名供应商代表的参与。就在具体的工作安排方面,一些医院已经直接公布了部门的详细工作分工。举例来说,山东省立医院明确定义了药学部、医学工程管理办公室、纪委、行风建设办公室等部门的具体职责,并实现了医药代表接待的预约制。宁夏贺兰县中医医院规定了医药代表拜访的接待时间,即每月25日下午3点到5点半。医药代表的接待采取了预约制,通常需要提前5个工作日在医院的公众号上下载并填写医药代表来访的预约登记备案表。通过实行预约制,医院不仅能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能增加医疗机构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有效防止“红包”现象的出现。从医药代表到医院、药企等,链条上的相关人员行为都在被监督,一旦违规必然追究,医药环境正在不断被净化。
876

默沙东K药前三季度销售业绩突破184亿美元,市场表现强劲

默克公司的官方网站于10月26日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务报表显示,该季度的营收达到了159.6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这一增长主要来源于该公司在肿瘤和疫苗领域销售额的持续增长。按照不同的业务进行划分,制药业务的销售额为14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动物保健业务的销售额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的增长主要受益于牲畜和伴侣动物产品组合的定价提高。毒品K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一起承担着重要的责任K药(Keytruda),作为当红明星产品和新药王头号竞争者,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为公司贡献了63.38亿美元收入。前三季度的总收入达到了18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K药的销售额增长主要是由全球早期适应症的使用率提高(包括TNBC和RCC),以及全球对转移性适应症的持续强劲需求推动。Gardasil/Gardasil9,一种备受关注的HPV九价疫苗,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2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前三个季度的总收入为70.1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是促使销售额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K药和Gardasil/Gardasil9继续发挥着默沙东业绩的关键作用。默沙东也在全力以赴地推动K药的研发工作,将其打造成一颗超级炸弹。联合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和联合ADC将成为K药未来的发展策略。此外,默沙东目前还在致力于拓展K药的适应症,包括刚刚在本月获批的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的适应症,将K药在新辅助治疗环境中的应用范围扩大了。除此之外,默沙东还进行了多项高价值合作,与国内外多家ADC开发企业如科伦博泰、第一三共等紧密合作,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一条庞大的ADC产品线。需要注意的是,尽管K药备受瞩目,但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也表现强劲。虽然目前尚未公布司美格鲁肽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数据,但截至2023上半年,其总销售额达到了622亿丹麦克朗(约合9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87%,预计全年业绩将超过200亿美元。司美格鲁肽与K药一同被视为药物领域最有竞争力的候选药物,而今年的“药王”之争将引人注目。Lagevrio是一种令人惊喜的新冠口服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治疗症状,还能带来意外的好处。在新冠疫情已经逐渐得到控制的背景下,辉瑞和莫德纳等曾经在新冠产品领域获利丰厚的药企销售额大幅下滑。然而,默沙东的新冠口服药Lagevrio(Molnupiravir)在第三季度却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同比增长,达到6.4亿美元,增长率高达47%。默沙东解释称,此增长主要得益于日本市场需求的增加。在日本市场上,默沙东是领先的公司,其Lagevrio药物是全球首款上市的新冠口服药。2022年,该药的全年销售额达到56.8亿美元。默沙东预计,到2023年,Lagevrio药物的收入将下降82%,约为10亿美元。然而,目前的情况看来,Lagevrio药物2023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达到了5.95亿美元,前三个季度合计达到了12.35亿美元。这已经超出了之前预期的全年销售额,对于默沙东来说,这是一个意外又惊喜的收获。
935

广州药品采购平台发布集采易短缺、急抢救药品

近日,广州药品采购平台发布了一则《易短缺和急抢救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 (征求意见稿) 》,对采购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根据新规则,对于独家品种,只需要符合报价规则即可直接中选;对于两家以上报价的品种,会淘汰其中报价最高的一家。这个征求意见稿还提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季度信息。首先,制定P0价格时,要参考过去一年内产品的实际交易价格,而不是各地挂网价。这就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价格管控能力,以免某个地区出现过低的采购价导致品种的有效报价被拉低。其次,过评价的品种将享受价格优待,可以是非过评价品种的1.8倍。此外,在联盟选区上,最低价品种可以供应全部地区,而非最低价的品种则按照地区依次选择。最后,医疗机构将有自主权来确定选区内的中选产品。从采购目录品种的销售额看,全国市场年销售额在1亿及以下的居多,只有少数品种销售额超过10亿。可以预见的是,这次广东集采对当前的价格体系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这种方法扩展到全国范围,就有可能改变目前急抢救药品的挂网模式。因此,企业和代理商朋友们需要引起重视。新规则的发布将为广州药品采购平台的采购过程带来一些变化。对药品生产企业和代理商来说,适应新规则并具备更好的价格管控能力将是一个挑战。然而,这也为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药品供应的稳定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总之,广州药品采购平台的征求意见稿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对于提高采购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我们期待这些改革能够真正推动药品采购市场的良性发展。
713

特定遗传改变或可作为鳞状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性治疗反应的预测指标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上的两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科隆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揭示了鳞状细胞肺癌这一难以治疗的亚型中的新型遗传改变。这或许就会暴露出肿瘤的弱点,从而就有望帮助科学家们进行一定的治疗干预。研究表明,肿瘤形成期间可能会发生特定的遗传改变,并且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致癌基因,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发现的。致癌基因是一种能够促进肿瘤生长的基因,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靶向药物治疗来抑制。与传统化疗相比,这种方法通常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低的副作用,因此,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可能是治疗这类癌症更成功的第一步。最新研究发现,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遗传修饰现象。这种修饰会影响FGFR1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外结构域的移除。而该结构域在FGFR1蛋白的激活和调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FGFR1蛋白所存在于细胞膜中,它的发现使得该蛋白可以与细胞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接触与交互。特殊的遗传改变或能预测鳞状细胞肺癌患者是否会对靶向性疗法产生反应研究表明,如果细胞外结构域(即细胞朝外突出的部分)缺失,将导致肿瘤细胞持续发出生长信号并使受体无法接收停止信号,从而导致肿瘤继续生长。但积极的一面是,FGFR抑制剂已被用于临床实践,如治疗膀胱癌。这种抑制剂是一种特殊的药物,能够结合蛋白质并促使其失活。该研究的第一作者FlorianMalchers表示,我们希望新的研究结果能为特定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13年前,研究人员首次在肺鳞状细胞癌中发现了FGFR1的扩增,扩增是肿瘤中基因拷贝的多次出现。然而,不幸的是第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只有依据扩增来选择FGFR个体化疗法可能不够充分。仅有11%的患者通过接受FGFR抑制剂治疗获益。在这个患者群中研究人员发现了FGFR1蛋白的遗传修饰(细胞外结构域的移除)与肿瘤体积显著减少之间的关联,因此,这些研究结果或许为这个患者群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829

恒瑞医药获批注射用新药SHR-3032,助力肾移植患者治疗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了广东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子公司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该公司开展注射用新药SHR-3032的临床试验。这项创新药将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以及潜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诸多数据显示,我国肾脏病患者数量庞大,而肾移植是改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的首选方法。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我国已登记的血液透析患者达到524,467名,其中30,502名患者已经登记在肾移植等待名单上,但仅有10,793名患者进行了肾移植手术。而2015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实施的肾脏移植手术共有39,881例,但其中大多数是来自已故供者的器官。在肾移植领域,移植物存活率和患者存活率是影响移植受者结局的重要指标。根据美国的流行病学数据,2008年至2011年期间,接受已故供者肾移植的受者,其移植物的10年存活率为53.6%,而受者的10年存活率为66.9%。值得注意的是,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以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反复发生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尽管近年来肾移植技术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高了移植的近期存活率,但远期存活率仍不尽如人意,有近一半的患者在术后10年内发生移植物失去功能和死亡。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的指南建议在肾移植术前或术中即开始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主要目的是预防排斥反应和保护移植物功能。长期维持治疗方案通常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但由于肾毒性和心血管事件等不良反应的存在,限制了其应用。而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注射用新药SHR-3032,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SHR-3032被列为一类创新药物,其研发的目标是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以及潜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此药有望为肾移植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为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做出贡献。总的来说,恒瑞医药的新药SHR-3032的获批对于改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生存,提高肾移植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期待的是,随着这项创新药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肾移植患者将有更多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将为提高肾移植手术的长期存活率带来新的希望。
1562

非遗传机制肺癌治疗的新突破

近日,在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之一的City of Hope以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一项关于肺癌治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该研究发现,非遗传机制在影响肺癌患者对某种癌症疗法的耐药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该研究团队的重点是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抗癌药物sotorasib的耐药性。sotorasib通过抑制一种名为KRAS G12C的蛋白质特定突变来阻止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研究结果显示,最初,大多数肿瘤细胞对sotorasib都非常敏感。然而,一些细胞通过非遗传机制实现了对该疗法的耐受性,而非通过基因突变或操纵KRAS-Sotorasib相互作用网络来实现。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停止使用sotorasib治疗后,肿瘤细胞会重新变得敏感,这表明这种耐药性是可逆的,并且由非遗传机制驱动。然而,如果患者持续接受治疗,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对药物的永久性耐药。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将sotorasib与一种名为卡非佐米(carfilzomib)的抗癌疗法联合使用,已经具有基因突变的NSCLC细胞中的耐药性可以得到解决。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卡非佐米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卡非佐米与索托拉西有协同作用,并且再次涉及非遗传机制。在许多癌症类型中,KRAS蛋白质都会发生突变,其中约有30%的NSCLC患者存在这种突变。像sotorasib这样专门针对突变KRAS蛋白质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一线治疗,并且通常具有初期的有效性。然而,治疗效果最终会下降,这表明肿瘤已经产生了耐药性。这种耐药性可能是先天性的,即存在于药物暴露之前具备对抗毒性治疗作用的突变,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即治疗诱导的突变导致的。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突变的潜在机制主要是遗传性的。然而,Salgia博士和他的团队通过这项研究结果,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遗传机制可能不是治疗耐受性的唯一驱动因素。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了遗传和非遗传机制在癌症治疗耐药性中的相互关系,并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机会,特别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耐药性。这些结果具有独特性,因为KRAS分子的灵活性可能会影响治疗反应的观念以前并未受到重视。例如,对sotorasib的耐药性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对另一种KRAS抑制剂adagrasib的耐药性。这一发现表明,通过采用替代治疗方法,sotorasib引起的变化可能不会阻碍与其他疗法的作用。最后,Salgia等人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潜在的替代治疗策略,例如卡非佐米和索托拉西的组合,用于治疗对治疗具有挑战性和难治性的NSCLC KRAS G12C 肿瘤。这意味着了解患者对何种治疗方式具有抵抗性,是个性化治疗的关键。基于这些令人兴奋的临床结果,City of Hope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一项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这种组合治疗的有效性。这将为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尤其是那些面临耐药性挑战的患者。这项研究的突破不仅对科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患者和医疗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肺癌治疗耐药性的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684

CDE对存量仿制药采取严厉措施:未达评估标准即面临淘汰

最近,CDE发布了一则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意见《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征求意见稿)》。这再次唤起了已经沉睡许久的审查规定的注意。最引人注目的修改是,在某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三年内,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将不再允许提交相同品种药品的一致性评价申请。药企不得不面临如何赶上“过评的末班车”的问题。图1 CDE通知截图对于存量仿制药,一经未通过评审就将被淘汰出局,相关部门正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打击。依据之前的文件和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对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进行修订,形成《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可以分为适用范围、资料接收受理部门、资料基本要求、形式审查要点、接收受理审查决定、其他和附件共七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是:在第一家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三年内,不再接受其他企业对同一种药品的一致性评价申请。这次的变动不仅仅是不再接受一致性评价申请的问题,而是直接取消一致性评价的办理。然而,并不一定要一概而论。例如,对于那些属于临床必需品、市场上供应短缺的药品,可以提交延期评估申请。若一家公司经过评估后认为其产品是临床必需品,市场上又缺乏该品种,公司就可以向其所在地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延期评价的申请。经过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的联合研究认定后,可以给予适当的延期。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延期评价,就是在境外生产药品或港澳台生产医药产品时,可以向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申请延期评价。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针对存量仿制药规定加大力度,而新添加的34类化学药视同已经过评审,此项政策在此次意见稿中未作变动。回顾一下,这项重大政策其实并非初次提出。早在2016年,国家药监局就发布了有关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2016年第106号)。其中,对于第一条的第二款和第三款,有以下要求:第二款:所有在2007年10月1日之前被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该原则上在2018年底之前完成一致性评价。这些药品列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第三款:对于上述规定的除第二款之外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企业可以自行组织进行一致性评价。当某一种药品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后,三年之内将不再受理其他药品生产企业对相同品种的一致性评价申请。当时很多药企只能无奈地放弃,等待滞后的情况发生。然而,截至2017年全国只有15个品种成功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到2018年仅有82个通过,总数不足100个。尚未经过评估的品种,末班车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是,一旦《征求意见稿》发布,无法获得药物的问题逐渐变得明显起来。在2018年年底,由于无法选择其他的方案,国家药监局不得不发布了《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2018年第102号)。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包括含有基本药物成分的品种,要在首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3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相同品种原则上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致性评价。如果一个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评价程序,但被认定为临床上必需且市场上短缺的医药品种,该企业可以向所在地的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延期评价的申请。经过省级药品监管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的联合研究认定后,可以适当延期。如果在延期后仍未完成评价,则不再允许再次进行注册。与“首家在3年后关闭”相反,现在变成了“首家在3年后获得批条子”。此外,最新版本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已经发布,并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通过一致性评价合格的药物品种将优先被纳入目录,而未能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将逐步被移出目录。然而,对于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将不再统一设置评价时限。从2019年开始评估的品种数量年年增加。根据药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评估通过的品种(不包括视同通过)数量超过800个。如果从产品规格来计算,一致性评价已经通过的产品数量(不包括视同通过)已经超过3500个。观察过去几年的集中采购和一致性评价政策的实施过程,可以发现行业内对于一致性评价和集中采购已经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国家集采已经顺利完成了八批九轮,即将开始进行第九批的集采工作。在部分省份实行的温和政策是“未过评品种就会暂停采购”,而在“放水”已经近5年之际,《征求意见稿》再次提出过评时限要求,以从产品端入手,重点清退大量同质化产品。这次可能是真正开始清洗大量过时的“老批文”,向陈旧的批文敲响警钟。未经过评估的品种,剩下的最后一班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涉及上千种品种的仿制药评估情况进行了分析。尽管近年来国内企业有加速审核的趋势,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大部分品种都能够“幸存下来”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已发放的化学药品批文总数已经超过9万个,其中独家批文不到1万个,同时一种药品拥有超过3个批文的比例超过90%。在超过3家批准文书中,涉及的药品种类至少达到4000种。目前,国内已通过评审的药品大约有800种,其中除了个别独家和仅有2个批准文号的药品外,超过3个批准文号的药品的平均通过率大约只有五分之一。表1 一致性评价总体情况有一些药品品种正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比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利伐沙班片、他达拉非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品种,评审数量超过50个。图2 品种通过受理号数TOP10不计算这些常见的品种影响后,实际上的一致性评价整体推进效率并不算很高。在参与实际下场的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公司包括齐鲁公司、石药欧意公司、成都倍特公司和四川科伦公司等。图3 企业通过受理号TOP10总而言之,发布《征求意见稿》对仿制药企业来说是一个警钟,提醒他们如果手头还没有进行一致性评价,但已经有其他企业通过评审的药品,那就要加快进度。一致性评价和集中采购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企业只能积极应对,而不能回避。尤其是那些主要从事大宗仿制药生产的企业,除了认真参与“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别无他途。时代在不断变化,政策也在不断变动。规则不断地优化,各行各业发生着深刻的洗牌。这些变化是一致性评价所带来的,药企需要做的就是持续适应这些变化。
1230

特应性皮炎将迎来新选择!罗氟司特乳膏sNDA申报上市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的局部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的重点。最近,一项关于罗氟司特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罗氟司特是一种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已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斑块性银屑病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而现在,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罗氟司特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也表现出极佳的疗效。根据INTEGUMENT-1和INTEGUMENT-2两项III期研究的数据,罗氟司特乳膏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研究结果显示,罗氟司特乳膏组达到指标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在瘙痒减少方面,罗氟司特乳膏还展现出出色的功效。此外,罗氟司特乳膏的耐受性也良好,使其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特应性皮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因此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性是一个难题。然而,涂抹方便的罗氟司特乳膏能够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这对于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罗氟司特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未来更多研究的开展和药物的进一步应用,希望特应性皮炎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重获健康和舒适。
758

医药领域反腐风暴:政策利好与企业发展展望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9部门,联手启动了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反腐整治行动,一场医药反腐风暴正席卷而来。医药领域的反腐斗争不仅触及了医院,还波及了药企和政策制定,本文将探讨医疗反腐的演变过程、对药企发展的利好影响以及未来政策展望。一、医疗反腐的演变过程和后续判断医疗反腐涵盖了医药行业的全链条,包括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等方面。具体领域中,器械采购、药品采购、耗材试剂采购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域,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商业贿赂、回扣和欺诈骗保。不仅如此,医药领域的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医保基金等全面受到影响,实现了全覆盖。数据显示,医院占反腐调查的77.4%,其中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占比高达8%。至今,已有184位医院院长和书记被查,涉及全国24个省份。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反腐行动特别聚焦于“关键少数”,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别专家。(医疗反腐落马人数省份排行)医药领域的诊疗费用统计数据显示,尽管集采药物总额仍有增长,但药品使用、诊疗和手术总量下降了约10%。这一趋势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医院院长论坛数据中得到了印证,化学药物使用下降了12%,中成药使用下降了26%,肿瘤药物下降了13%。医保结余同比增加8%,显示出边际回暖的迹象。这表明医疗反腐工作正逐渐迈向常态化。大约40-50%的举报来源于医院内部,这表明存在深层次的分配不均问题。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反腐需要针对“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的必要性。医师节期间国新办邀请医师和中外记者会面,显示了及时纠正偏激行为的信号。在中国医院院长论坛中,释放了医疗反腐工作需要处理好全面覆盖与聚焦重点、绝大多数与极少数、当下改与长远治的关系。二、医疗反腐,对药企发展是利好?这次反腐行动有望改变“医”和“药”之间的一些结构性顽疾,对药企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首先,明文禁止带金销售、回扣以及虚假的讲课费等行为,要求学术会议、讲课、培训都通过院内的邀请函进行,费用打给医院,从而避免分配不均。这将以薪资形式发放,解决医生绩效和加薪问题,同时减少不公平的分配。其次,医院采购、设备采购、药事会要求必须7人以上小组开会,避免个别“关键岗位”一言堂,减少权力寻租。集采药物也要严格执行规定,同一通用名用量不能超过40%,超出部分由医院和科室承担。第三,支付方式上保证Drg和DIP的执行,高价值产品通过商业保险覆盖,减轻医保基金压力,同时为企业创新留有空间。第四,临床试验正常进行,费用打给医院,由医院统筹管理。这有助于推进临床试验的正常推进。第五,杜绝真发票的虚开业务,对差旅费、办公费等明显偏高的费用进行严肃处理,若涉及虚开发票则采取罚款措施。(以头部企业为代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分析)这些措施总体上对药企是利好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A股上市的489家药企销售费用高达1731亿元,同比增长7.63%,接近同期合计营业收入增速的2倍。这一大规模的改革有望改变未来药企的销售费用预算,增强企业利润,从而促进研发。三、政策利好与展望政策一直在不断纠正和动态调整中。第三季度医疗医药体系承受了巨大压力,但第四季度有望迎来一些新的政策利好。首先,基本药物目录有望在第四季度落地,并进一步强化Drg/DIP支付制度。其次,医院采购医疗设备和耗材有望免除部分增值税,减轻采购压力。各级政府也有可能推出医疗基建采购计划,通过扩大采购规模维持行业的整体正向增长。第三,通过医院统筹相关福利待遇,可以提高小医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医疗效率,促进医药良性互动。医疗反腐行动是民众的期待,也是必然趋势。常态化和精准化的反腐行动将逐步改善边际效益。这次反腐行动的政策利好对未来的医药企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不过,也需要意识到政策是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产生的。期待第四季度能够看到更多针对医疗领域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751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