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肿瘤贫血血小板增多之谜,黄波张晓辉张毅团队揭秘

发布时间:2023-11-04 15:52:16 572次浏览

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张晓辉教授团队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毅教授团队,发表了一篇名为《Tumor cell-released kynurenine biases MEP differentiation into megakaryocytes in cancer patients by activating AhR-RUNX1》,主题是激活AhR-RUNX1的研究。

这项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产生的色氨酸代谢产物,即犬尿氨酸(Kyn),通过血液循环被骨髓中的巨核红系祖细胞(MEP)所吸收。这进一步刺激了转录因子芳香烃受体(AhR)的活性,导致MEP细胞分化失衡,更倾向于巨核细胞,而不是红细胞。因此,这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血小板数量增加。

肿瘤贫血血小板增多之谜,黄波张晓辉张毅团队揭秘.jpg

贫血和血小板增多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疾病治疗和生存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然而,多年以来,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一直没有被解开。

阿尔芬烃受体(AhR)是一种基本的螺旋-环-螺旋蛋白家族成员,它在多个细胞中发挥重要的转录因子作用,包括造血祖细胞。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在AhR缺失的小鼠中,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出现缺陷;而AhR抑制剂Stemregenin(SR1)可能增强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红细胞生成,这表明AhR可能对巨核细胞-红系分化起调节作用。

在这个研究中,研究小组创建了荷瘤小鼠模型,并发现这些小鼠的MEP分化异常,而且AhR激活。利用体外的克隆实验,我们证明了分离的MEP更倾向于分化成巨核细胞。然而,在我们敲除了AhR基因的小鼠中接种肿瘤后,并没有发现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发育分化异常。

该研究小组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细胞会增加表达吲哚2,3双加氧酶(IDO1),这种酶能够促使色氨酸转变为犬尿氨酸(Kyn)。Kyn是AhR的配体,在被肿瘤细胞释放后,经过血液循环,可以到达骨髓,并进入MEP细胞内,从而激活AhR。

MEP的分化是通过一系列转录因子的调节来实现的。研究团队发现,调控巨核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RUNX1在荷瘤小鼠的MEP中表达增加。同时,AhR与RUNX1的启动子结合并使其表达上调。此外,Kyn进入细胞需要转运子的介导,他们还发现在MEP中Kyn转运子SLC7A8的表达也上调,并且SLC7A8的表达受到AhR的正反馈调节。

肿瘤贫血血小板增多之谜,黄波张晓辉张毅团队揭秘 (2).jpg

利用人源化的小鼠模型,研究团队发现Kyn-AhR-RUNX1在人MEP向巨核系分化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与非人源化小鼠的结果一致。此外,他们发现通过使用AhR的抑制剂可以逆转这种异常分化现象。此外,研究团队还在白血病患者骨髓和没有肿瘤侵袭的淋巴瘤患者骨髓中验证了Kyn-AhR-RUNX1信号可以调控病人MEP的异常分化。

AhR是肿瘤免疫中一个重要的分子,在针对AhR的多种抑制剂进行临床试验。该研究工作阐明了AhR对于导致肿瘤相关贫血和血小板增多的关键因素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88201)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I2M-1-021)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推荐

痛别!让国人心碎的事:两大伟人"李克强","吴尊友"相继逝世

2023年10月27日,传来了令人痛惜的消息,两大伟人“李克强”和“吴尊友”相继离世。李克强作为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的声誉。而吴尊友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他们的离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全国人民为之悲痛。李克强同志永垂不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同志,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3年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李克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讣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10月27日发布讣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五届中国民进中央常委吴尊友同志,于2023年10月27日12时5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尊重本人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797

癌细胞的压缩或是一把双刃剑 既能帮助也能阻碍癌症的进展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肿瘤需要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得以生存,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给出了关于黑色素瘤的新认识。研究人员从耶鲁大学等机构表示,随着肿瘤的发展,黑色素瘤会经历一系列环境挑战,其中一种挑战是对肿瘤细胞的压缩。然而,压缩对癌细胞的影响又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帮助也能阻碍癌症的进展。目前的研究还未完全阐明压缩对癌细胞的影响效应,也无法确切揭示这些物理驱动力如何影响并驱动肿瘤中的各种特性。但是,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手段,研究人员发现黑色素瘤经历压缩相关的改变与患者预后的改善和恶化有关。压缩抑制了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了肿瘤的进展。然而,压缩也会诱发亚细胞活动,促进细胞内压力和氧化性压力水平的升高,进而损伤细胞的功能并影响其存活能力和功能。此外,压缩还会促使细胞适应压力并改变转录组,从而产生包括抵抗化疗的能力等特性。Mak博士表示,令人惊讶的是,仅经过几天的压缩调节就可能促进癌细胞对化疗产生耐受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提供了重要见解,并为解决化疗耐受性和改善患者治疗结果的新策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下一步,研究人员将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压缩对不同时间尺度产生的影响效应,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复杂的现象。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体积压缩可能是黑色素瘤进展的一把双刃剑。虽然它可以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迁移,但也可能导致细胞内部的损伤和产生化疗耐受性。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可能性,有望为癌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肿瘤生物学,为未来的癌症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希望这一新认识能够为开发更精确、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打开新的大门,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机会。
529

新研究有望提高乳腺癌脑转移生存率!岩藻醣化成重要突破点

乳腺癌是导致癌症在大脑转移的第二大常见原因。有10%至30%的乳腺癌转移患者会出现癌症脑转移。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且生存率较低。最近,在《CellReports》国际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名为《脑转移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富糖的PVR/CD155诱导乳腺癌浸润》的研究报告中,来自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更好地理解了促进乳腺癌在脑中的转移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从而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细胞信号通路,可以控制乳腺癌脑转移。他们主要研究了癌细胞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和岩藻糖化过程,癌细胞周围的成纤维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类型,在肿瘤环境中起着促进癌症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这些成纤维细胞的关键作用在原发性乳腺癌中已经得到证实,但在癌症脑转移过程中的具体角色尚不清楚。岩藻糖化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修饰过程,即将岩藻糖添加到蛋白质中,从而影响其行为和功能。细胞信号通路可以通过岩藻糖化的调节来实现,而高水平的岩藻糖化蛋白与乳腺癌的进展直接相关。EricLau研究员指出,最近的研究强调了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岩藻糖化在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例如脑癌等。然而,我们目前还不清楚异常的岩藻糖化如何改变与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大脑肿瘤的进展。在早期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与乳腺癌相关的成纤维细胞中存在与癌症转移相关的高水平岩藻糖化过程,这表明癌症成纤维细胞可能在该过程中促进了乳腺癌的进展。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分子通路,可以控制乳腺癌转移到大脑。随后的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乳腺癌脑转移中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能够分泌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蛋白(PVR),这能够有效刺激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增加大脑中乳腺癌细胞的侵袭。研究人员确定,成纤维细胞中PVR的分泌是由缺氧诱导蛋白FUT11介导的岩藻糖化作用诱发的。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患者样本中证实,乳腺癌脑转移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岩藻糖化PVR水平高于乳腺癌细胞中的水平。以上综合观察结果显示,PVR岩藻醣化以及随后由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可能是大脑中乳腺癌转移和侵袭的重要调节因子。研究人员希望这些发现能为科学家们设计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专门针对乳腺癌脑转移患者。EmmaAdhikari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首次提供了关于乳腺癌脑转移发病机制的重要见解,同时强调了大脑转移性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岩藻醣化的PVR和FUT11可能成为乳腺癌脑转移的新型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通过本研究,我们揭示了一种在大脑中促进乳腺癌脑转移的机制,该机制涉及缺氧和岩藻醣化的调节。具体来说,我们发现脑转移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能够促进其在大脑中的侵袭和扩散,而岩藻醣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1048

中国肿瘤诊治迈向自主发展:告别对国外指南的依赖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最近表示,《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是一本“中国人自己的指南”。以前的肿瘤治疗技术指南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太依赖翻译国外文献,导致信息滞后和治疗上的错误。有了CACA指南的发布,这些问题有望得到全面改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简称"CACA指南")发布暨第100场巡讲会于9月24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巡讲的主题是"机器人外科"。樊代明表示,CACA指南是由13000多位权威专家共同编写完成的,包括53个常见瘤种(瘤种篇)和60个诊疗技术(技术篇),共计113个指南。CACA指南内容十分全面,既考虑了基层需求,又注重规范化,并兼顾中西医结合,非常强调早期筛查。它不仅吸取了国际上的成熟经验,还结合了中国的数据,特别考虑了中国临床专家的共识和经验,更符合中国的肿瘤诊疗现状。CACA指南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和医疗可及性等独特优势。中国抗癌协会发布了CACA指南,并举办了“机器人外科”专场讲座。图片由中国抗癌协会提供。樊代明表示,CACA指南发布后,采取了精读宣讲、校园巡回、基层推广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广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规范,促进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发展和医疗科技与学术的共同进步。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根据中国抗癌协会的公布,在2022年2月份以来,CACA指南的首场发布会和精读巡讲已经召开了100场,覆盖了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会议透露的消息,中国抗癌协会将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合作,根据我国丰富的临床数据变化和最新科研成果,及时更新CACA指南。同时,协会还将发挥中国传统医学等多方面资源的优势,加快补充领域内科研的不足。这样做的目的是推动肿瘤医学的快速发展,并为中国的肿瘤整合诊治技术在国际医学学术界占据领先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简称“CACA指南”)发布暨精读巡讲第100场活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专场活动,同时由中国抗癌协会腔镜与机器人外科分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北京抗癌协会承办。中国抗癌协会监事长詹启敏,作为发布会的主持人,邀请了多位该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参加。樊代明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吴曼青等也在会上发表了讲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等也致开幕词。大会的评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为民以及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教授潘苏彦担任特邀嘉宾。另外,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张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教授姜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张万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许剑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孟元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傅斌等专家,对肿瘤诊疗过程中机器人外科的相关技术和规范进行了系统的宣讲。
598

君实PD-1成功出海获FDA 10月新药批准

首款国产的PD-1抑制剂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在10月份,君实生物与CoherusBioSciences联合申请的Loqtorzi最终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上市。这是君实生物在出海竞争中取得的重要胜利。这个案例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审批所用的支持资料只涵盖了中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患者的数据,而没有包括美国、欧盟等其他地区的患者数据。这意味着只要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科学设计合理、数据质量高、疗效显著等试验要求,就能够成功通过FDA的审批。鼻咽癌在美国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肿瘤,每年新增患者数量超过2000人。目前主要采用放化疗作为治疗手段,尚未有任何药物获得批准。与君实生物通过占领市场的小适应症而获得监管批准相比,辉瑞和礼来也在10月取得了监管批准,并瞄准更广阔的IBD赛道。据中金创新药前沿系列研报预测,到了2022年,炎症性肠病(IBD)市场规模将达到203亿美元。该系列研报还预测,到了2030年,全球IBD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490亿美元,其中仅溃疡性结肠炎市场预计将达到102亿美元。目前,已有两款新药通过FDA批准,正准备迎接市场挑战。UCB在获批新药数量方面位居首位,成为赢家。尽管这些疗法已在其他监管市场得到认可,但FDA的批准无疑将有助于UCB进军更广阔的治疗市场。首款进入美国的本土PD-1Coherus与君实生物宣布,Loqtorzi(toripalimab,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获得FDA批准,可作为一线治疗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药物。此外,该单抗也可作为二线及以上治疗,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在接受铂类药物治疗后使用。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肿瘤位置的特殊性,手术治疗较为罕见,对于局限性的癌症主要采用放疗或放化疗的组合治疗方法。Loqtorzi的上市申请是建立在JUPITER-02和POLARIS-02的研究结果之上。在JUPITER-02临床III期研究中,Loqtorzi与化疗联合使用相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48%。此外,该药物还显示出总生存期(OS)方面的显著改善,与单独使用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降低了37%的死亡风险。在POLARIS-02临床研究中,Loqtorzi展示了在之前接受化疗但复发或转移的鼻咽癌患者身上持续的抗肿瘤效果。Loqtorzi的客观缓解率为20.5%,疾病控制率为40.0%,中位生存期为17.4个月。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除了君实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制药公司也在研发阶段布局了III期治疗晚期一线鼻咽癌的药物。Loqtorzi在美国的上市经历了一些波折。因为质控流程的变更和现场核查受阻,君实生物曾经收到了FDA发出的CRL(CompleteResponseLetter),后来又进行了一次向FDA申报上市,但审评过程中又延期了一次。君实生物目前已经将PD-1抑制剂的申报适应症扩展到了食管癌领域,并开始在欧盟和英国提交申请。在国内,君实生物今年已经就包括NSCLC围手术期治疗、TNBC一线治疗、RCC一线治疗、ES-SCLC一线治疗等四个适应症进行了申报。
697

小细胞肺癌细胞在大脑中秘密生长的机制:揭示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

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肺癌的10%到15%。据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表明,那些已经转移到大脑的小细胞肺癌细胞可以通过欺骗被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脑细胞,使它们误以为自己是需要保护的神经元而得以存活下来。该研究结果已在2023年10月的NatureCellBiology期刊上发表,论文标题为“Crosstalk between small-cell lung cancer cells and astrocytes mimics brain development to promote brain metastasis”。具体而言,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小细胞肺癌细胞利用一种存在于发育中的人脑中常见的化学信号来执行它们的计划。这个化学信号吸引星形胶质细胞前来肿瘤部位,并促使它们释放其他有利于小细胞肺癌细胞生存的物质。研究人员认为,阻断这种化学信号可能是减缓或阻止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生长的一种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在保持成年大脑的神经功能和连接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能够促进发育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些研究人员研究了实验室中的小鼠、人类组织样本,以及培养皿中的人类微型大脑(一种类似大脑的器官),以探究小细胞肺癌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独特关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和遗传学教授JulienSage博士指出,小细胞肺癌具有向大脑转移的能力,并且能够在非理想的肿瘤生长环境中良好地生长。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癌细胞通过招募星形胶质细胞来提供保护,并对大脑微环境进行了重新编程。浸润大脑小细胞肺癌在转移至大脑方面表现突出。实际上,大约有15%到20%的患者在首次确诊肺部肿瘤时,大脑已经存在癌细胞集群。随着疾病的进展,约40%到50%的患者会出现脑转移。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临床结果的严重性令人担忧,以至于临床医生甚至在发现脑转移之前就建议进行颅内放疗。然而,小细胞肺癌为何以及如何对大脑产生如此显著的吸引力一直是一个难题。很少有活组织检查或切除脑转移瘤的实施,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这种做法会对患者的生存产生影响,而且脑部手术是非常侵入性的。此外,小鼠模型中患有小细胞肺癌的小鼠很少发生脑转移,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微妙的生物差异所造成的。小鼠小细胞肺癌细胞注射后小鼠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模型小细胞肺癌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它们属于神经内分泌癌症,也就是说,它们起源于类似神经元和激素分泌细胞的细胞。这种癌症和全身(包括肺部)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联系。Sage和他的同事们正在研究小细胞肺癌细胞在浸润大脑时是否会从细胞表面的神经元相关蛋白中获得有利条件。Sage说:“我们觉得大脑内存在很多神经元,或许是因为这些具有神经元特征的癌细胞会在大脑中感到舒适,也被这种环境所接受。”Sage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学者FangfeiQu博士合作,研究出一种方法,能够将实验室培育的小鼠肺癌小细胞注射到小鼠的大脑中,以引发脑肿瘤的进展。他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这一神经胶质细胞家族的成员开始涌入,制造脑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蛋白质,其中包括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大量星形胶质细胞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注意到人类大脑中也存在类似的招募情况。与黑色素瘤、乳腺癌和肺腺癌的转移瘤相比,来自因转移性小细胞肺癌而死亡的患者的脑组织样本表现出更高的保护性。在肿瘤内部,有更多的星形胶质细胞存在。Qu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儿科助理教授AncaPasca博士合作,将小细胞肺癌、肺腺癌或乳腺癌细胞的聚集体与皮层类器官进行融合。皮层类器官是由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脑细胞团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生长而成的,可以模拟人类大脑皮层的空间结构和连接。这种融合形成了小细胞肺癌假瘤。在短短10天内,与肺腺癌或乳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假瘤中的保护性星形胶质细胞浸润更加显著。Sage表示,“这结果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主动迁徙至小细胞肺癌细胞,而不仅仅是被肿瘤吞噬。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脑类器官或微型大脑能够准确模拟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因此,我们不再需要依赖小鼠模型,这成为了研究脑转移的完美系统。”最新的研究显示,小细胞肺癌细胞通过释放一种名为Reelin的蛋白质来吸引保护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参与。Reelin蛋白在大脑发育过程中起到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迁移的作用。通过将小细胞肺癌注入小鼠大脑中并引发Reelin的表达,可以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并且形成的肿瘤比对照组注射Reelin表达较低的小细胞肺癌的小鼠更大。Sage相信,这些癌细胞明显地依赖于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所特有的化学信号和反应,这可能会对未来疗法的开发提供一些线索。Sage表示:“在成体大脑中,有些信号可能不那么重要或者表达的程度不高。因此,或许我们仍然可以针对这些信号来减轻或者预防脑转移的发生,而不会对正常的大脑造成伤害。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机会之窗。”
778

康方生物与Summit就依沃西的合作入围Scrip “2023年度许可交易奖”

近日,康方生物宣布,依沃西(PD-1/VEGF双抗)成为了六个入围交易项目之一,这得益于与SummitTherapeutics达成的创纪录的权益许可合作。依沃西是康方生物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康方生物在2022年12月将依沃西在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授权给了Summit公司,合作交易总金额达到了五十亿美元。康方生物还将获得依沃西在授权地区销售净额的低两位数提成。此次重要合作的达成体现了依沃西在全球临床价值和商业化潜力上的巨大优势,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单个创新药权益许可交易额最高的记录。康方生物和Summit正在全力推进依沃西在全球的新药研发和上市过程。目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受理了依沃西一项新药上市申请,并将其列为优先审评项目。此外,在全球范围内,依沃西还在开展另外四项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其中三项以PD-1单抗为阳性对照药物,而Summit推动的两项则为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依沃西是一种针对PD-1和VEGF的双抗(双重抗体)药物,也被称为AK112。依沃西是由康方生物独立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采用本公司独特的Tetrabody技术设计。该药物可同时阻断PD-1与PD-L1和PD-L2的结合,以及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在多种瘤种(如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和肝细胞癌)中,联合应用PD-1抗体和VEGF阻断剂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疗效。由于VEGF和PD-1在肿瘤微环境中同时存在表达,相比于联合疗法,AK112作为单一药物同时阻断这两个靶点,可能更有效地阻断这两个通路,并增强抗肿瘤活性。2022年12月,依沃西提出了一项合作方案,该方案总交易额高达50亿美金(首付款为5亿美金),还额外提供销售净额的两位数提成。根据该合作方案,依沃西授予美国SummitTherapeutics公司在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开发独家许可权,这一交易金额创下中国单个创新药物对外权益许可最高交易金额的纪录。此前,依沃西在肺癌领域的3项适应症已获得中国药监局(CDE)授予的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2023年8月,依沃西的首个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获得了受理。目前,药监局已批准开展依沃西联合化疗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III期临床研究,用于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同时,依沃西单药和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的III期头对头研究(NCT05499390)以及依沃西联合化疗和单独化疗的III期研究(NCT05184712)已经完成入组。这些研究分别考察了依沃西在治疗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和EGFR突变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607

新规发布!即日起施行,国家药监局关于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管理等有关事项的公告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管理等有关事项的公告》,旨在进一步落实药品管理法相关要求,明确化学原料药的批准通知书发放及再注册管理等事宜。该公告从背景和考虑、实施范围、申报端口、合并申报其他变更事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公告起草背景和考虑主要是为了优化化学原料药管理。2017年,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原料药审评审批事项的公告,建立了化学原料药与制剂关联审评审批制度。为了落实化学原料药的属地监管职责和强化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国家药监局决定实施化学原料药的再注册管理,以确认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情况,并总结生产、销售、抽检和变更等情况,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公告实施的范围包括在原辅包登记平台登记并审评通过的化学原料药,以及转入登记平台的已获得批准文号的化学原料药。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的申报端口是国家药监局网上办事大厅。境内生产和境外生产的化学原料药登记人都应通过该平台申报再注册。对于再注册申报,不可合并其他变更事项。如再注册过程中出现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等非技术审评内容的变更,应及时书面告知审查部门,并提交相关证明性资料。对于审评不通过或未按期申请再注册的化学原料药,将发放不予批准通知书,并注销批准证明文件。申请人可重新申请再注册并获得新的登记号。总体要求是,化学原料药的登记注册、补充申请及再注册申请都属于行政许可事项。境内生产的化学原料药登记人必须为实际生产企业,而境外生产的化学原料药登记人需委托中国境内的企业进行登记。化学原料药批准通知书发放后,将载明登记号、化学原料药名称、注册标准编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生产地址等信息。通知书的有效期为5年。对于补充申请通过的化学原料药,将发放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并列出相关信息,包括登记号、原通知书编号或批准文号、化学原料药名称、注册标准编号、申请内容、审批结论、生产企业和生产地址等,还会包括经补充申请审评核准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标签等信息。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由属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境内生产)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境外生产)负责。已获得药品批准文号的化学原料药将基于原批准证明文件进行再注册,而未取得批准文号但通过审评并标识为"A"的化学原料药将基于发放的化学原料药批准通知书进行再注册。化学原料药登记人需要在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申请再注册。再注册审查通过,将发放再注册批准通知书;审查不通过,将发放不予批准通知书。对于未在有效期或过渡期限内申请再注册的化学原料药,将调整其标识为"I"。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将及时将境内生产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申报及批准信息推送至登记平台,并针对批准证明文件的有效期信息进行更新。对于主动申请注销已通过审评审批的化学原料药批准证明文件的登记人,境内生产化学原料药需向所在省级药品监管部门递交材料,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将书面来函向药审中心提出注销申请;境外生产化学原料药登记人则直接向药审中心提出注销申请。再注册审评未通过的化学原料药将进行相应调整,并按程序注销其批准证明文件。此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本文仅对《化学原料药再注册管理等有关事项的公告》进行了简要解读。
573

英语老师3天忘光所有单词,遭受词汇迅速遗忘的罕见病症

2023年9月21日,第三十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即将到来。阿尔茨海默病一直被视为老年人常见的认知症类型,然而最近的一起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年轻的英语教师在扬州突然出现痴呆症状。医院的诊断结果表明,这是由自身免疫性痴呆引发的,而病因居然是患者自己未察觉到的干燥综合征。据悉,这位35岁的女患者近期被家人送到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求诊。许笑天医生介绍道:“患者来时已经出现失智症状,对自己的身份一无所知。”令人痛惜的是,仅仅经过三天时间,患者就从一个正常人迅速转变为失智状态。“患者是一位英语老师,然而在来医院时已经无法记住任何一个英文字。”许笑天医生立即进行了脑部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显示左侧顶枕颞叶出现异常高信号。考虑到患者是一个年轻女性,且病情迅速恶化,影像学结果又显示异常病变信号,许笑天医生初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所导致的失智症。经过脑脊液相关指标的检测,最终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引发的失智症。许笑天医生向记者透露,他本人也患有一种名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疾病。这是由于他的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身体产生了攻击自身脑组织的特殊抗体。在发病之前,他常常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出现认知能力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近事记忆力下降、癫痫发作和言语障碍等症状。幸运的是,这位患者接受了医生的人类免疫球蛋白治疗。仅仅五天后,痴呆症状得到迅速缓解,认知水平恢复到病前正常水平,头颅影像学显示病灶完全消失。尽管痴呆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许笑天医生并没有放松警惕,因为“我们仍然未找到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病因,而复发的风险仍然存在。”通过风湿免疫科联合会诊,最终证实患者的痴呆症状是由干燥综合征引发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所致。“患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患上了干燥综合征。”目前,患者已经转至风湿免疫科接受规范的长期药物治疗,从根本上预防了类似病症的复发。根据许笑天医生的说法,全球有超过一千万人患有认知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症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老年痴呆症常被称为“认知症”,它涵盖了多种类型的综合性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也可能在年轻人中发生。需要明确的是,老年痴呆症并非等同于阿尔茨海默症,后者仅占据了所有痴呆疾病案例的60%~70%。据许笑天医生介绍,认知症通常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脑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传染性疾病等。以脑梗为例,年轻人如出现这种情况,也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此外,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患病率逐渐上升,也可能引发认知症。还有一些血液感染性疾病,如梅毒和艾滋病,也可能导致认知症的发生。随着对认知症病因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痴呆症状引发的更多了解,相信可以为预防和治疗认知症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因此,该事件也提醒我们,不论年龄,注意健康、及时就医,并且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这将有助于减少认知症的发生和复发。
590

北大成功开发中国心脏健康饮食,降压效果惊艳,堪比药物

近日,北京大学的武阳丰教授在美国心脏协会的旗舰期刊《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ffects of Cuisine-Based Chinese Heart-Healthy Diet in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mong Adults in China:Multicenter,Single-Blind,Randomized,Parallel Controlled Feeding Trial ”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设计了中国心脏健康饮食(简称CHH饮食),并验证了它对降低血压的效果,与降压药物相提并论。具体而言,CHH饮食对于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在食用CHH饮食4周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下降。相比普通饮食,CHH饮食可以使血压平均下降5.0/2.8mmHg。而在CHH饮食的基础上,血压下降了15.0/6.7mmHg,比普通饮食更低,降压幅度多出10/3.8mmHg。此外,不同菜系对于血压降低效果的差异并不明显。本研究对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4个城市的265名参与者进行了分析。这些参与者的基线收缩压为130-159mmHg,并随机分成了两组,其中CHH饮食组包含了135名参与者,而对照组则包含了130名参与者。在开始进行研究时,所有参与者均食用了当地常规饮食,以进行为期七天的导入期。之后,参与者接受了为期28天的连续饮食干预。研究人员为参与者推荐了四种对心脏健康有益的中国传统美食,包括鲁菜、淮阳菜、粤菜和川菜。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向研究对象透露所给予的饮食是哪一种,血压测量由与研究人员无关的工作人员执行。研究者详细记录了研究对象每餐的食物摄入量和剩余量,以及其他与研究无关的食物摄入情况。为了达到有效的降压健康目标,CHH饮食相对于普通中国饮食,在钠的摄入方面减半,每天从6g减少到3g。同时也减少了11%的脂肪摄入量,增加了4%的蛋白质和8%的碳水化合物,还增加了钾、钙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CHH饮食和对照饮食的每日平均营养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为期28天的饮食干预后,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下降了5.0mmHg和2.8mmHg,而CHH饮食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则分别平均下降了15.0mmHg和6.7mmHg。在CHH饮食组与普通饮食组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为10/3.8mmHg,效果与降压药物相当。CHH饮食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根据研究人员的估计,遵循中国的心脏健康饮食习惯,可以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减少20%,心力衰竭发生率减少28%,全因死亡率减少13%。另外,不同的菜系对降压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参与者对于味道和口味方面的喜好度几乎达到满分,一致给予好评。拿鲁菜来举例,将CHH饮食与普通饮食的一日菜单进行比较:在成本方面,CHH饮食和常规饮食的平均成本分别为24元/天和21元/天。每降低1mmHg的收缩压所需的成本效益比为每天0.4元,这在大众可支付的范围内。最重要的是,两组之间的不良事件数量没有差异,并且没有任何与饮食干预相关的不良事件。武阳丰教授指出,CHH饮食不仅适合中国人,还适合喜欢中餐的国际友人。它是一种美味、经济实惠、健康的选择,有望成为继DASH膳食和地中海膳食后的世界第三大健康饮食。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中国心脏健康饮食对降低血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这种饮食与药物具有没有本质区别的效果,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通过健康饮食控制血压的方案和信心。
711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