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日本医药行业的发展分析——全球第三大制药市场的前沿动态

发布时间:2023-10-25 16:43:15 896次浏览

预计从2023年到2028年,作为全球第三大制药市场的日本医药品市场规模将从6376亿人民币增长到6662亿人民币(按照1美元=7.3元计算),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0.88%。

01市场规模和研发投入

市场规模和研发投入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可以评估一个行业或公司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市场规模指的是一个行业或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额或销量。较大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更多的销售机会和潜在的盈利空间。研发投入是指一个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较高的研发投入表示公司对创新和科技的重视程度,可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在评估一个行业或公司的潜力时,需要考虑市场规模和研发投入两个因素。

日本医药行业的发展分析——全球第三大制药市场的前沿动态 (2).png

表1 2022年部分日本药企、国内外药企研发费用对比

单位:亿元人民币(按照1美元=7.3元计,1日元=0.0488元)

通过上表可以得知,武田制药在研发支出方面位居首位,达到了310亿元,而第一三共和安斯泰来制药株式会社分别以165亿元和135.1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

需要注意的是,安斯泰来与大冢制药在研发投入方面非常相似,都在大约135亿元左右。

综合而言,日本的主要药企在研发投入方面表现较为出色,但与制药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根据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数据显示,日本采用了国民健康保险(NHI)体系,实现了全民医疗保健的覆盖,具体如图1所示。

日本医药行业的发展分析——全球第三大制药市场的前沿动态 (3).png

图1日本医药市场概要

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比28%,居世界第一;预期寿命84岁,卫生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为11%。

如图所示,为了让更多患者可以用上创新药,各项政策扶持使得患者用上新药的时间从10年得34个月减短到16个月。

02龙头企业及管线概要

日本的药品市场被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并且按疾病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目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对市场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报道,2022年日本最畅销的药品是小野制药研发的抗癌药物Nivolumab(商品名:Opdivo注射液)。这款药物于2014年在日本上市,销售额约为1423亿日元,相当于约70亿人民币。

该行业的主要企业包括第一三共、武田制药、中外制药、安斯泰来和大冢制药这五家制药公司,以及辉瑞、礼来、默克、渤健、百时美施贵宝、艾伯维和杨森等多家跨国药企。

第一三共

管线中包含了ADCs药物,比如ENHERTU、HER3-DXd和Dato-DXd等。下面的图表显示了第一三共公司官网公布的截至2023年7月的新靶点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肿瘤学、专科医学和疫苗领域,共计19个项目。

其中,一些重要的项目包括以下内容:治疗腱鞘巨细胞瘤的CSP-1/KIT/LT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R阻断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GARP抗体、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奈瑟顿综合征和PTCL的Menin-MLL结合抑制剂、治疗BCL的Valet(DS-1201)、DS-14606靶向未公开ADC、用于实体瘤的抗TA-MUCADC和THAP抑制剂,以及用于实体瘤的抗CD147抗体等。

日本医药行业的发展分析——全球第三大制药市场的前沿动态 (4).png

图2第一三共新管线概览

武田

专注于肿瘤学、消化、神经科学和罕见病领域的药物研发。

在肿瘤学领域,公司研发了多种用于治疗不同癌症类型的药物,其中包括ADCETRIS。在消化领域,公司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炎症性肠病和慢性肝病上,药物ENTYVIO适用于治疗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在神经科学领域,公司主要致力于研发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癫痫等疾病的药物。其中,EXKIVITY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研发罕见病的药物,在血液病和遗传病方面取得了主要突破。其中,TAK-755是用于治疗B型血友病的一种药物,正在研发中。

除此之外,武田还在光动力疗法和疫苗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投资。

日本医药行业的发展分析——全球第三大制药市场的前沿动态 (5).png

图3 武田制药管线一览

中外制药

公司的研发管线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双特异性抗体、RAS抑制剂和抗TIGIT人类单克隆抗体等。公司官网公布了中外制药最新的研发进展,截至2023年7月已有10个项目得到了重大进展。这些项目涵盖了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多个领域。

日本医药行业的发展分析——全球第三大制药市场的前沿动态 (6).png

图4中外制药授权第三方的管线简介

其中,有7个项目已经被授权给了第三方企业,这些企业包括VerastemOncology、Galderma和礼来公司。

avutometinib/VS-6766已经被美国FDA认定为突破性疗法,可用于治疗复发性卵巢低分化癌;nemolizumab已经在P3研究中取得了主要终点,并已在日本提交上市申请;orforglipron已经在2期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主要终点,并已在美国和欧洲提交上市申请。

礼来被授权使用orforglipron,这是一种每天只需口服一次的非肽类GLP-1受体激动剂。在临床2期研究中,该药物达到了重要的次要终点,其中包括至少减轻5%的体重。

研究还发现,这种药物可以提高所有预先设定的体重相关指标和心脏代谢指标,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问题,通常是轻度到中度程度。

03未来挑战和机遇

在日本政府削减医疗支出的政策背景下,预计日本的医药市场会出现下滑。然而,日本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工作,这为国外制药公司提供了机遇。

有两个方面可以探讨,一方面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升级药物研发流程,采用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另一方面是开发数字化终端,例如运用可穿戴设备测量生物数据,客观地反映病情和治疗效果。

在日本,真实世界数据和证据(RWE)分析技术的发展迅速。真实世界数据(RWD)是指与患者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相关的数据,可以从多个来源收集,包括电子健康记录、医疗索赔数据和其他数字医疗技术。通过分析RWD所得到的真实世界证据(RWE),可以提供医疗产品使用情况和潜在益处或风险的临床证据。

RWE与传统的临床研究相融合,构建了一个学习型的医疗保健系统。日本政府正在推动各种措施,来开发高级的RWE分析方法,并允许整合医疗保健数据和认证,以促进数据汇总和信息交流。

在专利到期的同时,日本的制药商面临着研发成本增加和日元贬值等多重问题,因此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来开发新药。

预计未来几年,由于日本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人们对药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尤其是对用于治疗慢性病的药品的需求。

尽管需求前景乐观,但未来仍会遇到一些挑战,可能对日本国内的制造商和分销商的中期销售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政府为控制公共医疗支出成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药品价格,并积极促进仿制药的市场发展。

目前,日本仿制药在药品销售额中的占比为47%,但政府的目标是提高到80%。虽然增加更多仿制药的进口可能会降低医疗成本,但也可能影响国内药品生产的积极性。

相关推荐

癌细胞的压缩或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帮助也能阻碍癌症的进展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肿瘤需要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得以生存,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给出了关于黑色素瘤的新认识。研究人员从耶鲁大学等机构表示,随着肿瘤的发展,黑色素瘤会经历一系列环境挑战,其中一种挑战是对肿瘤细胞的压缩。然而,压缩对癌细胞的影响又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也能阻碍癌症的进展。目前的研究还未完全阐明压缩对癌细胞的影响效应,也无法确切揭示这些物理驱动力如何影响并驱动肿瘤中的各种特性。但是,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手段,研究人员发现黑色素瘤经历压缩相关的改变与患者预后的改善和恶化有关。压缩抑制了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了肿瘤的进展。然而,压缩也会诱发亚细胞活动,促进细胞内压力和氧化性压力水平的升高,进而损伤细胞的功能并影响其存活能力和功能。此外,压缩还会促使细胞适应压力并改变转录组,从而产生包括抵抗化疗的能力等特性。Mak博士表示,令人惊讶的是,仅经过几天的压缩调节就可能促进癌细胞对化疗产生耐受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提供了重要见解,并为解决化疗耐受性和改善患者治疗结果的新策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下一步,研究人员将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压缩对不同时间尺度产生的影响效应,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复杂的现象。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体积压缩可能是黑色素瘤进展的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可以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迁移,但也可能导致细胞内部的损伤和产生化疗耐受性。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可能性,有望为癌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肿瘤生物学,为未来的癌症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希望这一新认识能够为开发更精确、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打开新的大门,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机会。
528

研究揭示癌症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临床意义及治疗干预的影响

近日,在国际知名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王明松/王贤松团队发表了一篇名为《癌症进展中的淋巴结转移——分子机制、临床意义和治疗干预》的综述文章。该文章总结了淋巴结转移在肿瘤进展过程中的机制和意义,以及对患者预后和治疗的影响。淋巴结是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到了阻止病原体在全身传播的屏障作用,也能够协调不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恶性肿瘤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系统,从而在全身范围内快速扩散和传播,就像小偷通过通风管道进入大楼的各个房间一样。该文主要介绍了淋巴结的解剖和生理特征,并概述了肿瘤转移至淋巴结的分子机制。这包括肿瘤细胞如何迁移到淋巴结、调节淋巴管生成、转移前壁龛的形成、淋巴结中肿瘤细胞的代谢适应以及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免疫逃避等机制。同时,论述了淋巴结转移对患者肿瘤分期、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的重要影响,并整理了当前学界对转移性淋巴结的识别、诊断和治疗策略探索中相关学术争议。该文对淋巴结转移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除了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之外,免疫疗法、靶向治疗方案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精准的治疗选择。近年来,诊疗一体化的策略在淋巴结转移的诊疗中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该文通讯作者是附属九院的胸外科王明松主任医师和组织工程王贤松副研究员。胸外科硕士研究生纪浩然和胡创共同是该文的第一作者。
506

暴饮暴食会带来什么危害

暴饮暴食是指长期以来摄入过多的食物,导致体重增加,食欲失控,以及多种健康问题的出现。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带来一系列危害,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交方面的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暴饮暴食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暴饮暴食可能导致身体健康问题。长期过量摄入的食物会导致肥胖,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此外,暴饮暴食还可能导致胃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胃灼热和胃酸倒流。这些身体健康问题可能会对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生命的威胁。其次,暴饮暴食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许多暴食者可能感到羞愧、自责和沮丧,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行为。他们可能变得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感到不满意,导致自尊心下降。这种情绪问题可能进一步恶化,引发焦虑和抑郁。暴饮暴食可能成为一种恶性循环,使个体陷入心理健康的困境。此外,暴饮暴食还可能对个人的社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感到自卑和困扰的暴食者可能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或因对自己体形形象的不满而避开他人的目光。这可能导致孤立和孤独感,进而影响个人的社交互动和人际关系。这种社交隔离可能会加剧心理健康问题,并对整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要解决暴饮暴食带来的危害,个人需采取积极的行动。首先,建立一个健康饮食的计划,确定适量的饮食和均衡的营养摄入。这可能包括健康食物的选择,控制饮食量的方法,以及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其次,参加适量的身体活动,帮助控制体重和提升心理健康。此外,心理辅导和支持群体都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和调整不良的饮食习惯。总结来说,暴饮暴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方面。个体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建立健康的饮食计划、参与身体活动以及寻求心理辅导和支持。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够恢复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659

复星医药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二线治疗为不适合移植的R/R LBCL患者带来获益

近年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针对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LBCL)患者,中国药企复星凯特引进了Axicabtagene Ciloleucel(简称Axi-cel)技术,并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阿基仑赛注射液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LBCL)成人患者。阿基仑赛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扩大了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选择,为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对于那些不适合进行大剂量化疗与自体干细胞移植(HDCT/ASCT)的患者来说,阿基仑赛注射液提供了一种高效、持久且安全的治疗方案。一项名为ALYCANTE的研究证实,Axi-cel作为二线治疗对于不适合进行HDCT/ASCT的R/RLBCL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该研究包括62例患者,并纳入了DLBCL、HGBL和FL转化的DLBCL等不同类型的R/RLBCL。研究数据显示,Axi-cel输注后3个月的完全代谢缓解(CMR)率为71.0%,客观缓解率(ORR)为75.8%。在接受了桥接治疗的患者中,63.4%对桥接治疗无应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1.8个月,12个月PFS率为48.8%。而安全性方面,Axi-cel在不适合进行HDCT/ASCT的患者中显示出可接受的不良反应风险。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一种CAR-T细胞治疗药品,为R/R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通过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Axi-cel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这项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Axi-cel在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更创新的治疗方法。随着CAR-T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阿基仑赛注射液将在中国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突破性治疗方法为R/R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实践来完善和推广CAR-T细胞治疗在LBCL领域的应用。在这个领域,中国药企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CAR-T细胞治疗药品的引进和上市,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获得CAR-T细胞治疗药品批准上市的国家之一。这不仅为中国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实力和进步。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在ALYCANTE研究中,Axi-cel表现出高缓解率和持久的疗效,为不适合进行HDCT/ASCT的R/R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这表明Axi-cel作为二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这一患者群体带来了新的治疗机会。然而,CAR-T细胞治疗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治疗费用高昂、不良反应的管理等。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免疫抑制状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并发症风险。因此,在广泛应用CAR-T细胞治疗之前,还需要加强对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的监测和评估,并制定更加个体化和精准的治疗策略。总之,阿基仑赛注射液作为CAR-T细胞治疗药品在中国的上市,为R/RLBC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它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球CAR-T细胞治疗的进展和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CAR-T细胞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这一创新的治疗方法。
993

亚盛医药与阿斯利康联手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药疗效可观!

近日,亚盛医药与阿斯利康宣布达成临床合作协议,共同展开Bcl-2抑制剂APG-2575与阿斯利康的BTK抑制剂康可期®(通用名:阿可替尼)的联合治疗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这一研究旨在评估该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可解决一些意外引发的呼吸困难,然而,对于严重的疾病,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APG-2575是亚盛医药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Bcl-2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恢复癌细胞的正常凋亡过程,对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具有很大的潜力。此次临床研究的目标是评估APG-2575与阿斯利康康可期®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一线治疗的新选择。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临床研究数据已经表明,APG-2575联合阿可替尼具有强大的联合治疗潜力,且在不同阶段的患者中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随着亚盛医药与阿斯利康的进一步合作,新药疗法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希望。这一研究将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他们重拾健康带来福音。综上所述,亚盛医药与阿斯利康的合作将推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领域的治疗进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期待这项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的选择。
519

特应性皮炎将迎来新选择!罗氟司特乳膏sNDA申报上市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的局部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快速、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的重点。最近,一项关于罗氟司特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罗氟司特是一种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已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斑块性银屑病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而现在,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罗氟司特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也表现出极佳的疗效。根据INTEGUMENT-1和INTEGUMENT-2两项III期研究的数据,罗氟司特乳膏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研究结果显示,罗氟司特乳膏组达到指标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在瘙痒减少方面,罗氟司特乳膏还展现出出色的功效。此外,罗氟司特乳膏的耐受性也良好,使其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特应性皮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因此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性是一个难题。然而,涂抹方便的罗氟司特乳膏能够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这对于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罗氟司特乳膏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未来更多研究的开展和药物的进一步应用,希望特应性皮炎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重获健康和舒适。
705

秋冬交替,老人需警惕这些疾病

随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老年人常见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在这个时候,老年人需要注意哪些疾病?如何有效地进行预防呢?最近,中日友好医院举行了一场“关注老年健康,预防秋冬常见疾病”专题记者会,多位专家提供了解答。高血压患者要警惕脑卒中“在秋冬季节,老年人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一方面是因为气温下降,低温对血管有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是寒冷天气会导致老年人血压波动,而高血压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孙丽丽提醒道,老年人外出时应注意保暖,平时要密切监测血压,一旦出现脑卒中的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中风是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俗称“脑中风”。孙丽丽表示,中风具有“五高”特点,包括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以及高经济负担,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不同的脑部血管病变位置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说说话困难、吞咽困难、喝水呛咳、嘴角歪斜、肢体瘫痪等。孙丽丽提醒大家,如果身边有人出现疑似脑卒中的症状,周围的人应该帮助患者尽快就医。脑卒中的治疗有三个阶段。首先是急救处理,医院会对患者进行脑卒中早期的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取栓治疗。其次是急性期住院治疗,医院会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全面检查,找到脑卒中的病因。最后是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后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来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关节炎患者也要适度运动有句俗语说:“人老先老腿。”骨科和关节外科的主任医师王佰亮解释说,这句话指的是一种名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退行性疾病,其实是指在关节内发生老化和退化的脆弱骨骼。膝关节骨关节炎容易在秋冬季发作或加重,王佰亮提醒大家要及时注意。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其实是错的,老年人应该特别注意增加衣物,保暖膝盖。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超过30%的人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而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甚至超过50%。根据估计,我国有超过1亿人口患有这种疾病。王佰亮表示,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自然老化过程中的一部分,并且患者无需过度担心,只需接受科学治疗即可。有些患者觉得患上关节炎就意味着无法进行运动。这样的观念正确吗?王佰亮表明,关节炎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运动,比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这些运动量不大,动作幅度较小的体育活动,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加关节润滑液,保护关节的健康。同时,患者要避免高强度的运动,比如跳高、登山、长途旅行,以免过度使用或者损伤关节。在治疗方面,王佰亮提到,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选择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肌肉训练和使用辅助支具等方法;病情居中的患者可以尝试药物治疗,如局部药物和口服药物等;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全膝置换、部分置换或关节软骨修复等不同手术方案。糖尿病患者秋冬谨防感冒随着天气变得寒冷,糖尿病足以及相关神经痛问题与人体循环和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并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疼痛科副主任毛鹏分析称,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8.1%,而糖尿病相关的周围神经痛的发病率则超过20%。毛鹏解释说,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的疾病,它可能会损伤老年患者的感觉神经,导致患者的腿和脚产生蚂蚁爬行的感觉,并且感觉会减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尤其是在洗脚时,一定要注意水温。由于患者的感觉能力下降,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水温,因此容易发生烫伤。家属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毛鹏说,建议患者平时穿白色的袜子,这样家属可以及时观察腿和脚的情况。一旦发现腿和脚受伤,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在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做好保护?毛鹏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注意保持温暖,避免冻伤,保持足部干燥和清洁;二是要预防感冒,因为秋冬季温度下降,容易引发感冒,而感冒是导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三是要多晒太阳,以改善血液循环;四是要进行适当的运动,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运动,每次30分钟,最好选择在中午和晚饭后进行,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方便和易于坚持的运动形式,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
999

研究发现能驱动胰腺癌扩散的变形虫样细胞或为新型靶向疗法提供新途径

胰腺导管腺癌(PDAC)会导致较高的转移倾向和免疫抑制微环境,患者的预后较差。最近,在国际杂志ScienceAdvance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题为“CD73 controls Myosin II driven invasion, metastasis,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amoeboid pancreatic cancer cells”。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小鼠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细胞,在胰腺癌扩散过程中起到驱动作用,并且揭示了这些细胞中的弱点,可以利用当前药物进行靶向治疗,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研究发现,许多患有胰腺癌的患者体内存在一种被称为变形虫样细胞的特殊细胞。这些细胞具有侵袭性、侵入性和快速移动能力,会削弱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此前,这些细胞已在其他癌症类型中发现过,例如黑色素瘤、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并且与较低的存活率有关。但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胰腺癌中发现这些细胞。研究人员指出,胰腺癌中的这些变形虫样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CD73分子,从而促使癌细胞扩散并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当阻断该分子的功能时,研究人员可以减少癌症向肝脏的扩散,并降低支持肿瘤生长的免疫细胞数量。当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抗CD73疗法的短期(3周)和长期治疗时,他们观察到当一项结果能代表直接临床效益,如生存率、减轻疼痛或疾病消失时,这些数据都将达到临床目标。在长期研究中,抗CD73疗法将肝脏中癌变肿瘤的发生率从66.6%降低到36.4%。虽然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的人体试验来证实这些结果,但是本研究表明,阻断CD73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希望治疗人类胰腺癌的方法,尤其考虑到针对CD73的药物已经被研发并正在进行各种癌症类型的临床试验。这些细胞类似变形虫样的细胞,在胰腺癌晚期和早期都存在。这个发现或许有望开发一种新型疗法,可以在疾病早期阻断CD73的表达,减少这类细胞的侵袭性,以及减轻其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尽管这些研究结果仍需在人体中进行验证,但是这个发现非常有前景,因为相关研究强调了一个潜在的治疗方式,可以应用于最具侵袭性、生存率较差的癌症类型。研究人员指出,在英国每年有超过1万人被诊断为胰腺癌,所以找到一种方法来提高极低的存活率(哪怕只是一点点),或许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目前,胰腺癌仍然是人类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现有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急需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克莱尔·布罗姆利博士表示,由于这项研究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有超过一百万人的生命得以从癌症中挽救。但并不是所有癌症类型都一样,胰腺癌的治疗依然困难。在过去的五十年里,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并没有提高。这类研究对于开发创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胰腺癌是英国第五常见的癌症类型,这一创新性研究的发现或许有助于未来研究人员开发新型药物。然而,在这些研究进展应用于临床之前,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虽然研究人员在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所进展,但是该疾病的存活率仍然很低。只有约7%的患者在诊断后能够存活5年。目前,大多数患者不能从外科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疗法中获益。与其他癌症一样,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存活率至关重要。然而,大约一半的胰腺癌患者在疾病扩散后才能被诊断出来,这可能是存活率低的其中一个原因。科学家们计划将他们的研究扩展到其他癌症领域,以观察是否可以发现变形虫样细胞与CD73之间的相同关联。他们的重点将放在乳腺癌上,这是英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有望利用针对变形虫样PDAC细胞的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治疗人类胰腺癌的策略。
502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