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房网
查疾病 问医生 疾病科普

瑞孚迪释放科技创新力,助推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3-10-04 17:44:15 65次浏览

近日,瑞孚迪(Revvity)在上海举行的“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暨2023生命科学新品发布”活动上,展示了其引领健康科技创新的实力。作为专注于提供全面健康解决方案的企业,瑞孚迪不仅启动了全新中文品牌名,还发布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涉及分子、细胞、活体等领域的自动化检测和分析。这次发布不仅标志着瑞孚迪在中国市场的新动作,更为中国健康产业的新篇章注入了强劲动力。

瑞孚迪释放科技创新力,助推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新篇章.png

在论坛上,瑞孚迪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业务总经理刘疆先生表示,瑞孚迪将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和专家,将其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与中国医学研究和创新领域的活力相结合,为转化医学和其他领域突破做出贡献。他还回顾了瑞孚迪在中国市场布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表示将继续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为用户提供优秀的技术和产品。

瑞孚迪释放科技创新力,助推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新篇章 (2).png

在这次发布会上,瑞孚迪推出了众多备受期待的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其中,Fontus™自动化工作站将在文库构建领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帮助用户轻松完成操作。BioQule™ NGS文库制备系统提供了一套简便、稳定的自动化台式NGS建库解决方案,为基因组分析提供高质量、可靠的结果。FlexDrop™ iQ™纳升级非接触式分液器具有易用性、高效性和高性价比等优势,有效降低了试剂的损耗。此外,瑞孚迪还发布了HTRF® -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检测试剂盒、优化的BioLegend®系列产品、Cellaca® PLX图像细胞分析系统、EnVision® NexusTM微孔板检测仪、QuantumTM GX3微CT结构成像系统和Vega®超声成像系统等一系列创新产品。

这次发布的新产品代表了瑞孚迪在分子、细胞、活体等领域自动化检测和分析的巨大进展。这些产品将为科研、医学诊疗等领域提供更高水平的解决方案,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瑞孚迪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与本土合作伙伴和专家携手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为人类健康和福祉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这次发布会,瑞孚迪向世界展示了其引领健康科技创新的决心和实力。随着更多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瑞孚迪将继续为中国和全球的健康产业繁荣贡献力量。瑞孚迪将与中国合作伙伴和专家紧密合作,共同探索生物技术和诊断领域的前沿,推动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

瑞孚迪释放科技创新力,助推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新篇章 (3).png

通过这次发布会,瑞孚迪向广大用户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他们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和卓越产品为全球健康做出贡献。瑞孚迪的科技创新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将进一步加快健康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作为专注于提供全面健康解决方案的企业,瑞孚迪将凭借其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助力科学研究和医学诊疗的进步。他们不仅提供了一系列创新产品,还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国内外顶尖专家和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瑞孚迪将进一步拓展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推动中国健康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在未来,瑞孚迪将继续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他们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相信在瑞孚迪的引领下,中国健康产业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为世界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

国家医保局辟谣:职工医保缴费事关个人医保,警惕谣言陷阱

近日,在一些网络平台如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上转发了一篇题为《职工注意!2024年起,职工医保缴费将彻底改变》的文章及相关截图。经过核实,该文章中关于"职工医保费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个人将不再拥有自己的医保账户"等内容完全属于虚假宣传。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的要求,各地医保部门通过改革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建立健全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实际提高职工医保参保人门诊保障水平。改革后,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制度仍然保留,并保持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变”。首先,个人账户结余的归属保持不变,改革前的历史结余和改革后新划入的结余仍然归个人所有,可用于支付个人及其家属的医疗费用等支出,并可以结转使用和继承。其次,在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和流向不改变,仍然全额转入个人账户。第三,退休人员不缴费的政策仍然不变,个人账户资金仍由统筹基金划入。目前,改革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职工医保门诊待遇水平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上半年,普通门诊统筹已惠及职工医保参保人次达11.24亿人次。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相关文章和截图纯属谣言,我们保留追究相关传播谣言者责任的权利。
58

药剂科赵荣生教授团队药师宋再伟应邀参加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学会全球大会并作大报告

国际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andClinicalToxicology,简称IATDMCT)第21届全球大会于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在挪威奥斯陆成功举办。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从事治疗药物监测相关工作的学者和医疗专业人士,旨在促进、更新并提升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学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在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与支持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赵荣生教授团队邀请了主管药师宋再伟参加了一次大会,与国际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宋再伟主管药师进行了名为“抗肿瘤领域的治疗药物监测指南:研究现状及推进策略”的主题报告,报告的通讯作者是赵荣生。该研究对抗肿瘤药物治疗药物监测指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在对方法学和报告学质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相关指南,并提出了促进抗肿瘤领域治疗药物监测指南发展的策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赵荣生教授团队已多次受邀参加IATDMCT全球大会,进行学术交流。在2017年的第15届大会上,赵荣生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的主题报告。2021年,宋再伟主管药师在第19届大会上展示了壁报,并进行了“中国大剂量甲氨蝶呤循证用药指南”的交流,此指南是中国药理学学会治疗药物监测分会的依据(通讯作者为赵荣生)。2022年,宋再伟主管药师又在第20届大会上做了题为“来那度胺的治疗药物监测”的报告。这是一份关于“暴露-安全性”的观察性研究的报告,由赵荣生和景红梅担任通讯作者。国际抗生物药物与临床毒理学治疗协会(IATDMCT)于1990年成立,是全球唯一专注推动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毒理学相关学科发展的国际组织。该组织的成员来自70多个国家,包括临床医学、药学和检验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北京大学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毒理中心(TDMCT中心)下属的北医三院药剂科致力于整合治疗药物监测相关的药学服务与科学研究。他们在制定、评估和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相关的循证用药指南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此外,药剂科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以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并推动学科的发展。
64

NMPA批准辉瑞、BMS、以岭等药业5款创新药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宣布批准了5款药品的上市,其中有3款是中药创新药。1.颂狄多颂狄多是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申报的一种1类创新药,商品名称为氘可来昔替尼片。该药适用于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适用于系统治疗或光疗。氘可来昔替尼是一种TYK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根据了解,氘代药物是通过将药物分子上的特定位置替换为氘(氢的同位素)而获得的药物。相比于非氘代药物,氘代药物具有以下优势: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降低用药频率,减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然而,氘代试剂的劣势在于价格昂贵且反应条件要求严格。氘可来昔替尼于2022年9月9日获得FDA批准上市。随后于2022年9月26日,日本也批准其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广泛性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2.乐复诺乐复诺是一种由辉瑞公司开发的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胶囊,属于1类创新药。乐复诺适用于12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重度斑秃患者。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能够以不可逆的方式抑制JAK3和酪氨酸激酶家族。Ritlecitinib是一种在今年6月获得FDA批准的药物,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严重斑秃患者。并且今年9月19日,Ritlecitinib还获得了EMA的批准上市,这是基于ALLEGRO研究项目的结果,其中包括IIb/III期ALLEGRO研究(NCT03732807)。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Ritlecitinib在12岁及以上斑秃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包括全秃和普脱。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的50mgRitlecitinib组中,有13.4%的患者在24周后头发覆盖率达到90%或更高(SALT≤10),而安慰剂组只有1.5%。此外,研究还评估了患者的健康自评指数(PGI-C),结果显示,在第24周时,有49.2%的患者表示斑秃情况得到了“中度”甚至“极大”的改善,而安慰剂组则只有9.2%。3.通络明目胶囊通络明目胶囊是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中药1.1类创新药。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羟苯磺酸钙胶囊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对该药品进行了开展。根据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试验组表现出了更好的效果,对于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而言。这种药物的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补益气血,止血消肿,还能改善视力,适用于2型糖尿病引起的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别是因为血液淤滞和体内阴阳不足引起的眼底点片状出血、目干等相关症状。这种药物的推出为那些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项。4.小儿紫贝宣肺糖浆该糖浆的主要成分是紫贝,能够有效缓解儿童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有助于改善肺部病变并增强免疫力。此外,该糖浆口感可口、易于吸收,非常适合小儿服用。小儿紫贝宣肺糖浆是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创新药品,属于中药1.1类。该药经过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该药可以疏散风热、宣肺止咳,适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引起的咳嗽,伴有咳痰、汗出、咽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这种药物的推出为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儿童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案。5.枳实总黄酮片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枳实总黄酮片1.2类中药创新药的药品上市许可的持有人。该药主要成分是从枳实中提取的总黄酮类物质。该药物进行了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该药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烧灼感和上腹疼痛等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这种品种的推出为那些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法。
474

中秋月饼吃多了会怎样,医生揭示食用风险

中秋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感受团圆和祝福的美好。而月饼作为中秋节不可或缺的食物,也成了人们庆祝的重要一环。然而,过度食用月饼可能会给健康带来潜在风险,因此我们在享受这美味佳肴的同时,也需要适量食用。月饼以其独特的馅料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有多种口味可供选择。然而,月饼的高热量和高糖分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一款普通蛋黄月饼的热量通常在300卡路里以上,并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脂肪。如果过度食用,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血糖升高,并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为了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需注意适量食用月饼。首先,每天的热量摄入应该在合理范围内,一份月饼的热量差不多等同于一顿正餐的热量,因此,如果你已经吃过了正餐,尽量减少月饼的摄入量。其次,选择低糖、低脂的月饼,这样可以降低糖分和脂肪的摄入。最后,多关注其他食物的搭配,例如搭配一些水果和蔬菜,来增加饮食的均衡性。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和心脏病患者,他们更应该注意控制食量和选择合适的月饼。他们可以选择低糖或者无糖的月饼,或者选择其他代替品,如南瓜饼和芋头饼,这些替代品热量更低,营养价值也更高。总的来说,中秋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教育时刻。尽管月饼美味可口,但我们要懂得适量食用,避免因为过度摄入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因此,在中秋节期间,让我们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要谨记健康的原则,让中秋节成为一个健康新开始。
49

喝酒后脸红与脸不红,哪个对健康危害更大

雪花不飘我不飘,青岛不倒我不倒。你喝一杯,我就陪你一杯,喝光后一起跳舞庆祝。有什么问题是一杯酒解决不了的呢?如果有,那就干脆来两杯!在酒席上很容易注意到,有些人一喝酒脸就红了,而有些人在整个酒宴结束时脸色依然不变。俗话说:“喝酒脸红的人好交朋友。”这其实不是完全正确的观点。那么为什么喝酒会导致脸红呢?探讨一下酒精在人体内是如何被代谢的酒类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人们在饮酒后,乙醇会进入消化系统进行初步分解,然后被吸收到血液中,并传送到肝脏。在人体内,肝脏扮演着代谢和解毒的重要角色,因此乙醇进入肝脏后会被转化为乙醛,随后继续分解并转化为乙酸。最终,乙酸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体外排泄。乙醇通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醛,然后通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酸,在体内代谢后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人们喝酒后脸红的原因是因为基因的差异。有些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数量相对较少,活性也较差。这会导致乙醛大量积聚,使毛细血管扩张,引起人体出现发热、脸红、心跳加快等症状。为什么喝酒不会让脸变红:因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数量较多且活性高,喝酒后能迅速将酒精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短时间内将酒精成分排出体外,因此不容易出现脸红现象。喝酒后脸红与脸不红,哪个对健康危害更大?饮酒脸红的人:不管在哪种情况下,饮酒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若非要作比较,那么脸红的人受到的损害最大。酒精中的乙醛是致癌物质之一。如果长期、大量地饮酒,肠胃、肝脏等器官都会受到损害。此外,乙醛也会阻止细胞的自我修复,再加上器官损害后,它们的功能会逐渐减弱,最终可能会引发细胞突变,增加癌症的风险。那些喝酒不会脸红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注意适量饮酒。过量和长时间的饮酒同样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特别是那些喝酒不会脸红的人。不应该错误地认为自己的酒量特别好,可以喝很多。这样很容易导致酒精中毒,因为身体代谢酒精的速度较慢,无法跟上酒精的摄入速度,从而对生命的安全构成威胁。酒后开车会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喝酒时要注意不要驾驶。另外,在喝酒时也要适量,不要过量饮酒,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不应该与未成年人分享酒精饮料,因为他们对酒精的耐受能力较低,可能会造成健康危害。另外,喝酒之前最好吃饭,以缓解酒精的吸收速度。最后,需要注意与他人的交流和行为举止,在喝酒过程中要保持端庄和礼貌。    不建议一天内频繁饮酒。有些人因为热爱喝酒或工作应酬的需要,一天内可能会多次饮酒。比如,他们中午刚喝完,晚上又接着喝。这种连续饮酒对人体的肠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过量饮酒,就会增加酒精中毒的风险。请避免将酒与饮料混合:一些人在喝酒时喜欢混合不同种类的酒,无论是混搭酒品还是混搭碳酸饮料,这种搭配实际上是不太健康新颖的。混合不同种类的酒容易导致酒精中毒,而混搭碳酸饮料会更加伤害身体。打仗时,亲兄弟会一起上阵,而这些战士则会带上烟酒。烟酒烟酒,一般指的就是烟和酒。很多人喜欢边喝酒边抽烟,有人甚至会说抽烟有助于解酒。但其实这样同时抽烟和喝酒,相当于在自寻死路。因为酒精本身就会刺激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如果再抽烟,烟里面的尼古丁进入人体的量会更大,所带来的危害也会成倍增加。结语:总之,偶尔适量饮酒是无害的,并且适当饮酒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筋骨。问题出在过度饮酒,长期如此,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若长期不加以控制地饮酒,你的健康将消逝于酒杯之中,会给肝脏带来更大的负担,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还会增加患上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
67

惊爆!今年支原体感染潮?专家揭秘真相,看医生回答了什么

近日,网传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一般3到5年迎来一个高峰的观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然而,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主治医师刘茂松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没有季节性,全年都有可能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毒在你免疫力降低的时候就会乘虚而入。虽然最近几个月门急诊量明显上升,但仅为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开学季后人员相对集中,碰上了流感等病毒的同时,多重因素导致了近期门急诊及发热门诊的就诊高峰。病毒在不断变异,一般会出现5年一个小流行和10年一个大流行的情况,但并非绝对如此。每年季节变换的时候,小孩、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目前来看,虽然暂时还无法确定今年是否会迎来高峰,但并未达到峰值出现的最繁忙程度。那么,热搜的“支原体肺炎”究竟是什么呢?近期,我国支原体肺炎发病有所上升,尤其在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明显。12日,“支原体肺炎”登上了热搜,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哪些孩子更容易感染?该如何治疗?据了解,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对肺炎支原体进行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的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刘茂松主治医师表示:“支原体肺炎已经成为近年来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但今年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往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多发生于秋冬季,而今年则提前来袭。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具备季节发病的特点,支原体肺炎近两年在我国一些区域流行,少数家庭或班级中甚至出现了聚集发病情况,但它并不属于传染病,不会像新冠病毒那样传播。专家介绍,今年与往年相比,我国的支原体肺炎呈现出低龄化的特点,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会发病,所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那么,支原体感染如何传播?有哪些症状?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专家指出,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一般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类似,包括咳嗽、发热等。一些严重的孩子可能会引发支原体肺炎,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引起警惕。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儿童)副主任赵顺英表示,今年是支原体的流行季节,孩子发烧或出现咳嗽,尤其是剧烈的干咳,很可能是支原体感染。专家特别提醒低龄儿童的家长们,一旦孩子出现支原体肺炎感染症状,虽然发烧可能并不严重,但如果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或者在锁骨位置出现凹陷,“也就是孩子吸气时锁骨位置凹陷或鼻子吸气时出现鼻塞,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那么,今年为什么支原体传染严重呢?专家介绍,今年是支原体的流行季节,每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增多的原因是孩子们的免疫系统的抗体已经消失,使得肺炎支原体更容易感染到他们,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此外,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以及气道内环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过去三年,大家习惯佩戴口罩,减少了许多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但也导致了人体免疫力下降。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支原体肺炎的发病风险。那么,如何治疗和预防呢?专家介绍,今年我国已经制定了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疗指南。在治疗方面,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无效,所以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是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一旦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等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在日常防护上,要注意减少聚集、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目前,还没有针对支原体肺炎的疫苗可以进行预防。专家建议如下: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去的话就要戴好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要保持良好的手卫生,经常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随着社会的关注度增加,大家应该了解更多关于这种疾病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54

研究发现能驱动胰腺癌扩散的变形虫样细胞或为新型靶向疗法提供新途径

胰腺导管腺癌(PDAC)会导致较高的转移倾向和免疫抑制微环境,患者的预后较差。最近,在国际杂志ScienceAdvance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题为“CD73 controls Myosin II driven invasion, metastasis,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amoeboid pancreatic cancer cells”。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小鼠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细胞,在胰腺癌扩散过程中起到驱动作用,并且揭示了这些细胞中的弱点,可以利用当前药物进行靶向治疗,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法。研究发现,许多患有胰腺癌的患者体内存在一种被称为变形虫样细胞的特殊细胞。这些细胞具有侵袭性、侵入性和快速移动能力,会削弱宿主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此前,这些细胞已在其他癌症类型中发现过,例如黑色素瘤、乳腺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并且与较低的存活率有关。但这是研究人员首次在胰腺癌中发现这些细胞。研究人员指出,胰腺癌中的这些变形虫样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CD73分子,从而促使癌细胞扩散并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当阻断该分子的功能时,研究人员可以减少癌症向肝脏的扩散,并降低支持肿瘤生长的免疫细胞数量。当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抗CD73疗法的短期(3周)和长期治疗时,他们观察到当一项结果能代表直接临床效益,如生存率、减轻疼痛或疾病消失时,这些数据都将达到临床目标。在长期研究中,抗CD73疗法将肝脏中癌变肿瘤的发生率从66.6%降低到36.4%。虽然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的人体试验来证实这些结果,但是本研究表明,阻断CD73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希望治疗人类胰腺癌的方法,尤其考虑到针对CD73的药物已经被研发并正在进行各种癌症类型的临床试验。这些细胞类似变形虫样的细胞,在胰腺癌晚期和早期都存在。这个发现或许有望开发一种新型疗法,可以在疾病早期阻断CD73的表达,减少这类细胞的侵袭性,以及减轻其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尽管这些研究结果仍需在人体中进行验证,但是这个发现非常有前景,因为相关研究强调了一个潜在的治疗方式,可以应用于最具侵袭性、生存率较差的癌症类型。研究人员指出,在英国每年有超过1万人被诊断为胰腺癌,所以找到一种方法来提高极低的存活率(哪怕只是一点点),或许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目前,胰腺癌仍然是人类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现有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急需了解该疾病的病因。克莱尔·布罗姆利博士表示,由于这项研究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有超过一百万人的生命得以从癌症中挽救。但并不是所有癌症类型都一样,胰腺癌的治疗依然困难。在过去的五十年里,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并没有提高。这类研究对于开发创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胰腺癌是英国第五常见的癌症类型,这一创新性研究的发现或许有助于未来研究人员开发新型药物。然而,在这些研究进展应用于临床之前,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虽然研究人员在胰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所进展,但是该疾病的存活率仍然很低。只有约7%的患者在诊断后能够存活5年。目前,大多数患者不能从外科手术、化疗或放疗等疗法中获益。与其他癌症一样,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存活率至关重要。然而,大约一半的胰腺癌患者在疾病扩散后才能被诊断出来,这可能是存活率低的其中一个原因。科学家们计划将他们的研究扩展到其他癌症领域,以观察是否可以发现变形虫样细胞与CD73之间的相同关联。他们的重点将放在乳腺癌上,这是英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有望利用针对变形虫样PDAC细胞的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治疗人类胰腺癌的策略。
47

肿瘤贫血血小板增多之谜,黄波张晓辉张毅团队揭秘

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张晓辉教授团队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毅教授团队,发表了一篇名为《Tumor cell-released kynurenine biases MEP differentiation into megakaryocytes in cancer patients by activating AhR-RUNX1》,主题是激活AhR-RUNX1的研究。这项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产生的色氨酸代谢产物,即犬尿氨酸(Kyn),通过血液循环被骨髓中的巨核红系祖细胞(MEP)所吸收。这进一步刺激了转录因子芳香烃受体(AhR)的活性,导致MEP细胞分化失衡,更倾向于巨核细胞,而不是红细胞。因此,这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血小板数量增加。贫血和血小板增多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疾病治疗和生存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然而,多年以来,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一直没有被解开。阿尔芬烃受体(AhR)是一种基本的螺旋-环-螺旋蛋白家族成员,它在多个细胞中发挥重要的转录因子作用,包括造血祖细胞。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在AhR缺失的小鼠中,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出现缺陷;而AhR抑制剂Stemregenin(SR1)可能增强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红细胞生成,这表明AhR可能对巨核细胞-红系分化起调节作用。在这个研究中,研究小组创建了荷瘤小鼠模型,并发现这些小鼠的MEP分化异常,而且AhR激活。利用体外的克隆实验,我们证明了分离的MEP更倾向于分化成巨核细胞。然而,在我们敲除了AhR基因的小鼠中接种肿瘤后,并没有发现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发育分化异常。该研究小组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细胞会增加表达吲哚2,3双加氧酶(IDO1),这种酶能够促使色氨酸转变为犬尿氨酸(Kyn)。Kyn是AhR的配体,在被肿瘤细胞释放后,经过血液循环,可以到达骨髓,并进入MEP细胞内,从而激活AhR。MEP的分化是通过一系列转录因子的调节来实现的。研究团队发现,调控巨核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RUNX1在荷瘤小鼠的MEP中表达增加。同时,AhR与RUNX1的启动子结合并使其表达上调。此外,Kyn进入细胞需要转运子的介导,他们还发现在MEP中Kyn转运子SLC7A8的表达也上调,并且SLC7A8的表达受到AhR的正反馈调节。利用人源化的小鼠模型,研究团队发现Kyn-AhR-RUNX1在人MEP向巨核系分化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与非人源化小鼠的结果一致。此外,他们发现通过使用AhR的抑制剂可以逆转这种异常分化现象。此外,研究团队还在白血病患者骨髓和没有肿瘤侵袭的淋巴瘤患者骨髓中验证了Kyn-AhR-RUNX1信号可以调控病人MEP的异常分化。AhR是肿瘤免疫中一个重要的分子,在针对AhR的多种抑制剂进行临床试验。该研究工作阐明了AhR对于导致肿瘤相关贫血和血小板增多的关键因素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88201)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21-I2M-1-021)等项目的支持。
28

创新!病理学:揭开肿瘤黑匣子的神奇利器

肿瘤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为了尽早发现肿瘤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病理学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科学领域。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只有深入了解病理学,我们才能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更进一步。科研人员常用肿瘤的“根源”或者肿瘤的“种子”来形容肿瘤干细胞,因为只有这批细胞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像人一样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但肿瘤干细胞却异常特殊,被称为“永远不死”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肿瘤干细胞可以长时间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它对于常规的放化疗并不敏感。传统的化疗主要针对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而增殖速度较慢的肿瘤干细胞往往不易受到化疗药物的控制和杀灭。当大部分普通肿瘤细胞被常规治疗消灭后,肿瘤干细胞就会开始无限增殖和分裂,孕育出大量新的子代肿瘤细胞,导致肿瘤无法被完全根除。一、为何要进行病理检查?病理学在发现肿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病理学家可以观察和鉴定组织或细胞中的异常情况,并确定其是否为肿瘤。早期发现肿瘤有助于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此外,病理学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肿瘤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预后。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构成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病理学家能够确诊肿瘤的类型,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病理学还能评估肿瘤的分级和分期。分级评估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恶性程度,而分期则能确定肿瘤的扩散程度和预后。这些评估结果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帮助医生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策略。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病理学可以帮助预测肿瘤的预后。这有助于医生和患者了解肿瘤的发展趋势和预测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选择。二、如何发现肿瘤细胞?组织活检是通过获取患者体内组织样本进行检查的方法。在肿瘤检测中,通过穿刺、切片或手术获取的组织样本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组织学构成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细胞学检查是直接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方式,通过采集体液、细胞悬液或细胞表面刮片等样本进行检查。在肿瘤检测中,常用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包括涂片染色和涂片细胞学检查。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发现异常细胞,诊断肿瘤的存在和类型。分子病理学作为病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疾病与分子水平的关系。在肿瘤检测中,分子病理学可以通过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标记物来确定肿瘤的类型、预后和治疗靶点。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和超声等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肿瘤的存在和位置。虽然影像学不能直接确定肿瘤的类型,但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指导病理检查和治疗方案。病理学检查具体流程:当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肿瘤时,通常会通过活检或手术方式采集患者的组织样本或细胞样本,并将这些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后续处理。在实验室中,样本会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如固定、包埋和切片。固定是使用化学物质固定组织样本,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的完整性。然后,样本会被包埋在蜡块中,便于后续的切片。切片是将蜡块切成非常薄的片,厚度通常只有几微米。
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者揭示肠脑轴在暴饮暴食中的驱动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者们在Cell Metab.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引人注目的研究,题为“Microbiota-gut-brain axis drives overeating disorders”。他们发现,压力和节食史的结合改变了肠道微环境,从而影响了肠脑轴,导致人们过度偏好可口的食物,并增加了能量摄入。暴饮暴食症(OD)是一种以对食物的控制减少和过度进食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OD患者通常在压力下会对高能量和美味的食物产生强烈的渴望。而OD患者的饮食和压力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这种症状可能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并在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动物在受到压力和节食史的影响下,也会表现出类似于OD的暴饮行为。然而,ODs的具体神经回路以及其病理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者们通过研究小鼠模型和ODs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是OD小鼠和神经性贪食症(BN)患者过量摄入适口食物的原因。他们还发现,压力与节食史相结合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代谢发生显著变化,进而通过肠脑轴影响相关的大脑区域。研究者进一步进行了实验,发现通过移植益生菌普氏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或膳食补充剂,可以恢复肠-脑通路的活性,从而缓解ODs患者的症状。这一发现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综上所述,饮食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者们的发现揭示了肠脑轴在ODs病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导致人们对高能量食物的过度偏好。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暴饮暴食症。
35

最新问答