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320万美元基因治疗上市火爆热卖,引领医疗创新新潮流

发布时间:2023-11-04 16:24:09 449次浏览

近日,SareptaTherapeutics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其DMD基因治疗产品Elevidys在这个季度的净产品收入总额为6910万美元。

Sarepta公司在第三季度的总收入(包括净产品收入和合作收入)达到了3.318亿美元;其中净产品收入为3.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Sarepta公司宣布本季度已在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基础上实现了盈利。第三季度的non-GAAP净收入为3770万美元,这对Sarepta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20万美元基因治疗上市火爆热卖,引领医疗创新新潮流.jpg

一、强劲的销售开头

虽然Elevidys于2023年6月获得FDA批准,但直到8月才正式开始销售和交付,仅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约7000万美元的销售额。根据Elevidys在美国市场上定价为每剂320万美元,大约销售了21剂左右。

截至目前为止,Elevidys已经成为Sarepta公司主要的业绩增长引擎;在第三季度,Elevidys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该公司另外两种DMD疗法(Amondys45和Vyondys53)。

需要注意的是,小编回顾了Sarepta公司今年的季度业绩报告,通过对比发现,销售成本在第一季度为3500万美元,第二季度降至3410万美元,但在第三季度又上升至3700万美元。

在第三季度,Elevidys的销售成本有所增加。据数据显示,这个增加大约是200万美元左右。一般来说,销售成本包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与销售业务相关的费用。

根据报告表明,Sarepta公司已成功完成了Elevidys的商业批次生产资金,这进一步降低了Elevidys的生产成本。

Elevidys是一个意味着净收入达到6910万美元的公司,其生产成本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高昂,毛利可能会更高。

一般来说,大家普遍认为全身给药的AAV基因治疗的生产成本较高。原因有几个:制造复杂、病毒载体、高剂量等,此外基于价值定价使其价格不菲。

320万美元基因治疗上市火爆热卖,引领医疗创新新潮流 (2).jpg

二、不确定的未来

Elevidys是一种采用AAV基因治疗技术,用于全身给药的产品。如果根据前辈产品Zolgensma的销售经验来看,Elevidys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实现销售额的增长,尤其是在全球DMD的患病率高于SMA的情况下。

如果成功扩大Elevidys的批准范围,Sarepta公司有可能实现更高的收益。

然而,最近Sarepta公司针对Elevidys全球III期研究项目EMBARK的顶线结果进行了报告,结果显示治疗52周后,NSAA评分与基线相比的主要终点并未达到,尽管关键次要终点却达到了。

然而,关于Elevidys是否能够成功地扩大批准范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如果临床研究未能达到主要终点,FDA通常不会认为次要终点数据是积极的。

另外,Elevidys已经授予罗氏在美国以外地区的独家权利。这是Sarepta与罗氏在2019年达成的协议,并将为Sarepta公司带来进一步的收益。

320万美元基因治疗上市火爆热卖,引领医疗创新新潮流 (3).jpg

总而言之,作为新药上市的新秀和全球第二昂贵的药品Elevidys在首次亮相时取得了约7000万美元的出色成绩,令人对其未来表现深感期待。

与个性化CAR-T细胞相比,AAV基因治疗的成本更可控,销售预期也更高,这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全球对AAV基因治疗的热情。


相关推荐

细胞宿主互作研究:三所院校合作迈出重要一步

在Cell子刊CellHost&Microbe上,来自斯坦福大学、罗马第二大学和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精准微生物干预改善社交行为但不改变自闭症严重程度:一项试验性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研究论文。本研究采用了双盲、随机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旨在测试一种包含罗伊氏乳杆菌(由ATCC-PTA-6475和DSM-17938两种菌株组成)的产品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治疗对患者的整体自闭症严重程度、限制性/重复行为、肠道微生物组组成以及免疫谱均没有产生改变。然而,在社会功能方面,罗伊氏乳杆菌组合显示出显著的改善效果,这种改善在不同的测量中普遍存在。有趣的是,ATCC-PTA-6475菌株可以改善自闭症小鼠模型的社交缺陷,而DSM-17938菌株却不具备这种能力。总而言之,这些研究结果显示,罗伊氏乳杆菌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但对他们的自闭症严重程度没有产生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大脑轴正在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潜在新靶点。然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人类微生物治疗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核心症状。一些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微生物谱与神经发育正常儿童存在差异。但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些变化是否导致自闭症症状,或者只是与饮食偏好有关。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可以直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从而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一些行为症状。然而,FMT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寻找供体粪便的困难、缺乏标准化的制备和给药方案,以及需要筛查病原体。因此,该研究团队认为,益生菌(单菌株或菌株组合)可能是一种更好、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昆士兰大学的研究团队于2021年11月11日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自闭症相关饮食偏好介导了自闭症-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论文》的文章。根据该研究,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的差异是由于自闭症相关的饮食偏好,而不是肠道菌群的差异导致了自闭症。之前对于肠道菌群和自闭症之间的关系完全弄反了,搞错了因果关系。关于肠道菌群在自闭症中的作用,有很多研究认为肠道菌群的差异可能导致自闭症,但这些研究缺乏确凿证据。这项发表在Cell的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研究,旨在弥补之前研究的不足,明确肠道菌群与自闭症之间的关系。在这项Cell研究中,研究者对247名年龄介于2至17岁的儿童的粪便样本进行了分析。这些样本来自确定患有自闭症的99名儿童、与自闭症患者有兄弟姐妹关系的51名儿童,以及与自闭症无关的97名正常儿童。经分析发现,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自闭症与肠道菌群直接相关,但是研究发现自闭症与饮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自闭症与饮食多样性不足以及饮食质量差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此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自闭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自闭症的基因评分也与饮食多样性不足有关。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非常简单且直观的模型:自闭症相关的特征会影响饮食偏好,而这种饮食偏好反过来又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并且也会导致自闭症儿童容易出现肠胃问题。这份在Cell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忽略自闭症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直接关联。研究团队认为,自闭症儿童挑食的饮食偏好会导致饮食多样性较低,进而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导致肠胃问题例如腹泻的发生。换句话说,并非肠道菌群的变化导致自闭症出现,而是自闭症儿童的饮食偏好引起了肠道菌群的变化。因此,研究团队提出,不应当称肠道菌群是自闭症的推动因素。
2222

新规发布!即日起施行,国家药监局关于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管理等有关事项的公告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管理等有关事项的公告》,旨在进一步落实药品管理法相关要求,明确化学原料药的批准通知书发放及再注册管理等事宜。该公告从背景和考虑、实施范围、申报端口、合并申报其他变更事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公告起草背景和考虑主要是为了优化化学原料药管理。2017年,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原料药审评审批事项的公告,建立了化学原料药与制剂关联审评审批制度。为了落实化学原料药的属地监管职责和强化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国家药监局决定实施化学原料药的再注册管理,以确认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情况,并总结生产、销售、抽检和变更等情况,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公告实施的范围包括在原辅包登记平台登记并审评通过的化学原料药,以及转入登记平台的已获得批准文号的化学原料药。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的申报端口是国家药监局网上办事大厅。境内生产和境外生产的化学原料药登记人都应通过该平台申报再注册。对于再注册申报,不可合并其他变更事项。如再注册过程中出现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等非技术审评内容的变更,应及时书面告知审查部门,并提交相关证明性资料。对于审评不通过或未按期申请再注册的化学原料药,将发放不予批准通知书,并注销批准证明文件。申请人可重新申请再注册并获得新的登记号。总体要求是,化学原料药的登记注册、补充申请及再注册申请都属于行政许可事项。境内生产的化学原料药登记人必须为实际生产企业,而境外生产的化学原料药登记人需委托中国境内的企业进行登记。化学原料药批准通知书发放后,将载明登记号、化学原料药名称、注册标准编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生产地址等信息。通知书的有效期为5年。对于补充申请通过的化学原料药,将发放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并列出相关信息,包括登记号、原通知书编号或批准文号、化学原料药名称、注册标准编号、申请内容、审批结论、生产企业和生产地址等,还会包括经补充申请审评核准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标签等信息。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由属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境内生产)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境外生产)负责。已获得药品批准文号的化学原料药将基于原批准证明文件进行再注册,而未取得批准文号但通过审评并标识为"A"的化学原料药将基于发放的化学原料药批准通知书进行再注册。化学原料药登记人需要在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申请再注册。再注册审查通过,将发放再注册批准通知书;审查不通过,将发放不予批准通知书。对于未在有效期或过渡期限内申请再注册的化学原料药,将调整其标识为"I"。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将及时将境内生产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申报及批准信息推送至登记平台,并针对批准证明文件的有效期信息进行更新。对于主动申请注销已通过审评审批的化学原料药批准证明文件的登记人,境内生产化学原料药需向所在省级药品监管部门递交材料,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将书面来函向药审中心提出注销申请;境外生产化学原料药登记人则直接向药审中心提出注销申请。再注册审评未通过的化学原料药将进行相应调整,并按程序注销其批准证明文件。此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本文仅对《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管理等有关事项的公告》进行了简要解读。
525

科学家成功发现NLGN4XTCR转基因T细胞治疗胶质瘤的新疗法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euro-Onc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题为“NLGN4XTCR转基因T细胞治疗胶质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成功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免疫疗法在面对小鼠脑瘤时的疗效。胶质母细胞瘤是脑瘤中最具侵袭性的一种,它会在大脑广泛扩散,很难通过外科手术完全切除,化疗或放疗的效果非常有限。为了治疗患者,临床医生和科学家正在测试许多免疫治疗策略,其中包括过继T细胞疗法。这种疗法主要通过从患者体内分离T细胞并在培养皿中修饰后再转移到患者体内来治疗。目前,临床医生正在寻找多种治疗方法来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研究人员LukasBunse表示,我们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了一种相对新的概念——T细胞受体转基因细胞(T细胞受体转基因细胞)。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在脑瘤患者身上注射了一种叫做NLGN4X(Neuroligin4X)的抗原片段,这种抗原片段能参与突触的形成,并且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存在大量,但在健康的大脑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接着,我们从接受注射者的血液中分离出能被NLGN4X激活的T细胞,并让这些T细胞带有一种特殊的受体,使其能够特异性地识别与胶质母细胞瘤相关的抗原。然而,由于这种方法只能得到少量的具有NLGN4X特异性的T细胞,所以不足以用于细胞治疗。为此,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技术,分离出能编码NLGN4X特异性T细胞受体的基因,然后将这些基因引入供体血液中的T细胞或者培养皿中的T细胞系中。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地产生了大量具有相同特异性的T细胞,这些T细胞能够识别癌症抗原NLGN4X。随后的研究发现,NLGN4X特异性的T细胞在培养皿中能够杀死脑瘤细胞。利用经转基因的NLGN4X特异性人类T细胞治疗脑瘤的小鼠,超过40%的小鼠对治疗有良好的反应,肿瘤体积减小,且相较于未治疗的小鼠,其存活时间更长。当研究者Bunse看到这些最初的研究取得如此有希望的结果后,他们希望能够利用疫苗诱导的T细胞受体来靶向作用脑瘤抗原,这可能是一种有潜力的方法来开发新型胶质母细胞瘤免疫疗法。在黑色素瘤中,一些患者的生命被延长了,而这是通过转基因T细胞受体来实现的。研究者认为,我们也可以设想产生转基因T细胞受体来针对患者体内的癌症抗原。在临床研发中,与转基因T细胞受体相比,更为先进的是使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如今,CAR-T细胞已经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多种白血病和淋巴瘤,但这两种细胞疗法在一个重要方面可能存在差异。研究者Bunse解释道,通过转基因T细胞受体,我们可以针对仅在癌细胞中发现的抗原,这些抗原可以通过MHC1类呈现分子在细胞表面展示出来,而CAR-T细胞的受体则无法实现这一点。未来,研究人员将在临床中对这个概念进行测试。总体来看,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NLGN4X-TCR-T策略在临床前胶质母细胞瘤模型中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这项研究是全球范围内首次提供证据,表明我们有望利用疫苗诱导的人类TCR(T细胞受体)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739

欧盟批准Apretude长效方案:预防HIV,降低用药频率

在欧盟委员会批准Viivhealthcareapretude之后,需要在HIV暴露前预防的欧盟居民很快将有一个更低剂量的新选择。为了保护高危人群(例如HIV抗体阴性人群和HIV抗体阳性伴侣)免受HIV病毒感染,他们需要严格遵守预防措施。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按时服药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减少药物使用的频率可能会使接受治疗的人更容易保护自己。欧盟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一种HIV病毒暴露前的预防措施,这将为欧盟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选择。2022年9月19日,Viivhealthcare宣布,欧盟委员会已批准Apretude(cabotegravir长效注射剂和片剂)作为预防HIV的药物。Cabotegravir可通过在高风险成年人和青少年(至少12岁)中结合安全性行为来降低性获得性HIV-1感染的风险,其体重至少为35公斤。长效的Cabotegravir注射剂和片剂是唯一一个在欧盟得到批准的HIV预防方案,它可以将HIV预防所需的用药频率从每天减少到每年只需注射6次。截至目前,长效Cabotegravir用于暴露前预防的申请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得到批准,并已提交给其他监管机构进行审批。吉利德科学公司的长效注射药物替代了Truvada和Descovy,这两种药物分别是恩曲他滨/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和恩曲他滨/替诺福韦酯阿拉芬酰胺,分别于2016年和2021年在欧盟获得了批准。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口服Truvada相比,长期使用Cabotegravir注射剂和片剂能更有效地降低HIV感染的风险。根据国际两项IIB/III期多中心、随机、双盲、活性对照的研究数据(HPTN083和HPTN084),Cabotegravir已经获得了暴露前预防的批准。以上研究评估了长期暴露前预防使用Cabotegravir在HIV阴性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对象包括男性同性恋者、跨性别女性以及通过性途径感染HIV风险较高的顺性别女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Cabotegravir进行暴露前的预防治疗与日常口服Truvada片相比具有以下效果:在HPTN083试验中,通过长期使用Cabotegravir来预防暴露前HIV感染的受试者,与服用Truvada片剂的受试者相比,其HIV感染率减少了69%。长期使用Cabotegravir的年HIV感染发病率为0.37%,而使用Truvada片剂的年HIV感染发病率为1.22%。在HPTN084研究中发现,长期接受Cabotegravir预防的受试者与服用Truvada片剂的受试者相比,其HIV感染率显著降低了90%。具体而言,长期接受Cabotegravir预防的受试者的HIV感染年发病率仅为0.15%,而服用Truvada片剂的受试者的HIV感染年发病率为1.85%。研究发现,长期接触Cabotegravir可降低性传播高风险人群感染HIV的风险。
806

暴饮暴食会带来什么危害

暴饮暴食是指长期以来摄入过多的食物,导致体重增加,食欲失控,以及多种健康问题的出现。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带来一系列危害,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交方面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暴饮暴食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暴饮暴食可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长期过量摄入的食物会导致肥胖,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此外,暴饮暴食还可能导致胃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胃灼热和胃酸倒流。这些身体健康问题可能会对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生命的威胁。其次,暴饮暴食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许多暴食者可能感到羞愧、自责和沮丧,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行为。他们可能变得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感到不满意,导致自尊心下降。这种情绪问题可能进一步恶化,引发焦虑和抑郁。暴饮暴食可能成为一种恶性循环,使个体陷入心理健康的困境。此外,暴饮暴食还可能对个人的社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感到自卑和困扰的暴食者可能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或因对自己体形形象的不满而避开他人的目光。这可能导致孤立和孤独感,进而影响个人的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这种社交隔离可能会加剧心理健康问题,并对整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要解决暴饮暴食带来的危害,个人需采取积极的行动。首先,建立一个健康饮食的计划,确定适量的饮食和均衡的营养摄入。这可能包括健康食物的选择,控制饮食量的方法,以及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其次,参加适量的身体活动,帮助控制体重和提升心理健康。此外,心理辅导和支持群体都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和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总结来说,暴饮暴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方面。个体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建立健康的饮食计划、参与身体活动以及寻求心理辅导和支持。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够恢复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602

警惕!支原体肺炎高发,这些症状警示立即就医!

近期,支原体肺炎仍然在高发期间,许多医院的发热门诊每天接待近万名患者。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体,它的体积比细菌小,比病毒大,并且具备了许多细菌的特点。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其潜伏期为2-3周。需要注意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未必导致肺炎。它常常长期寄居在呼吸道中,导致轻微的呼吸系统感染。大多数人无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症状,只有极少数的感染者会表现出肺炎症状,更少数的人会损害其他器官。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1、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存在于携带者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时产生的分泌物中。2、其他的传播方式肺炎支原体也可以通过粪便和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传播。与携带该支原体的衣物、浴巾等物品直接接触也可能导致传播,但这种方式的传染概率相对较低。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1、高热大多数患者的体温升高为中、高度发热(38℃-40℃),通常持续时间超过一周,常见的情况是持续1到2周。2、咳嗽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干咳,随后转变为刺激性、顽固性的剧烈咳嗽,或类似百日咳的痉挛性咳嗽,痰液较少或无痰。听诊时,肺部的状态常与剧烈咳嗽的症状不相符。3、呼吸不畅/呼吸困难大多数病人的意识状态良好,没有出现气短或呼吸困难;然而,婴幼儿的症状较为严重,可能出现喘鸣和呼吸困难。4、皮疹大约25%的儿童在患上支原体肺炎时,会出现明显的肺外损伤症状,比如常见的皮疹。5、严重流感出现意识模糊、持续呕吐以及口唇发绀等状况。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方法有哪些?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并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上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进展快、病灶范围大、病情严重甚至合并肺内外并发症的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对于患有较重的肺内外并发症,尤其是患有脑炎或脑病的患者,则应该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于患有明显气道堵塞的患者,则支气管干预是最为理想的选择,而适当拍打背部有助于排出痰液,可以帮助肺部炎症的疾病康复。
612

最凶险乳腺癌的克星出现?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希望

在以前,全球最常见的癌症是肺癌,但现在乳腺癌已经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首位。世界卫生组织更是将每年10月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又称“粉红丝带月”,而10月18日则被定为“世界乳腺癌宣传日”。在所有乳腺癌亚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0-15%。由于临床治疗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它成为了全球乳腺癌新药研发的重要竞争对象。2023年10月2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上,展示了许多备受关注的最新三阴乳腺癌研究成果。三阴乳腺癌热点速递在本届ESMO大会上,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研究项目,它们都集中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和晚期/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领域。其中包括了BEGONIA、KEYNOTE522、NeoTRIP、neoALTAL等研究。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首次人体I期试验,使用了针对B7-H4的新型DAR-6ADC——HS-20089。研究人员旨在评估HS-20089在标准疗法难治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剂量限制毒性(DLT)、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疗效。在16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有6例患者达到了PR(部分缓解)(缓解率37.5%),其中2例已经确认达到PR,另外4例还在等待确认。在4.8mg/kg和5.8mg/kg的潜在目标治疗剂量下,观察到12例TNBC患者中有5例达到了PR(缓解率41.7%)。在0.7mg/kg队列中达到PR的患者仍在接受治疗,治疗时间最长为403天。目前,关于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非常有限。但是有一项基于B7-H4这个创新的靶点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研究以HS-20089为基础,其总的有效率达到了37.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有效率达到了41.7%。与目前常用的药物戈沙妥珠单抗(SG)相比,有效率的提升是有明显的。因此,这为治疗难度较大的三阴性乳腺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在难以开发出针对转移性乳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药物的情况下,这项研究的数据结果增加了人们的信心,因此研究报告从简短口头报告调整为优先口头报告。KEYNOTE-522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在早期TNBC患者中与化疗联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CR)和无事件生存期(EFS)的效果。这项研究已经进行了5年,并取得了统计学上的显著进展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本次报道的是随访5年后的EFS更新结果。截至2023年3月23日,随访时间中位数为63.1个月。再次证实了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患者的持续受益。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60个月EFS提高了9%。不论pCR结果如何,对于II-Ⅲ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并在手术后进行帕利珠单抗序贯治疗,相较于单纯新辅助化疗,可以持续提供EFS获益。NeoTRIP研究EFS分析(LBA19):该研究尝试在手术前给予阿替利珠单抗,结合基于白蛋白紫杉醇/卡铂的新辅助化疗。过去的NeoTRIP研究数据显示,将阿替利珠单抗添加到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治疗中,可以对高危三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pCR产生轻微改善(48.6%对比44.4%,P=0.48);对于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的PD-L1阳性患者,pCR提高了7.6%。之前公布的pCR数据并未达到预期疗效,此次会议上公布的EFS数据也未显示明显收益。为什么NeoTRIP研究未能取得预期成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NeoALTAL研究是一项关于三阴性乳腺癌的Ⅱ期研究,研究对象是安罗替尼联合紫杉类药物和洛铂的新辅助治疗。这项研究在本次大会中被选为关于TNBC的中国研究之一。安罗替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被证明对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有效。该Ⅱ期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安罗替尼联合紫杉类和洛铂作为TNBC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大会公布的数据,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作为早期TNB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具有可控的毒副作用和满意的抗肿瘤活性。BEGONIA研究的最新结果在本次大会上公布,该研究是关于Datopotamabderuxtecan(Dato-DXd)+度伐利尤单抗(D)在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a/mTNBC)一线治疗中的应用的。截至2023年2月2日,共有62例患者接受了Dato-DXd+D治疗(其中29例正在进行中)。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7个月(范围为2-20个月)。这些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53岁,其中60%存在内脏转移,87%的患者PD-L1表达水平较低。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9%,包括6例(占10%)患者完全缓解,以及43例(占69%)患者部分缓解。对于缓解患者,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15.5天。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8个月。在一线对三阴性乳腺癌(1La/mTNBC)患者中,Dato-DXd联合D治疗显示出了可控的安全性和高持续缓解率,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乳腺癌药物分类:TNBC型最凶险乳腺癌的癌细胞杀伤力因癌症类型而不同。该病目前主要有病理分型和分子分型两种分类方法。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众多。根据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和扩散到其他部位的可能性,可以将乳腺癌大致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等几类。针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传统的病理分型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临床诊疗的要求。乳腺癌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呈现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因此需要对每个患者进行检测,根据肿瘤组织中受体分子的表达情况,来确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由于对相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相同的治疗方案,其敏感性和效果会有明显差异。根据分子分型,乳腺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HR+/HER2-型,HER2+(HR+/HR-)型和TNBC(三阴性乳腺癌)型。其中,HR+/HER2-型是最常见的,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0%左右;HER2+(HR+/HR-)型的人群占比约为12%到20%之间;TNBC型的人群大约占15%。在三种乳腺癌中,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最危险的亚型之一。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当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显示阴性反应时,可以确定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型肿瘤与其他亚型相比,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突变频率高及复发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细胞分化差,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癌细胞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身体部位,常见转移至重要脏器如肺、肝、脑等。在现代医学技术非常先进的今天,很多乳腺癌都可以治愈,但是TNBC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状况却仍然不容乐观。TNBC型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晚期TNBC的治疗一直以化疗为主,但是容易产生耐药性,疗效差,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由于TNBC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都无效,缺乏特定的治疗目标,这是乳腺癌药物领域难以突破的“难点”。三阴性乳腺癌新兴疗法根据美国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早期的三阴性乳腺癌5年的生存率高达91%,一旦进展为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在过去,复发和难治性转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使化疗,有效的治疗期也特别短,通常只有1-2个月就出现耐药性。因此,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迫切需要更好的药物。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正在陆续推出。PARP抑制剂打破TNBC传统治疗格局。在TNBC患者中,大约有15%至25%的患者携带BRCA1/2基因突变。PARP是进行DNA单链损伤修复的重要酶,对于那些患有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来说,PARP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PARP酶活性和促进PARP-DNA复合物的形成,来干扰肿瘤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诱导其凋亡。因此,PARP抑制剂对于治疗BRCA突变型乳腺癌具有一定的疗效。研究表明,使用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治疗BRCA1/2基因突变的晚期TNBC患者,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并提高客观缓解率。奥拉帕利和他拉唑帕利是PARP抑制剂,已经获得FDA的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携带BRCA突变和HER2阴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病例。ADC开创晚期三阴性乳腺癌里程碑疗法目前,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ADC药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以Trop-2靶点为基础和以HER2靶点为基础的药物。首先,在TNBC患者中,Trop-2的表达率高达90%。目前,已经有上市的ADC药物用于治疗TNBC,主要是针对所有TNBC患者的Trop-2靶点的ADC药物。2020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戈沙妥珠单抗,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成年患者,前提是这些患者在之前已经接受过至少两种治疗方法。戈沙妥珠单抗是一种新型的针对Trop-2的抗原药物复合物(ADC),Trop-2是一种在多种肿瘤类型中过度表达的细胞表面抗原,其中包括超过90%的乳腺癌和膀胱癌患者。Trodelvy在肿瘤控制时长(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取得了近6个月的效果,相较于对照组的化疗提高了3倍以上。此外,患者的总生存期从6.7个月增至12.1个月。值得注意的是,Trodelvy的有效率也达到了普通化疗的7倍,分别为35%和5%。有了戈沙妥珠单抗的问世,我们终于能够为转移性和难治性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提供更好的靶向治疗方案。接下来,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约35%的患者HER2表达较低,这部分患者可以选择使用HER2靶向的ADC药物。以往,HER2表达低的患者可能认为他们无法从抗HER2靶向治疗中得到益处,因此更多地采用TNBC的治疗方案。日本制药公司第一三共研发的ADC药物DS-8201,因其在HER2低表达肿瘤中显示出出色的治疗效果,不仅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身上展现出可靠的抗肿瘤活性,与化疗相比,DS-8201还能明显改善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从而扩大了适用范围,使一些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也能受益。PD-1/PD-L1免疫治疗丰富TNBC治疗研究人员发现,除了Trop-2靶点外,大约20%的TNBC患者也可以表达PD-L1,这会干扰免疫细胞对肿瘤的辨识能力。与其他分子亚型相比,TNBC是最适合进行免疫治疗的亚型之一。PD-1/PD-L1单抗是一种蛋白质抗体药物,属于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它可以增强人体内的T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能力,进而发挥消灭肿瘤的作用。这种免疫药物可以被认为是“黄金战士”,在抗击癌症中起到重要作用。2019年3月,FDA加速批准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作为一线治疗PD-L1阳性的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药物。该疗法在PD-L1表达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在总生存期(OS)方面比对照组延长了7个月,成为首个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获批的免疫疗法。免疫治疗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人们一直在积极研究和探索其他PD-1类药物。截至2020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了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新的适应症。该药物的适应症是联合化疗治疗肿瘤表达PD-L1、局部复发性、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在早期和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对于之前没有接受治疗的非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后再辅助帕博利珠单抗可获得显著的治疗益处。此外,在KEYNOTE-355第三阶段研究中,与安慰剂+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先前未经治疗的局部复发、无法手术或出现转移的PD-L1表达程度≥10的TNBC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有显著改善,这具有统计学意义。2021年7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再次批准将帕博利珠单抗与化疗联合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手术后可以继续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作为辅助治疗。对于三阴性乳腺癌而言,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型药物正在逐渐被研发,比如PI3K/AKT/mTOR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以及Notch抑制剂等,这些药物被用于靶向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结语面对目前庞大的患者群体、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等严峻形势,乳腺癌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技术的兴起和ADC药物的问世,越来越多的三阴性乳腺癌的克星陆续出现,目前针对此病种的新药正在不断研发,相信未来治疗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4383

中秋佳节孕妇吃五仁月饼要注意什么,能不能吃月饼呢

如果孕妇的身体健康状况正常,她们是可以食用五仁馅月饼的。然而,并非所有孕妇都适宜食用月饼。首先,糖尿病患者孕妇应避免食用五仁月饼。由于月饼中含有大量油脂和糖分,孕妇本身患有糖尿病,食用一块五仁月饼无疑会加重病情。出于健康和安全的考虑,糖尿病孕妇应禁食五仁月饼。超重的孕妇最好也不要过量食用五仁月饼。由于五仁月饼中糖分和油脂含量较高,并且富含果仁,其热量也相对较高。对于体重已经超过标准的孕妇而言,若再食用高热量月饼,可能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对孕妇和胎儿都没有好处。如果孕妇的体重不超重,适量食用五仁月饼没有太大问题,但仍需注意控制摄入量。此外,脾胃虚弱的孕妇最好避免食用五仁月饼。脾胃虚弱的人食用重油重糖的食物很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即使是适宜食用五仁月饼的孕妇,也应当注意适量食用,并搭配水果和蔬菜食用。当搭配水果时,还应选择低糖分的水果。总体而言,孕妇在选择食用五仁月饼时需要谨慎。根据个人健康状况,糖尿病患者、超重孕妇和脾胃虚弱的孕妇应避免或限制食用五仁月饼,以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安全。在任何情况下,孕妇都应注意适量食用并合理搭配其他食物,维持均衡营养的摄入。
523

医疗保障再升级!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新增126种药品

国家医保局在2023年12月13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调整情况。这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被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同时有1个药品被移出。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始实施。医保将增加126种药品,预计将为患者减轻负担超过400亿元。根据国家医保局的介绍,经过相应的程序,此次更新的药品目录新增了126种药品。具体而言,其中包括了21种肿瘤用药、17种新冠和抗感染用药,以及15种用于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以及罕见病的药物(其中阿伐替尼片也属于肿瘤用药)。此外,还有59种药品属于其他领域。同时,有1种即将停售的药品被从目录中移除。此次调整后,药品目录总数将增加到3088种,其中包括1698种西药和1390种中成药。患有慢性病、罕见病和儿童等领域的用药保障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谈判和竞价环节,共有143种非目录药品参与了,其中121种顺利完成了谈判和竞价,成功率达84.6%。平均降价幅度为61.7%,与2022年基本持平。同时,结合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等因素,预计未来两年患者将减轻超过400亿元的负担。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进行了6年的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744种药物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同时将一批疗效未确切、临床易滥用或被淘汰的药物调出了目录,这引领了药物使用的深刻变化。根据中国药学会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物在医疗机构的使用比例逐年增加,且其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得到积极改善。同时,创新药物进入医保速度明显加快,常用药物价格水平大幅下降,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这显著减轻了民众用药负担。本次医保目录调整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在这次调整中,国家医保局通过加强研究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则和规范程序,提高了医保目录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透明度和细致程度。秉持“保基本”功能定位,以基金承受能力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满足广大参保人的基本药物需求;同时,完善续约规则,初步建立支付标准形成机制,实现基本覆盖新药的全生命周期,并增加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继续适当扩大部分目录内品种的支付范围,以进一步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用药的公平性。1.明确以支持创新为导向的方向,并更加积极地支持创新药物的发展。要完善从评审到谈判的全流程,为创新药物创建倾斜机制。在评审环节,要坚持优先将创新药物纳入目录,并组织专家对药物的创新程度和临床效益进行分级评价,以使药物的创新优势转化为准入优势。在续约环节,对于触发简易续约降价机制的创新药物,允许企业重新申请谈判,重新谈判确定的价格降幅可以小于简易续约的降幅,以便那些临床使用量较大的创新药物能够以较小的价格降幅继续与医保续约。从调整结果来看,上海华领医药研发的多格列艾汀片等23个目录外的创新药物谈判成功,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提高了7.4个百分点,平均降幅降低了4.4个百分点。2.成功进行了15种罕见病用药的谈判和竞价,以填补相关病种的保障空白。为了解决罕见病患者无法承担药物费用的问题,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在准入条件上,连续三年取消了对罕见病用药的批准年限限制。其次,在评审和测算方面,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药优先纳入医保。这次调整共有15个不在目录中的罕见病用药成功进行了谈判和竞价,并涵盖了16种罕见病病种,填补了10种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值得特别提到的是,戈谢病和重症肌无力等长期未得到解决、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疾病的治疗用药也被纳入了目录,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初步估计,这批罕见病用药纳入目录后,预计将让近万名患者受益,使近万个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3.在今年,进一步完善了续约规则,并初步建立了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支付标准调整规则。针对谈判药品的续约情况,对规则进行了改进,明确规定对谈判药品经过8年之后将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对连续协议期达到或超过4年但未达到8年的药品,如果启动了降价机制,降价幅度将减少一半。这次规则调整使得26个药品成功实现了“以更小的价格降幅实现续约”的目标。正是由于这些规则的调整,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谈判药品续约规则。而医保谈判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这次调整中,将合理地将国产新冠治疗药物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来瑞特韦片、氢澳酸气瑞米德伟片的价格纳入目录,为常态化管理疫情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693

特应性皮炎将迎来新选择!罗氟司特乳膏sNDA申报上市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的局部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的重点。最近,一项关于罗氟司特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罗氟司特是一种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已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斑块性银屑病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而现在,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罗氟司特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也表现出极佳的疗效。根据INTEGUMENT-1和INTEGUMENT-2两项III期研究的数据,罗氟司特乳膏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研究结果显示,罗氟司特乳膏组达到指标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在瘙痒减少方面,罗氟司特乳膏还展现出出色的功效。此外,罗氟司特乳膏的耐受性也良好,使其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特应性皮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因此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性是一个难题。然而,涂抹方便的罗氟司特乳膏能够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这对于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罗氟司特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未来更多研究的开展和药物的进一步应用,希望特应性皮炎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重获健康和舒适。
660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